幼兒園大班陶藝教案 陶藝小兔采蘑菇教案

admin時間:2024-02-07 02:44:3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猴和大象中班語言教案

《小猴和大象》中班語言教案

活動目標:1、嘗試用捏塑法塑造大象。2、學會觀察,大膽創作,體驗親子陶藝活動的樂趣。準備:1、通過多種途徑認識、了解大象。2、大象圖片,陶泥、工具等。過程:一、以謎語導入,激趣引題“臉上長鼻子,頭上掛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倍?、看圖說說大象的特點小結: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它的身體像堵墻,四條腿像柱子,耳朵像蒲扇,尾巴像辮子,還有能干的長鼻子,有的大象還有兩根長而尖的象牙。三、親子討論“如何做大象”1、集體交流2、教師示范捏大象(1)身體要壯——用大塊的橢圓形泥團做身體,并在泥團一端捏出大象頭。(2)四腿要粗——直接在身體下面拉出四條象腿或搓四個較粗的泥柱粘接。(3)耳朵要肥——用泥片做成扇形粘接在頭部的兩側。(4)長鼻子、尖象牙、細尾巴可以用粗細不同的泥條制作。(5)用刻刀挖出大象的嘴。3、討論“如何做出與眾不同的大象?”(提供姿態各異的大象圖片給幼兒啟示)。(1)讓身體動起來——鼻子的變化、腿的變化、頭的變化、尾巴的變化等。(2)相關事物添加——大象吃香蕉,人騎在大象上,在大象身上裝飾好看的花紋,如:印度大象身上的蓋毯,大象馱東西,大象在洗澡等。(3)象組合——象媽媽和小象、象的一家、象群等。四、親子制作“小猴和小象”五、展示、欣賞。

陶藝教案

1、認識陶藝的制作工具,初步了解陶藝風格特點和幾種基本的制作方法,體會陶土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2、通過圖片欣賞,視頻演示,教師演示,小組研討等手段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初步的陶藝造型手法——泥條盤筑成型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學會用泥條盤筑成型法表現一件有自己風格特點的陶藝作品。

3、通過對陶藝歷史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緊迫感。通過圖片欣賞,把學生帶入陶藝的天地里。

陶藝小兔采蘑菇教案

用橡片泥搓成圓柱狀,從一頭捏出二只長耳朵,揑出頭的形狀,揑出小兔的二前腿,揑出二后腿,揑出一個小尾巴,用筆畫上圓眼睛,鼻和三瓣嘴。

用橡片揑一個圓籃子,捏幾個蘑菇放在籃子里(揑個圓餅狀,再搓個小長條,按放在圓餅上),把小籃放在小兔身邊,好了。

陶泥花盆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1、謎語導入:

模樣像桶又像帽,花草泥巴來報道。(打一物)

是的,這個謎語說的就是花盆。

2、啟發:

提問:這些被摘下的花多久就要凋謝了?如何使這些花更長時間的保持鮮艷,還容易攜帶?

如果要長時間保存鮮花,就需要給花朵放在容器中。

3、制作:

1)將泥團揉成圓球形

2)將圓球泥團放在桌上,從圓球形頂端開始按壓凹

3)拇指和四指配合,按壓出花盆底和花盆壁,注意厚度均勻

4)在花盆外側制作裝飾物

5)發放泥和桌布,強調注意環境衛生。

6)學生制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如何讓幼兒園教學活動豐富多彩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要想上好一節教學活動,首先要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來制定教育活動。

1.一節好的教學活動,要先寫好教案,每個教學活動都是有計劃、有目標、有目的去實施,如果你沒有寫教案,直接去上課,那么在教學活動中,在你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存在。

2.一節好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學準備,也就是老師需要準備玩教具,玩教具一定要保證幼兒每手一個,體現幼兒全體參與性,幼兒才能有興趣積極參與活動中去。

3.在教學活動中,以游戲為主,在學中玩,玩中學。注重班級老師的參與性,老師與幼兒互動性,幼兒與同伴之間互動、合作意識等

4.教師進行總結,對課程的總結,對幼兒的表現進行總結,在課堂上教學活動不足之處或者老師對自身不足之處進行總結,老師善于總結經驗,才能以后在教學活動中提高自己。

還有一種教育活動就是隨機教育,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老師善于發現幼兒提出的問題或者生活現象進行隨機教育。如孩子在戶外活動善于發現小螞蟻,老師可以進行隨機,進一步了解螞蟻是由什么部位組成,螞蟻的生活習性等。

我們的教學活動是豐富多彩,生活中處處體現教育,孩子在幼兒園才能全面發展。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多多評論,多多點贊和轉發,謝謝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