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7 13:19: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教案:
1.引導幼兒觀察、對應、和比較,認識樹葉的不同。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思維能力,激發幼兒的探索的興趣。
2.教師對幼兒進行保護樹木教育,知道樹木對人類的重要性。
3.激發對周圍事物的關心,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讓幼兒獲得幫助他人的情感體驗。
難點:觀察、對應、和比較,認識樹葉的不同。
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觀察樹葉的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征,然后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對應的'方法幫小樹葉找媽媽,最后通過送小樹葉回家,鞏固對樹葉特征及名稱的認識。
乘風破浪的葉子科學小實驗教老師在給小朋友上課之前,要給小朋友準備好葉子做科學小實驗,老師,還要拿來一盆水,老師告訴小朋友,什么是乘風破浪,老師讓小朋友看老師是怎樣給他們做小實驗的,老師,把樹葉子放在水的上面,用吹風機一吹,小葉子就呼呼呼地向前跑去,老師告訴小朋友,這就是乘風破浪,在大海上,很多魚船艦艇都會乘風破浪
教學目標
1.了解各種樹木的大致生長規律以及它們的基本外形特征。
2.嘗試比較樹木的原始形狀與樹木變化形狀之間的不同,體會對稱式花卉圖案和均衡式花卉圖案的裝飾性形式美。
3.運用點、線、面元素,采用夸張和變形的方法、對樹木原形進行簡化和添加的藝術處理。
重點難點
1.先簡化樹木的原有外形,再在外形輪廓的基礎上作個性化的藝術加工,完成創作。
2.圖案變形的創作過程中注意保持并突出樹木的原形特征。
活動目標:
1、能記住詩歌,感知詩歌的語言美。
2、理解詩歌中的比喻。
3、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初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樹葉若干,《秋風吹》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樹葉引起幼兒的興趣。
問:樹葉是從哪里來的?現在為什么都落下來了?
2、教師把樹葉撒到地上,請幼兒觀察小樹葉飛呀飛,就好象一群小蝴蝶一樣在飛舞。
3、教師邊撒樹葉邊有表情地說一遍詩歌《秋風吹》。
4、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落葉的情景。
5、結合掛圖和幼兒生活經驗幫助幼兒學習詩歌。
6、活動延伸:
請幼兒邊說兒歌邊學蝴蝶飛舞的動作,飛出教室做自由活動。(撿樹葉)
1、在吹泡泡的游戲中,體驗創造以及成功的快樂,萌發愛探究的積極情感。
2、在自主操作中,了解吹泡泡的工具要有洞或者縫隙。
3、能動手動腦解決問題,能創造性自制吹泡泡工具。
活動準備:
4個籃框、16個盤子、泡泡水、吸管若干9根、袋子里的四件件套15份、樹葉若干片、鐵絲若干、計時器、毛巾15條。
先認識樹葉扎染的教學目的,再學習樹葉扎染的制作。最后知道樹葉扎染的用處。
葉子由葉脈和葉肉組成,葉脈主要有維管束鞘細胞,葉肉中是葉肉細胞。有些細胞含有葉綠體,有些沒有,有葉綠體的含有葉綠素,葉綠素包括葉綠素和葉黃素。各個細胞中都有細胞器:線粒體、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等,還有細胞核。細胞和葉綠體、線粒體中有基質。
葉子是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側邊發育自植物的莖的葉原基。葉內含有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時植物的蒸騰作用也是通過葉子的氣孔實現的。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