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領域談話活動教案?幼兒中班語言《猜猜看》的教案和活動反思

admin時間:2024-02-07 15:43:1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

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

我們先來看看講述活動的情況,講述活動實際上是講述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或故事,這是帶有某種要求的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活動。

再來看看談話活動,談話活動是一種座談式的活動,一般沒有預約話題,大多數是即興而談,形式比較輕松。這就是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

大班語言刻舟求劍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刻、劍、舷、催、撈、掏;掌握“刻舟求劍、掏出、船舷、撈上來、準能”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刻舟求劍”的含義,體會寓言故事中蘊含著的道理。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4、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思考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難點: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和玩具寶劍。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題導入:

1、小朋友們喜歡寓言故事嗎?你們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簡短有趣,又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師將帶著大家一起走進一個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劍。(齊讀課題)

2、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探討這篇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出示生字詞語,多種方式認讀生字及新詞。

3、默讀課文

要求:把文中讀不懂的地方畫下來或提出來。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同桌互讀課文

思考: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看《刻舟求劍》的動畫片,復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劍》的動畫片,學生邊聽邊想。

(2)、指導復述方法。

(3)、同桌互相復述。

(4)、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1)、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請4名同學表演故事,教師和其余同學朗讀敘述部分。

4、思考:那個人準能把寶劍撈上來?為什么?

教師小結。

四、拓展想象。

小組討論:

1、那個人沒有撈到寶劍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過江的人看到他沒有撈到寶劍會說些什么?

五、全課總結,揭示道理。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刻舟求劍”是什么意思嗎?

2、學習了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結:你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這個道理,在生活中還能犯“刻舟求劍”的錯誤嗎?

六一的來歷幼兒語言教案

1.六一是國際兒童節,是一個慶祝兒童的節日。2.六一節最初起源于1925年的日內瓦國際兒童福利會議,旨在提高全球對兒童權益的關注和保護。后來逐漸成為各國慶祝兒童節的日子。3.在中國,六一節是從1949年開始慶祝的,旨在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同時也是表達對孩子們的關愛和祝福。在幼兒園和小學中,通常會舉辦各種慶?;顒樱缥乃嚤硌?、游戲、親子活動等,讓孩子們感受到節日的快樂和溫馨。

詩歌《跟誰走》教案

設計意圖:這首詩歌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詩歌用生動形象的小動物形象,用擬人的手法,用對話的形式告訴了孩子們,遇到事情和困難要自己去嘗試、積極的面對,才能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因為中班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如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生活自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他們更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和鼓勵,讓他們獨立、放手的去嘗試,為大班各方面能力

進一步發展打下結實的基礎。

本此活動教學方法是:一是結合中班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以故事方式,引導幼兒猜想詩歌內容,進而導入詩歌名稱;二是運用圖譜兒歌展現詩歌結構,讓幼兒很快熟悉詩歌內容;三是組織幼兒分組朗誦模仿不同角色對話,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四是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遷移并提升生活經驗,明白不依賴成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也可以獨立學會本領的道理。

活動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角色對話,初步模仿不同角色的語氣,體驗兒童詩的情趣。

2.知道遇到事情要自己獨立的嘗試才能獲得成功。

活動準備:

詩歌圖譜(小猴、小鴨、小鷹、果樹、池塘、大山)、配樂詩、山、池塘、樹的場景布置,小猴、小鴨、小鷹、猴媽媽、鴨媽媽、鷹媽媽的胸飾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譜引入詩歌名稱,猜想詩歌內容。(老師和孩子的互動中可以用詩歌中的語言回應幼兒)

師: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樹上的果子熟了,小猴子和媽媽來到果樹下,小猴想吃果子,他會對媽媽怎樣說?(對了,小猴說“媽媽我要吃果子)媽媽會怎么回答(媽媽說:樹上多著呢,自己去摘吧)?這樣,小猴學會了什么本領?(暗示,爬樹)

師:天氣真好,鴨媽媽帶著小鴨來到池塘邊,小鴨想洗澡,它會對媽媽怎么說呢?猜猜媽媽又會怎么說(媽媽是這樣說的)?這樣,小鴨子學會了什么本領?

師:鷹媽媽帶著小鷹大山下,小鷹想知道山那邊有些什么,它會怎么問媽媽的?媽媽會帶它去還是讓它自己去?(對了,媽媽說。。。),這樣,小鷹學會了什么本領?

師:老師把這幾個故事編成一首詩歌,名字叫《自己去吧》,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學習朗誦詩歌。

1.完整欣賞詩歌,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師:詩歌里有哪些小動物?他們都學會了什么本領/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動物寶寶們是怎樣對媽媽說的?(讓幼兒帶著目的欣賞)。

2.再次欣賞詩歌,引導幼兒掌握動物媽媽和寶寶們的語言。

以游戲的形式學習動物媽媽和寶寶的對話。(老師分別出示小猴子、小鴨子、小鷹圖片與幼兒互動)

(1)學習動物寶寶對話。游戲一“看誰學得對”

指導語:你聽清了動物寶寶對媽媽說的話嗎?大家來玩游戲“看誰學得對”,你們來當小動物,老師當媽媽,我指著哪只小動物,你就變成這個小動物,還要用詩歌里的話對媽媽說。(這一環節老師可提示幼兒)

小猴說。。。。,小鴨說。。。。小鷹說。。。。。

(2)學習動物媽媽對話。游戲二“我來當媽媽”。

指導語:你們太棒了,如果請你來當媽媽會嗎?

幼兒當媽媽,教師當動物寶寶,在互動中完整欣賞詩歌。

幼兒園學前班語言《團湯圓》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詩歌,知道過年元宵節要吃湯圓的含義。

2.重點字詞的認讀:湯(圓)、米粉、又、蜜。活動準備:課本、字卡?;顒舆^程:1.談話引起興趣。這是什么?(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讓幼兒來猜。)說說你的理由。2.通過教師示范,熟悉兒歌。湯圓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是圓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狀的呢?

3.學習兒歌,注意重點字詞的掌握。要求:在教師的帶領下能夠手口一致,朗讀課文。

幼兒中班語言《猜猜看》的教案和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圖畫,通過各種游戲認識目的字,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2、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意識。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圖畫,通過各種游戲認識目的字,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活動難點: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游戲場景。

2、掛圖、大范例、自制教具、字卡、錄音機、磁帶、幼兒讀本。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開始部分:

1、師:寶貝們,老師帶你們去郊游,我們出發吧!(聽音樂)

2、(看幻燈片)師:瞧,大自然的景色多美啊!白白的云,涓涓的水,美麗的花,茂盛的樹。讓我們一起說聲:大自然,我愛你。

二、進行部分:

1、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幼:風聲。(老師用扇子扇風)

師:風孩子今天也要和我們一起郊游,它還給我帶來了一份禮物,快坐下來看看吧。

2、師:提問:風孩子帶來了什么?(一幅畫)請小朋友仔細看,圖上都有什么時候?

3、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寶寶,用不同的方法和字寶寶打招呼,同時提問“樹,見到風會怎么樣”說一句話,然后出示相應的兒歌。

4、跟讀兩邊兒歌。請客人老師猜一猜謎底是什么。

5、師:字寶寶也要同我們來郊游,快看看有誰。(出示目的字的幻燈)

6、和字玩捉迷藏。同時給字找朋友。

7、游戲:送字寶寶回家。字寶寶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快找找他們在哪?字寶寶的媽媽在到處找他們呢,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家。先到老師這里來看看字寶寶媽媽在哪里,(聽音樂)老師帶著孩子們送字寶寶回家。

8、配課老師:寶貝們,我還有一些字寶寶被老虎、獅子捉走了,你們幫我救救他們吧。

9、師講游戲規則,幼兒救字、送字。

三、結束部分

大自然中有花、有水、有云、有樹,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大自然才會變得更加美麗,現在讓我們聽著歡快的音樂一起去看看幼兒園院子里美麗的景色吧!

教學反思

我提前準備了大量的教具供幼兒使用。一切都是按照我所設想的在進行,幼兒配合的也比較默契,在剛開始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幻燈片時,原本計劃讓幼兒來描述,但考慮幼兒說的不夠精簡,說一沒有放手,類似這種環節老師應該做到相信幼兒。在認識目的字的環節時,因為大部分幼兒都已經認識,所以,我采用了讓幼兒當小老師的形式來教人,課后反思,這個環節不應該這樣處理,比如“云”個別幼兒讀的就不夠準確,應該在幼兒教認后老師在正確發音一次。加深幼兒對字的記憶。在結束部分的《誰是小勇士》這個游戲環節,幼兒玩的很開心,也很盡興,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讓幼兒再玩一遍,效果應該會更好,既充分發揮了教具的作用又鞏固了對目的字的認知。

中班語言水里的動物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水里的動物。

2、嘗試用美工方式表現水里的動物的形態。

3、懂得保持江河湖海的清潔。

4、體驗音樂表演的樂趣。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然角飼養魚、龜等水生動物。

1、準備音樂磁帶:動物們得救了

2、準備各類紙張、橡皮泥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我們活動室里有什么動物?他們生活在哪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啟發幼兒與同伴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動物?

3、動物創作。

鼓勵幼兒運用折、畫、剪貼、泥塑等方式創作自己喜歡的水生動物。

利用幼兒創作的.作品,共同布置“河里的動物”、“海里的動物”等主題墻飾。

4、組織幼兒討論:水里的動物假如離開了水會怎樣?它們要在什么樣的水里生活?為什么有些河、湖會有死魚或死蝦漂浮在水面上呢?我們怎樣才能讓水里的動物生活得更好?

5、欣賞音樂:播放音樂磁帶〈動物們得救了〉,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說出音樂里的故事。例如:海里的魚、蝦、墨魚等動物在快樂地游來游去。有一天,工廠的污水派到了江里,然后流到大海,魚、蝦等動物感到非常難受,痛苦地掙扎著。幸好大象伯伯及時趕到,他用鼻子一吸,把污水吸走了。動物們得救了,又快樂地在水里游來游去。

6、童話表演:鼓勵幼兒根據音樂故事的內容自選角色,扮演海洋里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隨音樂有創意地進行表演。

活動延伸:

1、在音樂區提供有關動物的音樂及頭飾,讓幼兒自由表演。

2、建議家長帶幼兒到水產市場觀看各種水生動物或在家里飼養金魚、烏龜、海螺等水生動物。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