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8 03:14:3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您好,幼兒園中班生活常規的主要內容包括:
1.日常生活規律:包括起床、洗漱、吃飯、午睡、玩耍、學習等時間安排。
2.班級活動:包括集體活動、游戲、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繪畫等。
3.學習內容:包括認字、數數、認識顏色、形狀、大小、認識字母、音樂、體育等。
4.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我保護等。
5.社交活動:包括與同伴交流、合作游戲、分享等。
6.愛護環境:包括垃圾分類、節約用水、植樹造林等。
7.家園聯系:包括家長會、家訪、家長參與活動等。
8.身體保?。喊w檢、定期鍛煉、飲食衛生等。
以上就是幼兒園中班生活常規的主要內容。
幼兒園中班的生活常規主要是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初步的學習習慣。經過小班的一段時間學習,孩子的自理能力會有所提高。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一定要給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機會。
)早展按時入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大聲向老師問好;
2)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規定的地方
3)增加班級的課間游戲活動和晨間鍛煉;
(4)按照規定的步驟洗手,大小便后知道洗手:
(5)安靜進察,不挑食;,不撒飯;
(6)安靜午睡,安靜起床,嘗試自己穿衣服;
(7)離園時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師道別。
(8)能自己選擇游戲活動,并有目的的活動;
(9)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遇到問題主動想辦法解決
教學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搬椅子的正確方法及正確坐椅子的姿式!
2、如何愛護好小椅子!
教學活動準備:
1、椅子若干、2小紅花、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
————幼兒坐成3條弧線,今天有許多椅子朋友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做游戲,但是有一個椅子寶寶很不開心,傷心的告訴老師:我不喜歡和小班的小朋友玩,因為小班的小朋友經常欺負我。讓我找不到家,并且讓我總是摔的滿身臟死了,最可惡的是居然還有小朋友用腳去踢我,這時候椅子媽媽說:我相信小班的寶寶以后都不會這么做了,因為我們老師會教寶寶怎么樣保護我的,小朋友聽見了椅子寶寶說的話了嗎?椅子寶寶可喜歡和老師玩,因為老師從來不欺負椅子寶寶,小朋友現在看看老師是怎么樣和椅子寶寶做朋友的。
教師示范搬椅子和坐椅子的正確姿式
二、和椅子做好朋友
—————請所有的小朋友去找到自己的椅子寶寶做朋友,和椅子寶寶說說悄悄話。(椅子寶寶我愛你??!我會好好愛護你的,我坐完了會把你送回家的等)
—————請小朋友和椅子做游戲,看誰反應快,摸摸椅子的背,對椅子大聲的說句自己最想說的話,摸摸椅子的腳等等
—————那現在請小朋友讓椅子寶寶到座子媽媽那里去休息一會吧!觀察幼兒搬椅子的方法是否正確,能否按著老師的說法要求做。
三、老師小結
——小朋友們我們的椅子寶寶都開心的笑了起來,因為我們都做的很好,只是還有個別的椅子寶寶不是很開心,我要表揚以下這么多小朋友,她們剛剛是怎么樣做的,老師一一說出來再給予紅花鼓勵,為了我們以后做的更好,椅子寶寶帶給我們一段好聽的三字兒歌,教我們做個愛護椅子的乖寶寶
—————(幼兒認真聽)
兒歌:小椅子—雙手搬—輕輕放—再坐上—人離開—椅收起—愛護它—常擦洗!
哪個寶寶能做到三字兒歌里面,椅子寶寶就會很開心了,小朋友能不能做到啊!
——幼兒自由探討
小朋友一起來說說怎么樣愛護椅子的,最后將椅子的三字兒歌讀一讀。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的。常規是指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安排順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個環節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所以常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由此可見,常規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要如何才培養幼兒的良好的常規呢?
首先我們就應該從平時的細節做起,具體應該注重在以下幾點:
一、來園1、能主動與老師和同伴打招呼,有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2、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有序的進行晨間活動,增強自理意識和自理能力
二、盥洗1、認真盥洗,飯前便后主動洗手。2、知道節約用水。3、輪流盥洗,保持衣物地面的整潔。4、自覺用肥皂,按步驟認真的把手洗凈。
三、值日1、明確值日生職責,積極主動的做好值日生工作。2、能與同伴協商、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值日生認真做好飯后餐具整齊擺放。4、值日生協助教師將餐具送回伙房。
四、進餐1、有秩序的自取餐具。2、喜歡吃多樣食物不挑食。3、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適量自取食物,不浪費。4、會正確使用筷子,做到三凈(餐具、桌面、衣服)飯后自己收拾桌面。5、老師幫助分添飯時主動道謝。6、嘴里東西咽下再說話或離開座位。
五、午睡1、進入睡眠室保持安靜,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影響其他人。2、能比較迅速的穿脫和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擺放有序、整齊。3、睡覺不蒙頭、不玩東西。4、起床后,自己穿衣,整理床鋪跟隨教師離開睡眠室。
六、入廁1、養成自主入廁,定時大便的良好習慣,在較長的集體活動前能夠主動入廁。2、便后自行沖廁所和洗手,并能夠獨立將衣物整理好。3、不把玩具、學習用品帶入廁所,不往便池內扔異物,便后迅速離開。
七、收拾與整理1、有目的的選擇物品,用后放回原處。2、學會使用簡單的清潔工具。
八、離園1、帶好自己的衣物,有禮貌的向家長問好,向老師、小朋友道別,說“再見”后方可離去。不獨自離園。2、不和陌生人走。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從他律到自律,使常規成為一種自覺的、需要的、自愿的行為,所以幼兒常規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需要我們所有教師不斷地長期的共同努力。希望所述能幫的到你
活動目標
1、懂得入廁時應該排好隊,學習有秩序的入廁。
2、學會輪流、等待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一個玩具、擁擠踩踏事件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導入:有一天,小貓買了一個新玩具,其它小動物看見了,都非常的喜歡,爭著搶著去玩,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讓誰,結果小猴把小兔推倒了,小兔哇哇大哭。
討論:小動物們這樣做危險不危險?擁擠的后果是什么?(幼:這樣會摔跤的,頭會出血。)
二、基本部分:
出示圖片,一些因擁擠踩踏而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的畫面。
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是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發生踩踏事故?
師:我們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要遵守規則,!來自屈.老師教案.!不能擁擠,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不僅會給別人,還可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傷害,我們平時活動、入廁都要養成排隊的習慣。
情境表演:小兔有秩序入廁。
教師講解入廁時的注意事項:
入廁前,先要按順序排成兩列縱隊,兩個兩個依次進入廁所。
上便池時,要扶好欄桿,跨上臺階,再跨過便池。
下便池時,先要提好褲子,再扶好欄桿慢慢下。
入廁洗手后,要關好水籠頭,以防水流濕地面,造成摔傷事故。
洗手后,要到指定地方排隊,等待全體結束后,再回到活動室。
附兒歌:入廁時,要文明,大家不推也不擠,注意安全守秩序。
三、結束部分:
幼兒逐一練習,教師從旁指導,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附兒歌:入廁安全
小朋友,要知道,及時入廁很重要。
進出廁所守規則,看清標記不滑道。
安全衛生記心里,爭做文明好寶寶
活動目標:
1、了解廚房里的危險有哪些,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2、學會保護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活動準備:幼兒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冊、圖片。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