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8 16:38:3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優點:
1、教學環節設計合理,教學重點難點突出。
2、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的具體實施:在導入環節,我采用了一個《小青蛙找媽媽》的視頻故事,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在節奏學習的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讓學生在律動中學習節奏,最后的表演故事環節,我制作了卡紙頭飾,把學生帶入到故事情境中。
1.正確認讀本課“清、晴、眼”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青、清、氣、晴、情、請、生”等七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自主識字,正確區分青、清、晴、請、情,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讓孩子們占成一大排,在老師的帶領下,唱著小青蛙的歌曲走成一個大圈,激發孩子們參加音樂活動的熱情,這個時候老師可以說,現在那個小朋友可以表演青蛙跳,激發孩子們勇于參加活動的熱情,這個時候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在歌曲中歡快的結束課程
老師先通過視頻讓幼兒,認識小青蛙,小青蛙喜歡在什么地方,在制作幾片荷葉用來做游戲道具,讓幼兒分組辦演小青蛙,呱呱從水里,跳到荷葉上搬新家,訓練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記憶能力,小朋友之間的互動能力,老師要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青蛙的生長過程
《青蛙》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靜態的圖片或觀看"青蛙"的錄相片段,了解青蛙一些活動及生活場景。
2、學習用毛筆畫各種動態的青蛙,能添畫上較合理的背景。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最好分成一半教學;宣紙或毛邊紙按美術本頁面大小裁好;每人一支毛筆;綠、黑、紅、藍等其他顏色;水、擦布;作品展示區;教師操作用《青蛙》圖片幻燈、范畫及示范用的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孩子們,現在我們來看一下人類的好朋友————青蛙的生活照。(點擊播放,邊放邊提問:青蛙在干什么?在哪里等)
二、律動《小青蛙》
三、教師講解、示范。
今天我們要用毛筆學著來畫一畫青蛙。怎么畫呢?
1、我們先來欣賞幾幅毛筆畫的青蛙圖。
2、示范繪畫方法:綠身子(整支毛筆按兩下完成),先長后腿再長前腿,(換色畫)大大的眼睛,穿花衣(黑色按三筆),一只可愛的青蛙就出現了。試著換個方向再畫一只……用其他筆添畫上背景即成。
3、請大家動手試試看。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視,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表現。
五、作品展示根據孩子先后,及時張貼出作品。等到大半孩子完成時,請大家自由欣賞并評價一下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活動目標:
1.練習跑,雙腿站立跳及蹲跳的動作并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機敏性和競爭性。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在場地四周畫些圓圈當作荷葉,圓圈數要比幼兒數少1個。圈與圈要拉開距離。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都站在圓圈里,每人一圈。其中1個幼兒沒有圓圈,站在場地中央。老師先教口令:圓圓的荷葉,圓圓的臺,小青蛙跳水,撲通撲通!
2.游戲開始,大家齊聲說,說完最后一句時,站在圈內的小朋友立刻跑出來和其他小朋友互換位置,每個幼兒必須離開自己的圈,不能站著不動?!拔恼?出自屈.老.師教.案網."這時站在中間的幼兒趁機也去占圈,沒占到圈的幼兒再站在中間去,游戲重新開始。
3.增加游戲難度,從跑改成雙腿跳,再從站立跳到雙腿蹬跳。
4.此游戲不宜人數過多。如果人數多,可將全體幼兒分兩組進行。
活動反思:
整堂課中教師通過游戲或提高難度來保持他們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跳的動作,避免枯燥的純動作練習。本節課成功之處是不過分強調運動技能傳授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不可求技術動作的“細節”,而不是不要運動技能,比較枯燥的立定跳練習,設為情景教學,“小青蛙跳荷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即掌握運動技能,又能達到教學目標。本課的落腳點就是讓幼兒在興趣中學習立定跳遠技術,教師情景展開教學,起到了激趣、導學、鞏固、提高的效果。但是在教學中如何將趣味性與技術性結合得更加密切些,還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深入的探討和實踐。
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不織布青蛙的制作過程,教師要布置學生提前準備好材料,在課堂上手工制作??煞衷O小組,小組內同學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作業。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