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8 18:37:4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贈劉景文》這首詩中寫景的詩句是: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議景的詩句是: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贈詩的目的是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發了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此詩是蘇軾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感嘆劉景文人生坎坷遭遇,勉勵劉景文人雖老情懷未老,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卻是年晚的收獲季節.全詩飽含著對老朋友的痛惜與鼓勵.
本詩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詩人用荷花的“盡”來襯托菊花的“傲”;以荷盡的夏日和菊殘的秋色來對比襯托由欣欣向榮的橘樹裝點的初冬,突出了朝氣蓬勃的橘樹,突出了詩人對橘樹生命力(或高尚節操)的由衷贊美。
《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后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表達了詩人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豁達積極的人生態度。
描寫的是杭州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三年級學的古詩二首
贈是贈送的意思
題目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詩
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后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發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贈劉景文詩人:蘇軾朝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分別描寫了,荷花,菊花,菊枝,橙子,橘子,其實應該是描寫了四種,就是荷花,菊花,橙子,橘子。主要突出秋季的景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