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9 11:39:3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知識與技能:
即每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過程與方法:
即讓學生了解學科知識形成的過程、“親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學習,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即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科學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公民等。具體而言,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更是指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
規范的課堂教學目標應該包含下列四個要素:
1、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
2、行為動詞必須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否則就無法評價。
3、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
4、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后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用以評量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
活動目標:
1、了解什么是胳膊脫臼,如果脫臼了不害怕,能配合大人處理和治療。
2、知道怎樣避免外傷發生。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7日—9日,今年白露為2021年9月7日。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氣。這時候,白天和夜晚溫差越來越大,夜晚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水珠,這些露珠晶瑩剔透,在早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潔白的光芒,所以被稱為“白露”。為了幫助孩子們了解“白露”節氣的習俗,豐年幼兒園開展了“白露”節氣主題活動。
活動主題是本次活動的中心內容,是活動的核心、主旨等。而活動名稱作為一個符合活動核心的表現,方便記憶。名稱為主題服務。
例如,2022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只有一個地球”。而我們公司搞了一個宣傳活動,名稱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貫徹落實新環保法,
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資源;關心周圍環境,樹立愛護周圍環境的意識。樂意用自己的行為保護環境;
會觀察,比較環境變化,有初步環保意識,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禮貌習慣;
透過活動,使幼兒對地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喜歡了解和關注保護環境有關的問題。
第一,主題設計要關注整體性,要按照一定的邏輯和關系進行整體布局。這就需要把整個主題(單元)進行拆解,拆解成每一課。如何拆解?按時間線索,按邏輯發展。各課之間可以是并列關系,也可以是遞進關系,等等。
第二,主題教學設計的立意要高,要指向學生的觀念、品格與信仰(國家核心素養),因此,它的設計一定要超越知識概念,指向社會能力。
第三,主題教學設計承載核心素養,是有聯系有系統的活動支撐,即主題、線索和目標之間是互為支撐,是有邏輯的。
在主題(單元)教學實施過程中,把人培養成人,成為會學習、會思考、有創新精神、有益于社會的人,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與義務。
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主題活動目標
消除幼兒入園焦慮、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是小班幼兒要邁的第一個坎。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運動、游戲、欣賞活動中。當幼兒園生活對他們不再是一件難題時,喜歡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感便會油然而生。
目標:
1.了解并熟悉幼兒園,感受幼兒園生活的豐富多彩,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2.提高動手能力,激發對幼兒園生活的信任感。
3.懂得自我保護及與同伴相處的一些方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