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3 06:07:3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剛從日本回來,領悟到日本強大的一個道理。
日本是一個不在乎文化根源在哪里的國家!
也就是說,日本的文化大部分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不是自己發明的。
說難聽一點,日本完全是拿來主義的山寨文化。
然而,日本人卻毫不在乎這點。
今天你走在東京、大阪街頭,普通中國人哪怕根本不認識日文,你也不會迷路。
為啥?
你可以看到大量的漢字。
而日本茶道、漢方醫學、建筑、音樂等等,很多都是來自于中國。
甚至,日本人經常吃的各種食物,比如味增等等,都是來自中國。
中國文化衰敗以后,日本人又毫不猶豫的學習西方,成為亞洲最早西化的國家。
日本這個民族從不沉溺于過去的偉大,而是立足于未來。
無論哪國文化、技術,日本人都去學習,盡量做到比本來的國家還要好。
這就是日本人強大的原因,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其實,世界上絕大部分發達國家也是如此。
他們雖很自豪于自己的古代文明,很少有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的,而多是展望現在和未來。
而一些國家比如美國,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再往前就是印第安人文化了,非常膚淺。
然而,美國人也不在乎古代的文化。
中國四大發明再偉大,也會古代的事情了。
況且,我們只是四大發明的發明者,往往別國學會以后做的更好。
就比如著名的火藥,世界公認是中國傳到西方。
然而,鴉片戰爭時期,我國的火藥同英國人已經有很大的差距。英國人繳獲滿清的火藥,總是直接扔掉。
西方對于四大發明,是這么態度。
他們承認火藥和造紙是中國發明,并且傳到世界各地的。
對于指南針、印刷術,他們持懷疑立場。
當然,洋人不懷疑中國人最早發明了這幾樣東西的國家,但認為西方的類似東西未必是中國人傳來的,很可能是自行發明的。
中國人只是發明的時間早而已,類似于吉尼斯紀錄,對西方卻沒有什么意義。
比如指南針,洋人認為西方的指南針同中國的有很大不同。
中國指南針基本都是指南,然而西洋指南針則開始至指向北方,因此叫指北針。
歐洲最初期的羅盤,只有十六個方位標示,少于同時期中國的二十四個。
這表明中西方應當是獨立發明指南針的。而現在使用的指南針都指向北方,明顯是由西方發展而來的。
至于印刷術,也沒有證據證明是中國傳到西方。
中亞和中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國家,都沒有發現過活字印刷的相關文物。
如果真的是從中國傳到歐洲,這些國家不可能沒有印刷術。
而且,西方的拼音字母和我們的漢字有很大不同。
中國的漢字,活字印刷需要制造大量的活字,人工并不低。而且活字印刷質量較差,活字也容易損壞,還不如傳統的雕版印刷實用。
一直到19世紀的晚清之前,中國的印刷多用雕版印刷。
相反,西方的活字印刷則比較常見。
畢竟他們只有幾十個字母而已,更適合使用活字。
希望認為,中國近代的活字印刷術,是在十九世紀才由借由西方活字印刷術及近代科學的基礎上所發明,而且是由西方人與華人合作發明的。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的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的進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許人類社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現在簡單說下這兩大發明。
一、造紙技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杰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V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于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121)年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不僅是書籍制作材料上的偉大變革,而且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發明地點洛陽)。
二、活字印刷:它開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宗仁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后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后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后來,元代著名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楨發明了木活字,并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于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后來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以后又傳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宇,從此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孩子們對紙張的感興趣是非比尋常的,可以組織大班的孩子開展關于“紙”的主題活動。
活動一:我知道的紙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
活動準備:蠟光紙、圖畫紙、宣紙、報紙、面巾紙、毛邊紙、皺紋紙等。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回憶:你見過什么紙?用過什么紙?還知道有哪些紙?
2、討論:什么地方有紙?什么地方紙最多(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以往的所見所想,完整地描述自己知道的紙的顏色、質感等)?
3、組織幼兒到幼兒園的教具室參觀,說說我知道的紙。
活動二:紙張展覽會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分組活動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紙、透明膠、紙的名稱字條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紙拿出來,與小伙伴互相介紹這些紙的名稱。
2、提問:怎樣知道我們收集到幾種紙?怎樣讓人一看就知道紙的名字叫什么?激發幼兒共同布置展覽館的愿望。
3、討論:怎樣布置才象“紙張展覽館”?你去過的展覽館里需要什么說明?
4、師幼共同布置“紙張展覽館”,教師寫出紙的名稱,幼兒取紙樣、粘貼等,鼓勵幼兒說說看看。
活動三:紙是用什么做的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已了解蔡倫造紙的有關知識、古代及現代的造紙圖片、幼兒收集的有關造紙術的資料
活動過程:
1、討論: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哪些材料可以用來造紙?
2、請幼兒分組交流,鼓勵幼兒大膽將自己知道的知識及收集到的資料與伙伴分享。
3、結合圖片,引導幼兒比一比:古代與現代的造紙有何不同?
活動四:自己學造紙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分組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廢舊的紙張、剪刀、水桶、篩、木板等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小結造紙的過程,即將廢報紙、紙箱等材料撕碎、剪小——泡水——篩——壓?!獣窀?/p>
2、幼兒自由組合分為八組進行“造紙”活動
指導幼兒要按步驟一步一步完成各項工序;提醒幼兒合理分工不爭搶;提醒幼兒保持地面整潔、不玩水。
活動五:紙的特性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紙張、剪刀、水盆、火柴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各樣的紙,引導幼兒說說“紙有哪些特點?”
2、討論:紙遇到水會怎樣?紙遇到其他的東西會發生變化嗎?
3、啟發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做實驗,探索紙的秘密。
提醒幼兒不將水、紙屑撒在地上;幫助幼兒做紙會燃燒的實驗,注意安全;紙易燃燒,不要在紙的旁邊玩火。
4、師幼共同小結“紙會吸水、紙會燃燒”的本領。
活動六:紙的作用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
活動準備:紙(掛歷紙、卡紙、蠟光紙)、紙盒、紙杯、剪刀、膠水、濕布
(三)活動過程:
1、討論:你最想利用紙張做什么事?(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介紹制作材料,啟發幼兒思考見過的紙藝品可以用什么紙來制作,并談談自己今天想制作什么玩具或物品。
四大發明中的印刷術也是孩子們感興趣的,結合印刷術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設計不同的活動引導孩子進行探索學習。
大班綜合活動設計——有趣的復?。航o幼兒提供幾種操作方法,告訴幼兒按自己意愿選擇一種復印方法進行操作。
(1)用各種顏色、大小不一樣的三角形、圓形平面紙板模型進行復印,并根據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和模型的顏色、大小進行復印、貼畫、涂色組合成一幅畫(復印畫的顏色與模型的顏色要一樣)。
(2)用藕、蘿卜印章、印泥進行復印,也可用手指點畫的方法,通過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畫。
(3)幼兒利用復寫紙復印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地自由作畫,盡量使畫面豐富多彩、不單調。
(4)用拷貝紙復印后,再涂上與樣板一樣的色彩,使畫面與拷貝的樣板相符。
(5)用水粉筆蘸上各種顏料涂在干凈的樹葉上,進行復印到紙上,紙張上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葉子(注意顏料不能太濕、太多、涂色時要均勻,應保持畫面干凈)。
把幼兒各種復印的材料陳設在班級的各個活動區域角中,課后盡量讓每位幼兒都能嘗試各種復印的方法、過程以及體驗復印果效,使幼兒真正體會到“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幼兒對復印現象、活動的興趣,不斷提高幼兒復印的技能技巧,從而達到異想不到的效果。
中班孩子可以做刻?。鹤尯⒆又揽逃∷囆g是一種獨特的中國書畫藝術。嘗試運用不同材料創作立體作品。收集各種印章、紙盒、紙箱、葉子、可以利用的廢舊材料等?;顒又薪處煶鍪臼孪仁占降年柨?、陰刻的印章,問幼兒看到了什么?利用各種瓶蓋、印章、樹葉、背面有紋路的瓷磚等,介紹印章。介紹陽刻和陰刻的不同。讓幼兒找找教室中那些東西是凸起來可以蓋印的,哪些東西是凹下去可以蓋印的。讓幼兒嘗試凸凹的效果。
我們在區域內可以讓孩子玩:
1、橡皮泥??;2、漿糊?。?、做手印畫;4、嘗試自己做印章
小班孩子最感興趣的就是印章畫:活動前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廢舊材料,如:有凹凸花紋的鞋子、貝殼、紙球、海綿滾輪、樹葉等。告訴孩子:老師準備了許多“印章”和紅、黃、藍三種顏料,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料和“印章”來印出美麗的花。強調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料。印過一種顏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顏色。引導孩子盡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