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3 16:33:2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前兩天我們家樓下的早教中心給我發信息,說月底沖業績,報名的話打折力度很大,問我要報么?
我很禮貌的回復說“暫時不需要,謝謝~”
然后對方發過來一堆“上早教的必要性”“0~3歲寶寶的大腦發育速度是成人的10倍”的內容,問我在家可以給寶寶這樣的教育嗎?
我仔細看了看,還真可以~
所以冷漠的回復了“可以”,然后對方有點兒諷刺的說“那您真是厲害,比我們早教中心還專業”…
我承認,我的態度是冷漠的,因為我特別不喜歡他們用“專家”的角度去推銷自己的課程,而且我們也體驗過3家早教中心,分別在小寶1歲,1歲半,和快2歲的時候,每次體驗完給我的感覺就是,暫時還是先不報了吧,真的是有點吵...但這位早教老師的的專業態度,還是讓我反思了一下,到底有沒有必要報早教班???
什么是早教?(哎,我懷孕之前根本沒聽過的詞)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些課程讓寶寶們大腦和肢體發育的更好,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課程,比方說0~12個月齡主要是運動課,12~18個月是音樂課,18~24個月是藝術課,我隨便舉例的,因為每個早教中心會有自己的課程,也會對不同月齡的課程進行不同的包裝,但大差不差,課程種類差不多,叫法不同而已。
第一次體驗
對0~1歲寶寶來說這只是運動場,全程下來寶寶累家長累
小寶1歲的時候,周圍同齡的寶寶很多都報了早教,雖然我覺得沒什必要,但作為媽媽真的是不想自己寶寶比別人落后什么,去了解一下也挺好,所以就進行了第一次體驗。根據我們的月齡,老師推薦的是運動課,一個挺大的場地(對不會走路的寶寶來說足夠大了),一些海綿包裹的運動器材,45分鐘的課程,就是讓寶寶們變著花樣爬來爬去…唉,可能小寶見識少,全程下來一臉懵逼,不知道大家伙兒在搞什么,也完全參與不進去。
我覺得45分鐘的課程無論是對1歲左右的寶寶來說,還是對陪同的家長來說,都挺累的,老師真是不喘氣兒的去一個接一個的做項目,可能為了讓我們感覺這個課程很豐富,Idon’tknow~家長就要抱著還不太會走路的寶寶從一個器材跑到另一個器材上爬來爬去,到底是寶寶在體驗還是家長在體驗,Idon’tknow~鬧哄哄的結束后,我跟老師說,小寶還太小,我想看看她上完課的反應,看看她有沒有變得不一樣,再來決定是否要報班,老師說體驗一次哪能看出效果啊,然后送上一張3萬元的報價單,說90課時的原價3萬,今天體驗完直接報名的話可以打折到2萬5(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早教班這么貴啊,我也應該去做早教中心,呵呵),好誘人的打折力度,但是...我們報班以后就是天天玩兒這些?Idon’tknow~
第二次體驗
1歲~1歲半的課程項目大同小異,時間安排緊張,小朋友根本沒辦法真正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
不記得第二家早教中心是怎么聯系上我的,在對方溝通了很長一段時候后,我實在不好意思拒絕了,想著小寶也1歲半了,認知、學習能力已經沒啥問題,也應該多跟小朋友們互動一下,要不然再去體驗試試吧,所以就第二次去了早教中心,老師給我們安排的課程仍然是運動課。
其實,對比來看,硬件設施還是有區別的,這家場地比第一家大一些,配套的器械也多一些,而且去過早教的媽媽們都知道,他們會有個明星形象吧,就是老師拿在手里來跟小朋友們互動的玩偶,這家的玩偶還挺好看的,應該是正版的吧~哈哈哈哈,對不起,作為設計師的我會比較在意這些表面的東西~軟件的課程呢~還是差不多的爬,差不多的唱,差不多的拍手,差不多的樣...
體驗完只能說,小寶自己玩兒的還挺開心,因為這些運動項目對她來說已經很easy,比方說走獨木橋,她早已在我們家沙發上演練無數次,爬斜坡(我們家有滑梯)、跳跳球(我們家有跳跳馬),騰空過欄桿(我們家有于先生的引體向上桿),降落傘(我們在家也會用被子跟她玩兒)…她會享受這種不一樣形式的新鮮感和成就感,但其實你會發現,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找到類似的替代品,寶寶一樣得到了鍛煉,一樣可以玩的很開心~
而且小寶很高冷,仍然不愿跟其他小朋友互動,喜歡自己玩。甚至在老師發玩具給大家,然后讓大家玩2分鐘就送回去的時候,(早教真的是很趕時間啊,2分鐘小朋友還沒有熟悉這個玩具就要交還上去),有個小朋友過來搶玩具,小寶直接走開了(其實是因為我們膽子小,哈哈)。我問小寶,“你還想來玩兒嗎?”小寶說搖頭說no。
老師可能也是有點無奈,覺得我是來騙體驗的吧...哈哈,我理解我理解,但如果真的要報名,我也是會貨比三家的~
第三次體驗
外教是否真的能讓2歲寶寶語言發育更好?
我們家附近又開了一家新的早教中心,(呵呵,我就說我應該去做早教么,這么賺錢…)不太好找,進去以后我簡直了,怎么形容呢...真是炸鍋了,說話得靠在耳邊說才能聽得清,大廳到處坐著陪同的家長,寶寶們都擠在一起玩玩具...這次老師給我們報的叫悅動課,先講了故事又做了運動。
你們信么?外教是每個早教中心的最大賣點,外教全程英文,感覺很高大上,但我對這種雙語教育方式保留意見,配個中文老師像是專門為了給家長們做講解用的,翻譯語速特別快,小寶又出現了懵逼狀,但很乖,老師讓坐下聽故事,她就坐下聽故事,雖然那個故事我已經給她講過很多遍了,但她還是聽得很專注。不大的教室,12個大人就顯得滿滿的了,老師講課的聲音比較大,有鬧情緒的小朋友在哭(千萬不要逼小朋友上課啊…),真的是挺吵的。
之前我一直擔心小寶不愿社交,馬上2歲了,她明顯長大了,這次她愿意跟小朋友們一起去做游戲,也不會害怕的走開,所以事實證明,不一定非要報早教,到了相應的月齡,她該會的就能會。
經過三次體驗,我對報早教班的態度還是,“暫時不需要,謝謝~”。
不是說早教班不好,畢竟“集體”的這個環境是我們在家給不了(我可以驕傲的說,可能也就這一點吧),如果父母比較忙,沒時間陪伴,主要由老人在家看寶寶,報班也挺好的。報的時候別忘了多體驗幾家,挑個距離、服務、性價比合適的。
我知道早教的重要性,但我始終認為,父母的陪伴比任何課程都有效,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陪寶寶們閱讀、唱歌、跳舞、畫畫、做游戲~我們不應該圖省事兒的交給老師~我們可以給予更多!
早教很重要,但報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給你們請來了一些朋友,看,它們是誰呀?教師請出蘋果寶寶和雪梨寶寶。
2、出示雪梨1、3、5、7、9(五組),請幼兒出來貼上相應數量的數字卡。啟發幼兒分析這里每組雪梨到最后都有一個沒有配對的,單獨剩下一個。都有一個單獨著(請幼兒說說),向幼兒提問:這樣的數叫什么數呢?(單數)
3、出示蘋果2、4、6、8、10(五組),請幼兒出來貼上相應數量的數字卡。引導幼兒觀察2、4、6、8、10這幾組都是2個1對的,到最后都能成雙。向幼兒提問:這樣的數叫什么數呢?(雙數)
4、引出數字瓶子寶寶,請幼兒觀察(1)介紹幼兒認識瓶寶寶并觀察瓶身的扣子師:今天我給你們還帶來了新朋友,看,它們是誰呀?教師從1到10,一個個出示瓶寶寶,并請幼兒念出它們的名字:1、2…10。師:看看它們身上的扣子是怎樣排列的?請幼兒數一數每個瓶子上的扣子,并找出它們一對一豎著排列的規律。教師小結扣子排列的方式,并讓幼兒知道,1、3、5、7、9號的瓶子寶寶扣子數到最后總有一個單獨的,成不了雙,即是單數;2、4、6、8、10號的瓶子寶寶扣子數到最后都能成雙,即是雙數。(2)游戲:送瓶寶寶回家師:總有單獨的扣子在最后的是單數寶寶,它們的家住在單數村,扣子都是一對一排列的是雙數寶寶,它們的家住在雙數村。請你根據它們的樣子送它們回家吧!
5、給瓶寶寶貼扣子請幼兒自選材料貼扣子(提醒幼兒一對一豎著貼),教師巡回指導,對動手能力弱的幼兒要適時指導。引導幼兒手舉瓶寶寶玩“找朋友”的游戲。幼兒邊唱邊找。瓶子上的扣子都是一對一的,就是雙數朋友。瓶子上扣子最后一行是單個的,就是單數朋友。(找到朋友后,幼兒可以手舉瓶子互相碰一碰,這樣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顒釉谝魳仿曋凶匀唤Y束。)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比較多少
設計意圖: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越來越感興趣。我在設計這活動時,從幼兒的興趣點著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題不宜太難,以情景表演引入課題,請來動物過生日,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比較出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機會,有利于幼兒的認知活動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準備:
圖片3張紙偶2個記號筆鈴鐺凳子
教學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一個是跳跳兔。
二、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個別幼兒)蘿卜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么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有幾塊餅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現了什么?
三、游戲: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游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著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
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游戲。
⑵、搶凳子的游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門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纯凑l最能干,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有。
“在這為期10天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中,收獲的是簡單而單純的感情,沒有套路和心思,這是最可貴,也是我最想要的東西”。
這是團隊里一位學長的話。我看到的時候,既感動,又覺得理所當然。
一個團隊,一個小家,抱著同一個目標,走著同一條路,有著同一個信仰……直接,簡單,明確,純粹。
喜歡這樣的感覺,享受這樣的過程,不用去花盡心思去琢磨,不用去勞心傷神去投巧。
彼此展現最真的自己,用心了解最真的彼此。潛移默化間地感染,最開心地,莫過于在你的身上見到我的影子。
荊棘路,冷雨夜,再難的題有人一起承擔。
有你們,真好。
活動過程:(一)導入:以給幼兒介紹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課題。(二)展開:1、初步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1)課件中提出問題:觀察黃豆寶寶長什么樣的?(2)教師進一步引導:“黃豆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黃豆寶寶?!保?)教師小結:黃豆寶寶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豆。
小班紙蜻蜓,動手制作紙蜻蜓平衡玩具,體會平衡的要領,在實踐過程中,不怕失敗,勇于嘗試,體驗探究的樂趣。
創設情境,展示平衡蜻蜓,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蜻蜓)初次見面紙蜻蜓要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它要用胸部停在鉛筆上,怎么樣,你們佩服嗎?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