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4 13:32:3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題破山寺后禪院有兩個版本,是因為在明代時期,這首詩被多人傳抄,因傳抄者不同,導致在一些字句上出現了細微的差異,因此形成了兩個版本。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佳作,被譜寫成曲子并傳唱后,成為了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一。無論是哪個版本,都是值得欣賞的文學珍品。
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余鐘磬音。
成語:曲徑通幽,萬籟俱寂
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這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一首詩。全詩內容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馀鐘磬音。寫的是佛寺禪院,但抒發的是詩人內心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士情懷。這首詩清新流暢,意境幽美,廣受大家喜愛。
尾聯兩句運用了以聲襯靜的手法,營造出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詩文解釋】
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里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萬物一片沉寂,只聽到那悠悠鐘磬的回聲.
【詞語解釋】
禪房:僧侶的住房.
萬籟:各種聲響.
【詩文賞析】
晨游山寺,看到幽靜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煥發、鳥兒歡唱,裊裊的鐘磬聲時隱時現.如此清幽的環境使詩人頓去雜念,心中豁然開朗.全詩雖詠禪房寺院,實抒寄情山水及隱逸之情.
語言古樸,意象深微;構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進入勝境.
口訣:破山寺后禪院空,但見修行者共逢。原來山下有人家,爭把清修壓茅茨。
結論:這首《題破山寺后禪院》描述禪院內空無一物,只有修行者靜坐修行。山下有人家,但他們不會來壓茅茨,因為這里是修行的地方,需要保持清靜。
解釋: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安靜的禪院,其中沒有過多的物品或家具。禪院的清靜鼓勵修行者集中心思進行冥想和禪修。描寫山下有人家也許是為了引起讀者對禪宗的興趣。這些人不過來送飯,也沒有在禪院里打掃衛生,因為這里是一個專注于修行和清靜的地方。
延伸:這首詩提醒我們要學會心靜,提高專注力。在喧鬧的城市里,我們可以尋找靜謐的場所來瞑想,讓心靈得到安慰。此外,禪修也與保持身體健康有關。當你可以放松身心、減輕壓力時,你的身體就能更好地休息、恢復和維護。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