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5 06:05:0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目標: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學習火災中簡單的自救方法。
2、樹立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圖片、投影儀、電視、紅布、濕毛巾與幼兒相同,玩具手槍一個。安全出口一個。
活動流程:
一、出示容易發生危險的圖片引出問題。。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片,請大家觀察圖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做會發生什么情況?
1、教師出示投影儀展示圖片,讓幼兒自己說。
2、教師挑選幾幅介紹。
教師小結:小朋友不能玩火、玩蠟燭、這些行為都是容易發生火災。現在馬上要到清明節了,請小朋友提醒家長,在清明節上墳點蠟燭、燃燒紙錢,在離開之前一定要撲滅火苗,防止發生森林大火。
二、小實驗“蠟燭滅了”。教師提問:“當點燃的蠟燭用杯子蓋住,會發生什么情況?”
教師實驗幼兒觀察后回答。
教師小結:當火剛剛燒起來,可以用破衣服去撲滅,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蓋住,隔絕空氣滅火。
三、如果發生火災,沒有辦法撲滅,你該怎么保護自己?
幼兒根據經驗講述,火災發生后的幾種處理辦法。根據幼兒講述出示相關圖片。
1、報警:火災發生后不要慌張,火警電話119;報告失火的詳細地址,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電話。
教師和幼兒學習撥打119的電話,教師做接話員。要求幼兒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
2、逃生方法。
除了報警,還需要做什么?(不要乘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場。)
3、怎么離開火場?
(1)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墻撤離。
(2)樓層著火,當人在二樓,應該一個個跟著走,不可擁擠下樓。
(3)關掉煤氣或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更大的爆炸。
(4)打開窗戶,可以用鮮艷的顏色布條呼叫,尋求幫助。
(5)如果火已經燒到身上,應該就地打滾,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不能奔跑。
教師小結:當火災發生之后,小朋友千萬不要慌張,要保護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在報警的時候要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下電話。
四、防火演習。
情景:突然警報拉響。教師表現慌張,說:“小朋友不好了,幼兒園的失火,火災發生了,我們趕快撤離現場?!碧嵝延變翰槐鼗艔?,就地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的用品。教師和幼兒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墻撤離。
教學主題:幼兒安全教育不登高不爬樹
適用對象:學齡前兒童
教學目標:
1.認識到登高爬樹的危險性,學會自我保護;
2.能正確運用一些安全技巧,提高安全意識;
3.培養孩子的安全自護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教學重點:讓幼兒真正認識危險行為并明確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安全技巧,自我保護。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小組教學法、圖示化教學法、游戲教學法。
教學內容:
(一)危險行為的認識
1.圖片展示登高爬樹的危險情景,向孩子們介紹為什么不能這樣做。
2.通過由老師模擬發生意外的情境,讓孩子們深深體會危險的性質及對身心的影響。
(二)安全技巧的學習
1.通過圖片展示等方法,向孩子們介紹安全技巧的基本原則,并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自己的理解。
2.向孩子展示如何正確地使用腳步、手“三點接觸”、“平視前方、下視后方”等規則,以及如何避免安全事故。
3.通過小組討論、游戲等形式,讓學生們實踐安全技巧并體驗它的作用。
(三)安全意識的養成
1.通過幼兒園周圍的一些案例,引導幼兒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學會自我保護。
2.在日常幼兒園活動中不斷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教學評價:
1.學生的情感態度方面的評價,如對危險行為的認識,自我保護能力等;
2.學生的安全技巧方面的評價,如運用安全技巧是否正確等;
3.學生的知識技能方面的評價,如安全知識的掌握是否到位。
教學反思:
1.在講解安全知識時,要抓住幼兒的注意力,避免枯燥乏味的授課方式。
2.活動設置要更具專業性,針對不同的幼兒特點安排不同的活動,使其更好的理解與掌握。
會咬人的火,幼兒安全教案,在幼兒園里面,老師經常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在防火教育上老師要給小朋友做體驗,老師,可以拿出打火機讓讓幼兒感受火苗咬手,很疼,還可以給小朋友放錄像片關于火的預防,老師告訴小朋友,不要隨便玩火,火是非常危險的,
一、明確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教職工的安全意識
1、現在社會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相繼帶來的不安全因素越來越多,另外,由于幼兒年齡特點所決定,他們缺乏生活經驗,往往接近危險而自己毫無感覺,是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年齡。記得去年,某某幼兒園有一幼兒在蕩船上站著蕩,蕩的很高,結果倒栽下來,摔斷了腿,給幼兒及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所以,幼兒園要把安全工作列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定期宣傳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廣大教師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觀念,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列入班級工作中。
2、在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中,我們往往注重設施設備方面是否安全(定期檢查),而忽視了對教職工的培養,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只注重自己怎樣加強責任心,確保幼兒安全,而忽視在一日活動中隨機向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因此,近幾年來,雖然各級領導反復強調安全問題,但是,在幼兒園里發生的事故仍屢見不鮮,如:有的幼兒摔傷、燙傷、碰傷等。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安全意識不強,責任心不夠,那么,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應把幼兒的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只有在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各方面的教育。
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為保證安全工作的正常進行,還應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首先來園離園時做到兩把關:把晨檢關,做到事故隱患早發現;把離園關,和家長簽訂接送合同,做到無冒領、無走失。其次營養工作做到兩避免:一是避免食物中毒;二是避免燙傷事故。再次午睡環節做到兩注意:一是注意體弱兒童;二是注意異常情況。最后戶外活動環節做到三檢查:一檢查場地;二檢查活動器械;三檢查人數,幼兒活動時不離教師視線,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三、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在很多情況下,幼兒并不知道自己在干危險的事,這就需要教師要時刻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1、讓幼兒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
對于幼兒園中、大班孩子,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常識教給他們: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安全防火知識;不隨便跟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食物;注意保護自己,不能讓硬物、銳氣損傷任何部位;不能亂攀、亂爬,以免摔傷、碰傷等。利用圖片、談話、講故事等形式,向幼兒講一些因為缺乏安全意識而釀成災禍的實例。
2、教給幼兒意外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在區域活動中設置電話,教幼兒模仿打電話回家,撥打110、119、120等,讓幼兒懂得遇到意外時,可以采取應急措施,撥打報警電話、急救電話。在室內外進行自護自救演練,讓幼兒學到一些自護自救方法,防止遇到危險時,進行自護自救。
總之,教師通過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安全教育??商岣哂變鹤晕冶Wo意識和應變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幼兒期生理、心理都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對危險的預測能力,易沖動,好模仿和探索,喜歡摸摸碰碰,如果不注意極易發生危險。因此,在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加強對易闖禍和易受傷幼兒的監護,如發現有不安全行為應及時制止和教育,如有的幼兒頭向下打滑梯,或者在滑梯上擁擠推人,就及時組織幼兒現場討論這樣做可能發生的結果。為了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控制幼兒的不安全行為,我們和幼兒一起討論制定了《幼兒安全八不》即
(1)不帶危險物品來園;
(2)不隨便吃撿到的或不干凈的食物;
(3)不在滑梯上擁擠打鬧;
(4)不玩火;
(5)不玩電器;
(6)不跟陌生人走;
(7)不在活動室及室外打鬧;
(8)不獨自離開集體,教育幼兒遇事要鎮靜,善于動腦,自我保護自身安全。
五、家園配合,共同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
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幼兒的安全并對其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不要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教師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培養的同時,還應該利用班級家長會、家長園地等,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讓家長主動參與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經常給孩子講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如美國六歲小女孩撥報警電話救護犯心臟病的母親的事例,不失時機地教育孩子,不攀爬陽臺,不到危險的地方去玩,不用其他東西挖鼻孔、耳孔等。同時利用散步、游玩進行隨機教育,如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問:你找不到家怎么辦?被別人拐騙怎么辦?給孩子提供一個能提出許多為什么的機會,進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去學習,去尋求答案,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