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空氣在哪里教案 會呼吸的樹教案

admin時間:2024-02-15 08:22: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中班享受陽光空氣的快樂教案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情景中愿意連貫學說短句,有表達表現的欲望。

2、在猜猜、講講中感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顒訙蕚洌簞撛O達達的家、有一扇可開啟的“窗”、小動物玩具、實物面條等。

會呼吸的樹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會呼吸的樹??》

活動目標:

1.知道大樹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2.知道保護樹木。

3.喜歡大自然,能有初步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繪本故事《大樹》PPT

經驗準備:戶外活動中初步了解大樹的外部特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了一位新朋友,噔噔噔噔噔,誰來啦?(大樹)

大樹是我們的朋友,但是他想考考小盆友知道他多少秘密。(幼兒舉手回答)

但是大樹的本領可大嘍,我們來看看他有什么本領吧。

二、故事

教師講完故事,提問:大樹有什么本領?為什么小動物們都喜歡在大樹身邊呢?大樹身邊的小泡泡是什么呀?

小結:大樹會把小動物還有我們人類呼出來的廢氣,變成我們要呼吸的新鮮空氣,它叫作氧氣。如果沒有大樹,我們都會像捂住了嘴巴鼻子一樣不通氣,會悶死的。

三、保護大樹

師:大樹那么重要,我們能為大樹做什么呢?

小結:我們要告訴那些像光頭強一樣的人不要砍樹,要保護大樹。

活動延伸:

去戶外抱抱大樹,親近大自然

中班科學多變的天氣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天氣的變化。

2.嘗試用語言表達不同天氣的變化,給人們不同的感受。

活動準備

天氣變換ppt。

幼兒有對天氣變化的應變方法。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說說今天的天氣

今天天氣怎么樣?它給我們一個什么感覺?你們看到了什么?

2.播放ppt

引導幼兒觀察大太陽的時候我們什么心情

下雨天是什么心情,要用到什么工具,要注意什么?

霧霾天氣空氣中有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陰天給你帶來什么心情等。

3.游戲:捉太陽

幼兒隨意站在操場上。教師用一面小鏡子反射陽光,如陽光反射到圍墻上,幼兒用手去拍打著捕捉;如陽光反射到地面上,幼兒用腳去踩踏捕捉。

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空氣是什么樣的教案si

回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課中關于空氣的教案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方式,從多個角度來闡述空氣的概念,分步驟逐漸深化和延伸,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和1.根據小學三年級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的特點,科學教案應以直觀性、生動性為原則,運用直觀性材料及圖像,使學生由所見所聞得到知識。2.從空氣組成,氣體組成、空氣循環等多個角度對空氣概念進行延伸,通過講故事,小實驗和游戲等方法使學生興趣盎然、親身體驗空氣的特性。3.在教學活動中要結合生活實際和社會背景,如空氣污染和大氣環境保護等,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熱愛生命、珍惜資源,培養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中班安全知識科學小實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尋找空氣》

活動目標1.喜歡關于空氣的實驗活動,積極探究空氣的秘密。2.通過實驗操作和生活聯想,觀察力、探究力、說明性語言講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3.知道空氣無處不在,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氣體。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二氧化碳比空氣密度大的教案

1.通過化學的原子量來看,二氧化碳的原子量是44,而空氣的平均原子量是29,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2.在一個杯子里放幾個蠟燭(高度要不同),傾倒二氧化碳,發現最下面的蠟燭先熄滅,所以可以證明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3.將一瓶二氧化碳傾倒在暴露在空氣中的天平托盤上,傾倒二氧化碳的一側會下傾。

4.用二氧化碳可以滅火.因為它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更因為它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

5.二氧化碳收集用向上排空氣證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初三化學元素教案設計有哪些特色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化學上冊第四單元課題二《元素》,下面我將從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設計、設計理念、教學過程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七方面談談我的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初中化學“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學核心概念.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簡介三部分內容.此前學生已經了解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單位,已學習了原子的結構.因此本課題就從微觀的角度對它下了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認識統一起來.由于學生沒有同位素的知識,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學的難點,實際應用中容易將其與原子混淆.二、教學對象分析在序言中,我們曾經把元素當成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介紹,現在他們已經學習了原子結構,就應該從微觀的角度對元素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元素概念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因為它比較抽象,而且對于“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中的“一類原子”這一定義,在沒有同位素知識準備時,學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再加上前三個單元學生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主要是空氣、氧氣和水),感性知識不充分,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三、教學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與原子的聯系和區別.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符號.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周期表中查找該元素的相關信息.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在掌握原子的基礎上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對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2.通過趣味、有效的記憶掌握元素符號的書寫.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初步形成從不同角度看待物質的思維方式.2.在學生的實踐和體驗中獲得成功的樂趣.3.通過交流合作,進一步增強團隊意識.四、教學理念設計針對本節課課程特點,在教學方法設計上采取講授法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方式.概念教學采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路進行設計,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和難度.教學模式采取和諧教學模式來設計,主要包括導入新課,明確目標、自學指導,整體感知、檢查點撥,探尋規律、深入探究,回歸系統.和諧教學不僅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系統,它把教學內容也看作是一個系統,要求學生在整體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過程中,盡快找到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習的效率.五、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二)、自學指導,整體感知自學教材,小組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1、什么是元素?2、元素與物質之間存在什么關系?3、元素與原子的關系如何?4、元素的種類由什么決定的?5、單質和化合物的主要區別是什么?(三)、檢查點撥,探尋規律1、學生討論:利用討論讓學生領悟化學反應中什么粒子一定改變?什么粒子一定不變?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教師總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2、學生討論:為什么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教師總結: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講種類也可以講個數.舉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不能講成水是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3、學生討論:化學反應中什么粒子一定改變?什么粒子一定不變?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教師總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四)、深入探究,回歸系統學生通過自學和討論(包括教師的點撥),初步找到了解決這一類問題的規律和方法,然后運用這一規律和方法進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和方法.結合本節課特點,我通過默記、朗讀、背誦、限時練習,搶答、討論等形式安排練習,使學生對知識應用延伸.六、板書設計:課題2元素一、元素1.定義2.與原子比較3.地殼中的含量二、元素符號1.書寫2.表示意義六、教學反思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會發揮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改革精神,貫徹了課改的內涵,也反應了《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教學后,學生只能對元素概念有了一個更理性的認識,但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