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5 12:46:2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是的。
《燕歌行·并序》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堪稱盛唐邊塞詩最杰出的代表。詩的主旨是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敗,使廣大士兵遭受了極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士兵,諷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將軍。
第一段八句,寫出師。開頭交代戰爭的地點及性質,寫唐軍出師時一往無前的情景。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瀚海、狼山,逐步推進,概括了出征的歷程,氣氛也從緩和漸入緊張。
第二段八句,寫戰敗。胡騎卷地而來,漢軍奮力迎戰,浴血廝殺,而將軍們卻還在欣賞美人的歌舞,暗示了戰爭必敗的原因。接著寫力竭兵稀,重圍解難。
第三段八句,寫被圍。處在被圍困險境中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軀,不能沒有兒女、夫婦之情,然而大敵當前,只能忍受“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的感情熬煎。
第四段結尾四句,短兵相接,運用“李廣難封”的歷史典故,譏諷了冒進貪功的漢將,揭示了將士們的思想境界。他們拼死血戰,含辛茹苦,甚至為國捐軀,并非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這比眾多為封萬戶候而立功邊塞人的思想不知高尚了多少倍。
高適燕歌行結構層次的特點是,按照戰事發展的時間為順序來安排結構層次。
第一層:漢家煙塵在東北---單于獵火照狼山。(出征)
第二層:山川蕭條極邊土---力盡關山未解圍。(戰敗被圍)
第三層:鐵衣遠戍辛勤久---寒夜一聲傳刁斗。(征人的悲苦和浴血奮戰)
第四層:相看白刃雪紛紛---至今尤憶李將軍。(直接議論作結)
《燕歌行》按照戰事的發展順序:出師——失利——被圍——結局(心愿)
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
這首詩用《燕歌行》的曲調來寫邊塞生活和戰事。前八句為第一段,寫出師的過程,隨著距離戰場越來越近,氣氛也越來越緊張。第二段八句寫情勢危急最終戰敗。第三段八句對舉征人與思婦兩地相隔,兩處相思的情景,突出雙方思念而不知何時再見的愁緒。最后四句為第四段,寫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拼死奮戰。但因將領驕傲輕敵、急功近利而貿然出擊,導致全軍將士的慘烈傷亡。
總共分三層:
第一層:漢家煙塵在東北---單于獵火照狼山。(出征)第二層:山川蕭條極邊土---力盡關山未解圍。(戰敗被圍)第三層:鐵衣遠戍辛勤久---寒夜一聲傳刁斗。(征人的悲苦和浴血奮戰)第四層:相看白刃雪紛紛---至今尤憶李將軍。(直接議論作結)
hànjiāyānchénzàidōngběi,hànjiàngcíjiāpòcánzéi。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nánérběnzìzhònghéngxíng,tiānzǐfēichángcìyánsè。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chuāngjīnfágǔxiàyúguān,jīngpèiwēiyíjiéshíjiān。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xiàowèiyǔshūfēihànhǎi,chányúlièhuǒzhàolángshān。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shānchuānxiāotiáojíbiāntǔ,hújìpínglíngzáfēngyǔ。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zhànshìjūnqiánbànsǐshēng,měirénzhàngxiàyóugēwǔ。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dàmòqióngqiūsàicǎoféi,gūchéngluòrìdòubīngxī。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shēndāngēnyùhéngqīngdí,lìjìnguānshānwèijiěwéi。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tiěyīyuǎnshùxīnqínjiǔ,yùzhùyīngtíbiélíhòu。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shàofùchéngnányùduàncháng,zhēngrénjìběikōnghuíshǒu。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biāntíngpiāoyáonǎkědù,juéyùcāngmánggènghéyǒu。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shāqìsānshízuòzhènyún,hánshēngyīyèchuándiāodǒu。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xiāngkànbáirènxuèfēnfēn,sǐjiécóngláiqǐgùxūn。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jūnbùjiànshāchǎngzhēngzhànkǔ,zhìjīnyóuyìlǐjiāngjūn。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運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詩用韻依次為入聲“職”部、平聲“刪”部、上聲“麌”部、平聲“微”部、上聲“有”部、平聲“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間,抑揚有節。
除結尾兩句外,押平韻的句子,對偶句自不待言,非對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礙石間”;押仄韻的句子,對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對也是很嚴整的,如“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p>
這樣的音調之美,正是“金戈鐵馬之聲,有玉磐鳴球之節”(《唐風定》卷九邢昉評語)。
重點句: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詩中名句是: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這兩句大意是:士兵們在戰場上全力拼殺,死生參半,而將軍們卻在遠離陣地的帳幕中尋歡作樂,縱情于聲色歌舞。
這兩句用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差,揭示了當時軍中的苦樂懸殊和將、士之間的尖銳矛盾,流露出作者對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對將官的強烈不滿,深化了詩的主題。
這兩句知名度高,常被引用來表現唐代軍隊的腐敗和軍中苦樂不均的生活。
唐代詩人高適的《燕歌行》,描寫敵軍來勢時,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胡騎憑陵雜風雨:比喻敵人來勢兇猛,如風雨交加。
這里使用的比喻修辭手法,中間沒有喻詞,直接把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放在一起,顯得結構緊湊,簡潔有力。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睉饒鍪且黄_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戰初敵人來勢兇猛,“胡騎”迅急剽悍,憑借威力侵凌對方就像狂風暴雨一樣卷地而來。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面,以敵方的兇猛襯托唐代將領驕傲輕敵。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