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5 20:24:0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科學比較觀察教案
制定方法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十.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并初步學會記錄。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顒訙蕚洌?、一個布娃娃,蘋果、梨、柑橘各一個。2、每個幼兒一架自制天平稱、一個小籃(內裝玻璃珠、木珠、積塑等)、記錄紙、筆等。活動過程:1、教師出示一個小娃娃和橘子: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布娃娃,它們是用什么做的?(布)這個小娃娃和橘子來比一比哪個重哪個輕?請一幼兒上前分辨,并說出方法。教師小結:剛才這方法叫惦一惦。2、出示各種玩具、材料,讓幼兒分組用各種方法比出它們的輕重。教師:你們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輕重?啟發幼兒說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3、教師出示自制的天平稱認識并使用測量。
活動目標:1.學會對白楊樹進行觀察,用討論、比較的方法認識白楊樹,了解白楊樹的特征。2.了解白楊樹對人類的作用,養成愛護樹木的好習慣。活動準備:白楊樹的樹形、樹枝、葉等的細節照片和有關課件。活動過程:一.導入主題,感知家鄉的美麗。1、提問:“我們的家鄉民勤非常漂亮,種了很多種樹,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它是什么樹嗎?”2、課件出示白楊樹,問:“這是什么樹?”3、激發幼兒觀察興趣?!艾F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認一認這位好朋友,好嗎?”二、認識白楊樹。課件出示白楊樹并介紹。1、認識白楊樹枝干的特點。請幼兒仔細觀察白楊樹的枝干,互相討論,講述白楊樹枝干與旁邊的柳樹、松樹有什么不同?2、認識白楊樹葉子的特點。看一看白楊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3、了解白楊樹生活的環境。請幼兒觀看課件:看一看白楊樹生長在什么地方?白楊樹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種樹,白楊樹體高大挺拔,姿態雄偉,葉大蔭濃,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楊樹的影子。白楊樹是不太講究生存條件的,大路邊,田埂旁,哪里有黃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貪戀陽光,只要能夠在哪怕板結的土地上,給一點水分,白楊樹的一截枝條就會生根、抽芽。只要挪動一點雜草生存的空間,她就會把黃土地裝點,撐起一片綠色。4、了解白楊樹對人類的作用。白楊樹她可以當柴燒,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檁棟梁,可以制作農具。因此我們小朋友要養成愛護樹木的好習慣。三、美工活動《美麗的白楊樹》。請幼兒用繪畫、粘貼、手工制作等各種方法表現美麗的白楊樹。
目標
讓寶寶學會手眼協調地工作,養成照顧并愛護植物的好習慣。
準備
大葉植物一盆,抹布,半盆水,小噴壺。
方法
1.引導寶寶觀察樹葉上有沒有灰塵、蛀蟲、腐爛等現象。
2.用小噴壺輕輕地向樹葉上噴水,使每片葉子上都有小水珠。
3.用左手輕輕地托住葉子,右手用抹布慢慢地從葉片底部向尖部擦,把葉片擦拭干凈。
4.請寶寶把干枯的黃葉摘下來扔到垃圾桶內。
5.擦拭結束后,將抹布用清水洗干凈。
指導
請家長提示寶寶在擦拭葉片時每片葉子都要擦到,不要碰傷新出的小芽。
1、使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體會在不同的位置觀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正確辨認從前面、右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能畫出相應的視圖,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2、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生活的空間,體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能克服操作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的成功體驗,不斷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
知識目標:1.利用輕松愉快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手工紙進行紙藝制作的方法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2.學會四葉草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在小組中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綜合知識運用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勞動習慣,提高審美觀以及相互協作相互團結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么辦?\"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并列出圖表。
活動目標:1.知道制作樹葉標本的前期準備過程:采集、清潔與干燥,初步了解樹葉標本在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基本方法與主要工具、材料。3.感受樹葉的多樣與美麗,對植物產生探究的興趣?;顒訙蕚洌?.到戶外觀賞落葉,并撿回自己喜歡的各種落葉,要求樹葉完整、平整。2.制作樹葉標本過程的錄像和做好的樹葉標本若干。3.制作標本的前期準備工作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抹布、較厚的舊書(幼兒自帶)、皺紋紙。4.電教設備:投影儀、電腦。活動過程:(一)引發幼兒觀賞樹葉標本的興趣。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小樹葉》。[w1]2.教師:小朋友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撿回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樹葉。老師也很喜歡各種美麗的小樹葉,你們看這些都是老師喜歡的落葉,它們好看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二)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并欣賞樹葉標本,了解制作標本的意義。1.引導幼兒觀察樹葉標本與落葉的區別。教師:這些樹葉和小朋友剛撿回來的樹葉一樣嗎?這些樹葉還有什么好聽的名字?(樹葉標本)2.幼兒觀賞樹葉標本。(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樹葉標本:你們見過樹葉標本嗎?在哪里見過?(2)教師:為什么有人要采集樹葉做標本?標本有什么用?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標本就像照片一樣,它能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許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樹葉標本不會枯掉、也不會腐爛,因此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三)播放錄像,讓幼兒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簡單方法。1.讓幼兒猜猜、說說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2.觀看錄像,教師肯定幼兒的已有經驗。3.重點討論制作樹葉標本需要做哪些前期準備工作。(四)教師和幼兒一起整理樹葉,為制作樹葉標本做準備。引導幼兒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制作樹葉標本的初步工作:選擇完整、平整的樹葉—用抹布清潔樹葉—用皺紋紙干燥樹葉—用較厚的舊書夾壓樹葉。活動延伸:1.日常滲透:帶領幼兒定期為樹葉換皺紋紙,待觀察若干天樹葉完全干燥后,就可進行標本制作。2.家園共育:請幼兒向家長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與步驟;家長利用幼兒用書《樹葉標本》,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樹葉標本的制作程序。3.區域活動:在科學活動區提供各種樹葉標本,供幼兒認識。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