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義教案,單元教學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admin時間:2024-02-16 07:22:2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化學中學教師資格證教案怎么寫300字

化學中學教師資格證教案的編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根據教學大綱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是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指導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確定需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

第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任務。教學任務的設計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科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為學生提供一種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

第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參與其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來選擇,可以有講述、問答、演示、實驗等多種方式,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第四,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和評估,也是教師教學效果的體現。評價方式應當多樣化,包括筆試、實驗報告、作品展示等方式。

最后,要注重反思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教學結束后,要及時進行反思,總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單元教學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從一章或者一單元的角度出發,根據章節或單元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讓學習者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學習。

教學設計是課程與教學之間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勞動創造性的表現。

教學設計的目的意義在于努力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達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時間少,費的氣力小,取得的效果好

初中數學三段六步教學法教案

一、學案講評

每節課教學伊始,教師用2-3分鐘時間,對學生上節課學案作答情況進行講評?;蛑赋龇椒ú蛔?,提醒改進;或指出知識問題,以防再錯;或指出教學重點,溫故知新;或指出教學難點,鞏固理解;或指出考試常規,引起重視。通過學案講評,強化了上節教學效果,為本節教學做好準備。例如在七年級數學上冊“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課時中,針對上節學案存在問題設計了:1、解方程2x-4=6x+52、根椐解方程過程完成(1)移項(2)移項時應注意的問題是---。這樣學生在本節分析實際問題,列出方程后,解方程過程不會出錯。

二、出示目標

學習新知識前,教師首先向學生出示本節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本節要達到的要求,適用的學習方法。要注意的是:目標的定位要具體、現實、可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做到依綱扣本,禁說大話、空話、套話、廢話,不提學生不易操作或是通過努力也達不到的要求。例:在七年級數學下冊“平行線”第一課時,出示目標為:

(1)通過畫幾組直線得出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2)通過以上作圖得出平行線的概念。

(3)過直線外一點畫出這條直線的平行線,得出“平行公理”的內容。這里雖沒說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學習興趣,但實際在完成三個目標的同時既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三、學生自學

“學生自學”是六步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主體作用”得以體現的中心環節。學生自學,老師不是無事可做,而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做學生自學的助手。根據自己平時所掌握的學生學習情況,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自學情況的督促、檢查、指導。一是從整體把握學生自學的氛圍,觀察學生是不是都進入了狀態。如果學生自學狀況不理想,肯定是遇到了障礙,老師應該及時了解這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點撥疏導。二是突出對學困生的關注。這部分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遠多于其他學生,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多關心、多指導,給他們降難度、降要求,以使他們順暢地完成學習任務。這部分學生自學的問題得到解決,就能有效地保證整體教學質量。

四.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是一節課中最精彩的部分,是課堂氣氛容易達到高潮的時段。學生在自學階段,不是說人人都學懂了、學會了,他們中個別同學對知識的理解有偏差,在做題時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在交流版演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這時老師不要急于給出答案,先讓學生上臺糾錯,一個改不對叫倆,兩個改不對叫三個,可連續多人上臺糾錯,直到改正確為至,并讓一個個糾錯的學生說他這樣改的原因。如此的“兵教兵”既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才能防止錯誤的發生,又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力水平得到發展和提升。

五.疑難解析

這是六步中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關鍵所在,是教師對學生自學中遇到的“攔路虎”集中消滅解決的時候。學生長期在這種模式訓練下,每節課進行到這時,一般情況疑難點已所剩無幾。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有預見、有準備,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講解時一要趁熱打鐵、不失時機,二要言簡意賅、切中要害,三要就題論類,總結規律。做到“三講三不講”,即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不講學生能自學會的,不講學生講了也不會的,不講學生不講也會的。

六.當堂訓練

這是一節課的最后一步,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查找課堂學習中存在問題,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環節。要求教師在學案設計時,緊扣課標,突出重點、難點、易錯點,精心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習題。同時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出發點,總體難度不宜過大,不給學生設置過多障礙,適當考慮優等生與學困生,配置符合不同層次學生解答的習題,注意題型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為摸準學情,訓練習題分為A卷與B卷。

“三段六步”教學模式,是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精髓的具體化探索,其根本上服從和服務于提高教學質量,它必然會隨著教學實踐活動而不斷改革完善。因此,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可應用這一模式,但不拘泥于這一模式,從具體學情出發,聯系實際,豐富模式,發展模式,領會模式實質,最終實現從有型的模式操作升入無形的精髓化教學。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