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6 08:05:5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這個屬于安全領域。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家里來陌生人敲你們家門,千萬不要給他打開。給他們對暗號對上了,就讓他進來對不上就不要給他們開門這樣我們就保護了自己
您好,教案名稱:不要光腳到處跑
適用年齡:3-6歲
教學目標:
1.認識危險行為,學會避免危險。
2.學會正確的行動方式,保護自己的安全。
3.培養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內容:
1.認識危險行為
2.如何避免危險
3.正確的行動方式
4.培養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課件PPT
2.安全提示卡片
3.安全繪本
4.安全游戲道具
教學過程:
Step1:引入
教師拿出一雙光腳的腳模,問孩子們這是什么,孩子們回答是腳。教師再問孩子們在哪些地方可以光腳,孩子們回答在沙灘、草地等場所可以光腳。教師告訴孩子們,雖然在沙灘、草地等場所可以光腳,但在其他地方卻不可以,因為光腳容易受傷。
Step2:認識危險行為
教師出示幾張圖片,讓孩子們看一看,問孩子們這些人在做什么,孩子們會回答他們在玩耍、奔跑、爬山等。教師再問孩子們這些行為有哪些危險,孩子們會回答可能會摔倒受傷、滑倒等。教師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都是危險的行為,要注意避免。
Step3:如何避免危險
教師出示一些安全提示卡片,讓孩子們看一看,例如“不要隨便摸陌生人的東西”、“過馬路要看信號燈”等。教師告訴孩子們,這些都是我們遇到危險時要注意的事項,要時刻牢記。
Step4:正確的行動方式
教師出示一些安全繪本,讓孩子們看一看,例如《小熊過馬路》等。教師讓孩子們看一看這些故事中的小動物們是如何做的,告訴孩子們正確的行動方式,例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不能亂跑等。
Step5:培養安全意識
教師出示一些安全游戲道具,例如安全帽、護膝等。教師讓孩子們試戴一下這些道具,告訴孩子們這些道具可以保護我們的安全,讓孩子們培養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Step6:結束
教師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讓孩子們回答今天學到了什么,再強調一下不要光腳到處跑的危險性,讓孩子們時刻關注自己的安全。
教學評估:
教師觀察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和參與度,通過互動問答、繪本閱讀等方式檢測孩子們對于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課程,孩子們學會了避免危險的方法和正確的行動方式,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對于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孩子們年齡較小,需要通過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們也能夠關注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共同為孩子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活動目的:1、能安靜地聽別人說話2、能注意聽別人對自己說話并作出回應?;顒訙蕚洌何镔|準備:玩具若干。活動指導:1、點名。引導語:今天老師來點名,看看哪些小朋友來了。教師點名,故意說錯兩三個幼兒的姓名,看看幼兒的反應。提問:剛才我念錯了幾個小朋友的名字,是哪幾個小朋友?你是怎么發現的?2游戲"說說老師說的話"玩法:將幼兒排成幾個縱隊,教師輕聲對每組的第一個幼兒說一句簡短的話,要求第一個幼兒輕聲傳給第二個幼兒,一直傳到最后,由最后一個幼兒說出來??纯茨膫€隊說得最正確。2你說我聽。引導幼兒兩三個一起自由交談,注意提醒幼兒要安靜地傾聽別人說話,當別人說話時眼睛要注視著說話的人,不能隨便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話。3我說你做。教師布置一些任務給幼兒,如"把紅色玩具放到玩具筐里"、"把黃色玩具小狗拿給XX等",引導幼兒傾聽并完成任務。說說做做。幼兒自由組合,由一個幼兒提出任務,其他幼兒聽到后完成任務。
應該是屬于社會領域,因為幼兒的安全不只是在幼兒園里磕磕碰碰要注意的事,還要讓幼兒學會在家里和社會上要注意的安全問題,比如說要讓幼兒知道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對熱開水、電、煤氣及防火的安全教育,遠離河邊,水坑、水井等,再有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走,一個人在家時不要給陌生人開門,知道119、110、120這幾個求救電話的作用等等。
這都是幼兒在社會上所接觸到的安全問題,我覺得屬于社會領域。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于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保持身體清潔的重要性,知道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
2、培養幼兒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情景歌曲《找朋友》、《講衛生》,課件《小豬變干凈了》,人手一份洗手用具(水盆、香皂、毛巾)。
活動過程實錄
一、激趣導入
師:孩子們,聽!什么聲音?(播放錄音《找朋友》)是誰在找朋友呀?他找到朋友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評析:此環節有效利用“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并激發他們猜想的興趣,從而激起了幼兒的觀看愿望。)
二、看課件《小豬變干凈了》
1、師:小豬找到朋友了嗎?
幼兒:沒有。
2、師:為什么小兔子和小白鵝都不愿意跟小豬玩?
幼兒:因為小豬太臟了。
3、師:小豬該怎么辦呢?咱們來幫他想個辦法吧。
幼兒A:自己玩。
幼兒B:自己玩多沒意思。再找別人去。
幼兒C:別人也會嫌他臟,不跟他玩。小豬應該洗干凈。
??????
師:咱們來看看小豬是怎么做的。
繼續看課件后提問:
4、師:小豬是怎樣變干凈的?
幼兒:洗澡!
5、師:小豬變干凈后,小兔子和小白鵝愿意跟它玩了嗎?
幼兒:小兔子和小白鵝都愿意跟小豬玩了,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6、師:你喜歡跟什么樣的朋友玩?臟的,還是干凈的?
幼兒:我喜歡干凈的朋友。
小結:小兔子和小白鵝愿意跟干凈的小豬玩,我們喜歡跟干凈的朋友玩,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
(評析:在這一環節,我采用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動畫課件,通過視聽結合調動幼兒的感官參與,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思考,并利用幼兒樂于幫助別人的特點啟發他們幫小豬想辦法。在此過程中,孩子們能夠認真觀看,主動思考。)
三、洗澡
1、師: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小豬用洗澡的方法變干凈了,我們也來洗洗澡,做個干凈的孩子吧。從哪兒開始洗呢?
教育幼兒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學會如何正確對待陌生人的方式方法,懂得保護自己。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