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7 15:30:2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一、游戲名稱:小烏龜運球
適合班級:小班
游戲準備:海綿地墊、沙包
游戲玩法:
1.幼兒分為兩兩小組pk,每個小組6-7人。
2.每組依次進行運球,每次只允許一名幼兒運送一個沙包。
3.在規定時間內運送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可挑選一名幼兒當裁判清點每組運送沙包的數量。
4.如中途沙包掉落則運送失敗,由下一名幼兒繼續游戲。
二、游戲名稱:穿越火線
適合班級:中大班
游戲準備:跳皮筋、小椅子
游戲玩法:
1.教師將小椅子擺成兩列。
2.設定障礙將跳皮筋套在椅背上固定。
3.幼兒排成一列縱隊,幼兒邊自編動作邊跨過皮筋。
4.自編動作不可與上一名幼兒重復。
三、游戲名稱:套圈圈
適合班級:中班
游戲準備:沙包、瓶子等、2種顏色塑料圈若干個
游戲玩法:
1.幼兒分為兩組,每組分發1種顏色塑料圈各10個
2.幼兒分別站在起點線,依次進行套圈,每次幼兒均有依次套圈的機會。
3.挑選名幼兒當裁判,哪組套中的物品最多,哪組獲勝。
四、游戲名稱:碰碰樂
適合班級:小中大班(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投球距離可適當調整)
游戲準備:皮球、塑料瓶
游戲玩法:
1.老師在幼兒5米以外擺放10個塑料瓶呈倒三角形
2.幼兒拿皮球去擊瓶子,擊倒一個得一分。
3.也可以通過兩組或三組等分組比賽,看一看哪一組得分最多,即為獲勝。
集體互動游戲
五、游戲名稱:小馬過河
適合班級:小中班
游戲準備:4種顏色圖形卡片、律動音樂
游戲玩法:
1.教師事先將圖形卡片不規則粘貼在地板上。
2.幼兒隨音樂律動,音樂停時教師發出指令:正方形,幼兒則根據指令踩到正方形卡片上;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增加難度,發出口令:紅色正方形。
3.哪位幼兒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處即為獲勝。
六、游戲名稱:傳傳樂
適合班級:中大班
游戲準備:小皮球、若干把椅子
游戲玩法:
1.教師事先將椅子圍成一個圈,距離適中。
2.幼兒坐在椅
一、游戲名稱:小烏龜運球
適合班級:小班
游戲準備:海綿地墊、沙包
游戲玩法:
1.幼兒分為兩兩小組pk,每個小組6-7人。
2.每組依次進行運球,每次只允許一名幼兒運送一個沙包。
3.在規定時間內運送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可挑選一名幼兒當裁判清點每組運送沙包的數量。
4.如中途沙包掉落則運送失敗,由下一名幼兒繼續游戲。
二、游戲名稱:穿越火線
適合班級:中大班
游戲準備:跳皮筋、小椅子
游戲玩法:
1.教師將小椅子擺成兩列。
2.設定障礙將跳皮筋套在椅背上固定。
3.幼兒排成一列縱隊,幼兒邊自編動作邊跨過皮筋。
4.自編動作不可與上一名幼兒重復。
三、游戲名稱:套圈圈
適合班級:中班
游戲準備:沙包、瓶子等、2種顏色塑料圈若干個
游戲玩法:
1.幼兒分為兩組,每組分發1種顏色塑料圈各10個
2.幼兒分別站在起點線,依次進行套圈,每次幼兒均有依次套圈的機會。
3.挑選名幼兒當裁判,哪組套中的物品最多,哪組獲勝。
四、游戲名稱:碰碰樂
適合班級:小中大班(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投球距離可適當調整)
游戲準備:皮球、塑料瓶
游戲玩法:
1.老師在幼兒5米以外擺放10個塑料瓶呈倒三角形
2.幼兒拿皮球去擊瓶子,擊倒一個得一分。
3.也可以通過兩組或三組等分組比賽,看一看哪一組得分最多,即為獲勝。
集體互動游戲
五、游戲名稱:小馬過河
適合班級:小中班
游戲準備:4種顏色圖形卡片、律動音樂
游戲玩法:
1.教師事先將圖形卡片不規則粘貼在地板上。
2.幼兒隨音樂律動,音樂停時教師發出指令:正方形,幼兒則根據指令踩到正方形卡片上;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增加難度,發出口令:紅色正方形。
3.哪位幼兒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處即為獲勝。
六、游戲名稱:傳傳樂
適合班級:中大班
游戲準備:小皮球、若干把椅子
游戲玩法:
1.教師事先將椅子圍成一個圈,距離適中。
2.幼兒坐在椅子上用腳相互踢球傳接并從1開始依次順數。
3.傳球的過程中不能將球踢出圈內。
七、游戲名稱:老虎餓不餓
適合班級:托小班
游戲玩法:
1.教師扮演老虎,請小朋友在活動的地方,如果聽到老虎發出聲音就說明老虎餓,就要定一個造型,不能動。如果動了,老虎就假裝把他吃掉。
2.如果老虎沒有發出聲音,小朋友就可以隨意的蹦啊,跳啊。
合作作為一種教育的價值觀,它不僅是一種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教學的方法,它存在于幼兒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在引導幼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以能夠讓幼兒體驗到合作樂趣為切入點,多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教給幼兒合作的技能,這樣才能逐步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一、感受合作成果,體驗合作快樂大班幼兒合作動機的產生主要歸因于對合作結果的認知,即幼兒體驗過與同伴合作帶來的好處,懂得只有通過同伴間的合作,才能實現個人目標或群體目標。另外,幼兒在合作中愉快的情緒體驗也是合作學習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教師應在活動中強化幼兒對合作成果的感知,可以在活動評價的過程中對能夠體現合作成果的方面進行重點點評,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好處,激發幼兒在合作學習中快樂的情緒體驗。當幼兒看到了合作的成果,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自然會增強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從而為進一步提升合作能力打下基礎。比如,在大班建筑區,由于活動時間與活動材料的限制,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區域活動結束時,呈現出一個個“半成品”的建筑,看到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幼兒會有一定的挫敗感。而當教師引導幼兒合作,幼兒在有限的時間里共同搭建完成一個建筑,則可以在區域活動結束時呈現一個完整的建筑作品,讓幼兒看到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快樂,加強與同伴的交往與合作。二、投放適宜材料,創造合作條件要在活動中提升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合作的情境,并提供適宜的合作材料,可以通過材料投放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比如,以大班戶外體育活動“好玩的皮球”為例,在幼兒掌握球類基本玩法的基礎上,為了在活動中調動幼兒合作的積極性,教師通過投放適宜的材料和有效的指導語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活動開始,先練習兩人合作運球,提供的皮球數量是全體幼兒人數的一半,要求兩名幼兒想辦法用后背將皮球從起點運送到終點,在用后背夾球運送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其次,為了加深幼兒對合作的理解,教師減少了皮球的數量,并將幼兒分成人數均等的小組,開展小組之間的傳球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傳得最快,這樣,通過投放材料的改變,由兩人的合作發展為小組之間的合作,不僅提升了幼兒的合作能力,還加深了幼兒對合作的理解。三、開展分組合作,營造合作氛圍開展小組合作是合作的一種有效途徑,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不僅能加深幼兒對合作的理解,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以大班的教學活動“我們一起做圖書”為例,活動目標是幼兒能夠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本簡易的圖畫書。設計思路是這樣的:(1)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每組4~5人;(2)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制作圖書的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3)引導幼兒在小組內討論制作什么樣的圖書,并進行工作分工;(4)幼兒分組制作圖書,教師巡回指導;(5)幼兒作品展示。在幼兒分組制作圖書的過程中,有的小組還自發地選出了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大家共同商討制作主題,各自分工,有的繪制封面,有的設計內文,有的編寫文字,有的負責裝訂……除了加強小組內部的合作,教師也關注到了小組之間的合作。在提供材料時,有意讓每個小組都缺少一些材料,如有的小組缺少彩色筆,有的小組缺少繪畫紙,有的小組缺少剪刀,有的小組缺少訂書釘……因此,要想制作一本完整的圖書,每個小組都要與其他小組互通有無,進行交流合作。教師還可以引導先完成任務的小組幫助未完成任務的小組,這對于在班級內部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會產生巨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建立的良好的溝通氛圍是合作產生的基礎,良好的溝通氛圍既需要小組內部成員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這提示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既要尊重幼兒的意愿,也要對分組進行正確的引導與調整。尊重幼兒的意愿是指允許幼兒自由選擇小組,而不是代替幼兒進行分組或告訴幼兒哪幾個人是一組,哪幾個人在一起玩,要讓幼兒在自主的環境下,在自發的體驗中學會合作;正確的引導與調整是指教師要保證小組內的成員能夠取長補短,通過調整使每組幼兒的水平相當,保證小組間競爭的公平性。四、教會合作方法,注重鼓勵引導大班幼兒已具備合作意識,大部分幼兒愿意與同伴合作游戲,或在面對問題時與同伴合作解決,但他們的自我意識仍然比較明顯,只關注自己看到的或感興趣的事物,意識不到如果別人在做一件事時,自己還可以做哪些事。大班幼兒依舊欠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當合作遇到問題時不知怎樣解決。如何能夠讓幼兒的合作高質量、見成效?這就需要教師教會幼兒合作的方法,對幼兒的合作進行科學的引導。教師可以在幼兒中發起討論,在討論中教會幼兒合作的方法,加深幼兒對合作的理解。比如,圖書區有一本好看的圖書,兩個小朋友都想看,應該怎么辦?戶外體育游戲中,一個小朋友無法搬動體育器械,應該怎么辦?角色區有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兩個小朋友都想穿,應該怎么辦?教師還應對幼兒間的合作給予及時的關注,以提升幼兒合作的質量。比如,在區域活動的收拾整理環節,美工區的兩名小朋友合作清理桌面與地面的碎屑,兩人商量一人清理桌面,一人打掃地面,但兩名幼兒誰都想先收拾,誰也不愿讓步,合作無法進行下去。這時,教師的正確引導顯得尤為必要。教師說:“你們想一想,如果地面已經打掃干凈了,桌上掉下的紙屑又把地面弄臟了,怎么辦呢?”兩名幼兒思考片刻,掃地的孩子主動說:“那就應該先收拾桌子,再掃地?!庇谑?,一名幼兒先清理桌面,然后另一名幼兒再打掃地上的紙屑,兩名幼兒在合作中高效地完成了任務。教師一句簡單的提示,引導幼兒思考合作的方法,幫助幼兒理清了整理的步驟,使幼兒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另外,如果合作能夠得到教師的表揚或獎賞,幼兒間的合作會更容易出現。這提示教師要重視榜樣的示范作用,在群體中樹立幼兒合作的典范。比如,對于在活動中主動禮讓他人先玩玩具的幼兒提出口頭表揚,對于在小組合作中表現突出的幼兒獎勵小紅花等。合作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具備合作能力是個體融入社會的重要條件。研究表明,進入大班的幼兒語言更加豐富,動作更為嫻熟,交往能力逐漸提高,合作意識逐步增強,他們處于開展合作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因此,在這一時期開展合作學習,增強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提升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破冰游戲主題名稱,供您參考:
“名字接龍”:參與者依次說出自己的名字,下一個人需要說出上一個人名字的最后一個字作為自己名字的第一個字,依此類推。
“兩兩配對”:參與者每人手中拿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個詞語,他們需要找到另外一個詞語和自己的相配對。
“自我介紹”:參與者需要向大家自我介紹,并分享一些有趣的或特別的事情,例如自己的興趣愛好、最喜歡的音樂、最近的旅行等等。
“圍成一圈”:所有參與者手拉手圍成一個圈,然后一個人向旁邊的人說出一個詞語或短語,下一個人需要根據這個詞語或短語說出與之相關的內容。
“謊言與真相”:每個人依次說出三個陳述,其中兩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其他人需要猜測哪個是假的。
希望這些主題能夠幫助您組織有趣的破冰游戲!
種瓜接力規則:在玩之前,第一個小朋友要把球抱,開始玩的時候第一個小朋友把球放在第一個圓圈,然后回來擊掌,第二個人開始運球,把球運到第二個圓圈,后面依此類推到第三個,然后再到第二個…(1-2-3-2-1)
活動目標:增強幼兒身體協調能力及跳躍能力。加強幼兒團隊意識及團隊協作能力。?。材料準備:體能圈若干,籃球??兩個。
游戲玩法:把小朋友分成兩組,體能圈擺成兩排對應排頭的小朋友,兩個籃球分別分給兩組排頭的小朋友手里,第一個小朋友把籃球放在第一個體能圈里,然后跑回去第二個小朋友接力把球放到第二個體能圈里。,哪組先放完誰就獲勝。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