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9 14:19:1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體育活動:
障礙接力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的反應力和團結力;
2.讓幼兒養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呼啦圈,小籃子,椅子,帽子
活動規則:1.游戲時一定要有秩序,并且不能一次性把帽子都戴好,每次只能戴一頂。
2.在接力賽時,前面的隊員給后面的隊員背后貼一個星星后,才可繼續。
活動過程:1.組織好幼兒,站好隊形。
2.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3.游戲安排: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游戲,每組幼兒在終點手背貼星星等待信號,幼兒穿過椅子,穿過呼啦圈,從籃子里拿出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原路返回,下一個幼兒繼續。
體育活動:
背夾球
一、活動目標
1、
增強幼兒的團結合作水平。
2、
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靈活性
二、活動準備
皮球2個螃蟹頭飾
三、活動過程
1、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做一個關于小動物走路的游戲,請一位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
—師:看一看,我們是怎樣走路的?(橫著走)
那么哪一種小動物是橫著走路呢?(螃蟹)
2、
與球寶寶共同做游戲活動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出示皮球。讓我們和球寶寶共同做這個游戲好嗎?
師:在游戲之前,請兩個小朋友用背夾上球學一學螃蟹走路,試一試怎樣做球既不掉下又走得快(手拉手,同時用力夾著球,同時邁步,兩個夾球的小朋友不能一個高一個矮。)
3、
老師介紹游戲的玩法
—將幼兒分成兩隊,每兩人一個小組,站在同一條起點線上,以哨聲為準,到達終點后原路返回,交給下一組小朋友,依次進行,最先完成一輪的一隊獲勝,途中皮球掉下來,應放回身體原位繼續前進。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指導幼兒注意活動安全,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
4、游戲結束后,對配合默契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游戲應反復進行。在幼兒熟練游戲后,增加難度,放上障礙物蛇行穿過障礙物。
翻跟頭》是一次藝術活動,其目標:1.能大膽畫出正面人物四肢的簡單動作,感受人體倒立的繪畫過程。2.學習表現局部傾斜的畫面,感受不同作畫方法的樂趣。
實錄
活動第一環節,老師出示范例時問,天空、草地、和人的位置讓幼兒說說人在干什么?,幼1答:“在鍛煉”。幼2答:“在翻跟頭”。
師問:“翻跟頭除了這個姿勢還有哪些姿勢?”幼1答:“還可以是兩腳并攏的。”幼2答:還可以是半圓形的,我在學舞蹈時做過的“說完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一次。幼3答:“還可以是頭夾在腿中”。……
思考
幼兒理解翻跟頭的概念,而且,觀看過體操運動員做體操時身體倒立的情景,幼兒在生活中也有過倒立的體驗,對倒立的姿態有豐富的感性經驗,在他們的印象中,有無數種倒立的姿勢。
實錄
教師在與幼兒交流中,完成了示范畫,畫面與示例一目一樣。
在幼兒繪畫前的交流中,有的說:“我要畫翻跟頭時兩腳分開的”。有的說:“我要畫翻跟頭時兩腳并攏的”。也有的說:“我要畫頭腳都著地的”。……
在評價交流時發現:全班幼兒的作品除背景稍有不同之外,其動態基本一樣,都與示范作品一樣。
思考
1.幼兒對翻眼頭有在富的感性經驗雖然知道有許多翻跟頭的姿勢,但受繪畫技能的限制,有了豐富的想象,無法用繪畫的表式表現。
2.老師的示范與范例一模一樣,這范例上的動態,其實就是《運協身體》主題中做操人的動作。這樣的示范,不僅沒有起到引領、啟發的作用,而且,束縛了幼兒的想象。如果老師的示范與范例不一樣,而是根據幼兒的回答畫另動態的姿勢,則效果就水一樣了。因經,對于這種幼我對給畫內容有豐富經驗,而參相應的繪畫技能不足的情況下,示范一定了考慮周密,真正起到引領和啟發的作用。翻跟頭》是一次藝術活動,其目標:1.能大膽畫出正面人物四肢的簡單動作,感受人體倒立的繪畫過程。2.學習表現局部傾斜的畫面,感受不同作畫方法的樂趣。
實錄
活動第一環節,老師出示范例時問,天空、草地、和人的位置讓幼兒說說人在干什么?,幼1答:“在鍛煉”。幼2答:“在翻跟頭”。
師問:“翻跟頭除了這個姿勢還有哪些姿勢?”幼1答:“還可以是兩腳并攏的?!庇?答:還可以是半圓形的,我在學舞蹈時做過的“說完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一次。幼3答:“還可以是頭夾在腿中”?!?/p>
思考
幼兒理解翻跟頭的概念,而且,觀看過體操運動員做體操時身體倒立的情景,幼兒在生活中也有過倒立的體驗,對倒立的姿態有豐富的感性經驗,在他們的印象中,有無數種倒立的姿勢。
相互認識,從小培養幼兒對小朋友、家人、老師有禮貌的好習慣。
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名字,培養幼兒的自我識及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小熊布絨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奇妙的顏色
活動由來:
五彩繽紛的顏色能夠孩子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而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與顏色有最直接的聯系。我班孩子對顏色特別好奇、喜歡,幼兒在繪畫的時候常說:我見到的小草是綠色不是這種蠟筆的綠色,孩子的一席話是我們產生了思考,五彩繽紛的世界不僅僅存在這十二種顏色,那么更多的顏色它們從哪里來呢?為此我們設計了《奇妙的顏色》這一主題。
活動目標
問題板塊
主題壁報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家園合作
資源利用
1、通過實驗、觀察和探索等活動,引導幼兒除不感知我們的世界有多種顏色,顏色是有趣、奇妙、會變化的。
2、培養幼兒對顏色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索能力。
3、培養幼兒初步使用顏色的能力。利用本班的墻壁,在瓷磚墻上上貼上與顏色有關的相片。
引導幼兒利用水粉的繪畫工具,自己調制出的各種顏色。
公布《奇妙的顏色》的網絡圖。
為幼兒提供有關顏色小常識的圖片
科學區: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了解這是三原色,以便幼兒做實驗。
五大領域;科學,語言,藝術,社會,健康,我覺得最簡單的就是語言和藝術了,語言一般就是教會幼兒如何去聆聽他人講話,并理解話中意思,讓幼兒喜歡上聽故事,看圖書,老師呢用簡潔并且生動活潑的聲音去引導幼兒多說多做多聽,藝術主要就是將幼兒的情感豐富起來,讓他可以去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歡
活動目標: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培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小圈、沙包若干、平衡木四條、小椅子兩把、紙箱一個。
2.歡快的背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師幼共同做圈操。
師幼每人一個圈,引導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操,活動身體各關節。
2.指導幼兒玩圈。
(1)請幼兒自由玩圈。
請幼兒說一說師怎樣玩圈的?并演示玩法。
(2)鼓勵幼兒探索圈的多種玩法,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3)引導幼兒合作玩圈。
3.組織幼兒玩“運糧食”的游戲。
玩法:各組幼兒手拿沙包從起點出發,依次鉆過“山洞”,跳過“小土坑”,走過“小橋”,將手中的“糧食”(沙包)送到“糧倉”,然后跑回起點。(情景:用兩把小椅子輔助將圈立起來——山洞,兩個圈緊挨著依次擺好——小土坑,平衡木——小橋,紙箱——糧倉。)
4.提醒幼兒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圈的各種玩法。附玩圈法:
1.滾圈:將圈向前推出去再撿回來。
2.跳圈:將圈平放在地上,從圈里跳進跳出。
3.轉圈:幼兒用手轉圈,使其原地旋轉。
4.套圈:從頭套入腳下取出或從腳套入頭上取出。
意圖:
為幼兒提供有趣的生活活動情景及玩教具,讓幼兒在歡快的游戲中掌握基本的技能,是我們寓教于樂的基本原則。為此,我選擇了這一常見又好玩的圈圈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游戲,在玩中學會并鍛煉了基本的技能。
活動目標: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培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小圈、沙包若干、平衡木四條、小椅子兩把、紙箱一個。
2.歡快的背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師幼共同做圈操。
師幼每人一個圈,引導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操,活動身體各關節。
2.指導幼兒玩圈。
(1)請幼兒自由玩圈。
請幼兒說一說師怎樣玩圈的?并演示玩法。
(2)鼓勵幼兒探索圈的多種玩法,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3)引導幼兒合作玩圈。
五大領域包括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美術、音樂)。
面試過程中會抽取教案,所選教案一般是從當地公辦幼兒園所使用的教材中抽取,書本上關于五大領域的教案有很多,可以參考書本找一找需要的教案。
中班,大班,小班哪個教案最好寫?
這個問題我認為。中,大,小教案難度是一樣的。因為幼兒園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是很天真。很可愛。幼兒園是他們人生的啟蒙教育。所以不管班的教案。都要認真寫。使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輸送合格的小學生。
總之,大,中,小班的教案都不是太難寫,但要做好一切,需要老師付出比寫教案更多的勞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