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21 21:54:1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天空之城》--久石讓:
久石讓是我鐘愛的日本音樂大師之一,當初看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就對這個主題曲記憶猶新,后來聽過鋼琴版、小提琴版、吉它版……都很好聽。
2、《追夢人》--神秘園:
幽幽的略帶憂傷的音樂,好像在傾訴追夢旅人的故事,很好聽。神秘園是我最喜歡的樂隊之一,由挪威作曲家兼鍵盤手RolfLovland(羅爾夫。勞弗蘭)和愛爾蘭的女小提琴手FionnualaSherry(菲奧諾拉。雪莉)組成。
3、《海之女神》--S.E.N.S(神思者):
主旋律讓人感覺身處廣闊大海的星夜,而后面副曲的過渡,又給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按髿舛皇窦s,柔和而不失力度?!盨.E.N.S是由勝木由利加(女)和深浦昭彥(男)兩位音樂家組成的團體。在日本,S.E.N.S.被公認為“治愈系”音樂的創始人之一。
4、《森林中的一天》--班得瑞:
仿佛真的被音樂帶到了阿爾卑斯山脈的森林中,每一聲蟲聲、鳥鳴、花落流水裊裊入耳。據說這個瑞士的音樂人團體每當執行音樂制作時,從頭到尾,深居在阿爾卑斯山林中,堅持不摻雜一絲毫的人工混音,直到母帶完成!置身在歐洲山野中,讓班得瑞擁有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也找尋到自然脫俗的音質。
5、《kisstherain》--Yiruma(李閏岷):
鋼琴的每次敲擊似乎就象雨滴一樣落在心中,那樣的輕柔,卻又那么的清晰。每次的聆聽,真的仿佛在窗邊,感受下雨時那種惆悵。作曲者為韓國最擅長描會愛情的音樂家,Yiruma于1978年出生,好年輕吧?,在韓國出生英國長大。他的音樂作品,展現了兼融東方的抒情與西方的典雅細致的音樂風格。
6、《夜鶯》--Yanni雅尼
雅尼的音樂中最愛的一首,音樂中含有中國的元素,仿佛一只飛過紫禁城夜空的夜鶯的吟唱。關于《夜鶯》的創作,有這樣一段故事:雅尼很久以前在意大利海濱度假,每當傍晚時候都會有一只小鳥到他的窗前歌唱,雅尼被小鳥的歌聲迷住了,他覺得小鳥的鳴叫中充滿了旋律和節奏,就想為這只小鳥譜一支曲子,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樂器來模仿小鳥的叫聲。
后來,雅尼的一個朋友向他介紹了中國笛子,并為他示范演奏,雅尼立刻就想起了意大利的那只小鳥,他覺得中國笛子模仿小鳥的鳴叫再合適不過了,就很快譜出了這首中國味道十足的<夜鶯>.<夜鶯>是專門為東方人作的,符合東方人追求樂曲旋律和意境的審美特點。
7、《Tears》--TheDaydream:
選自《鋼琴--TheDaydream》,由旅韓華裔新生代鋼琴家TheDaydream演奏的鋼琴獨奏音樂。TheDaydream是一位處世風格神秘的音樂家。據說他從未在大眾面前曝光(難怪也沒有媒體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從5歲就開始學彈鋼琴至今,在大學主修現代藝術課程,而且在寫詩方面也相當活躍。深厚的藝術修養,使他的音樂有種特殊的美感。曲風緩慢恬靜,帶著絲絲淡淡的憂傷,曲子表達的憂傷可以直達您的心扉,讓你有點點傷感,有點點懷念,卻又是那么那么的美。
8、《森林狂想曲》--徐仁修(臺灣)。
荒野探險家徐仁修、自然錄音專家劉義驊、自然觀察家楊雅棠、留美制作人吳金黛、金曲獎制作人及演奏音樂獎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為臺灣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樂創作!制作過程耗時5年,深入全臺山林實地錄音,共收集臺灣鳥類、蛙類、蟬類、蟲類、山羌、獼猴、飛鼠、溪流…等近100種臺灣自然聲音;新穎并充滿創意的制作概念,使樂曲中的自然音源與音樂的節奏、調性相合無間。
9、《出埃及記》--馬克西姆:
我摯愛的一首音樂,氣勢恢弘悲壯,讓人聽了心靈仿佛遭受了洗禮。以前在公司里犯困,就放它,呵呵……音樂極音樂選自電影《出埃及記》,曾榮獲第33屆奧斯卡最佳劇情片配樂金像獎。電影改編自里昂尤里斯的暢銷名著?!冻霭<坝洝?-馬克西姆:
10、《CanoninD》--約翰·帕切貝爾:
在《我的野蠻女友》里首度聽到此曲后,一度作為我的手機鈴聲,后來聽過一個最感人的版本,是在泰國的潘婷廣告里,看過一次流淚一次。百度的知識:卡農,是復調音樂之一種,原意為“規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后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地模仿,紡織永無止境的理性之路,給人以寧靜、平和和鼓舞,被稱為“人類理性在音樂上的代表作”。約翰·帕切貝爾的這首D調卡農是卡農音樂的代表之作了。
音樂是情緒的表達,是生活的倒影,更是可以思考的哲學。
除了舒緩情緒、愉悅身心和解悶兒之外,其實好音樂還有著更深的意義和價值。
1滋養。音樂的滋養價值不可小視,既可以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也可以讓精神世界不再枯燥。最難得的是假如一個孩子從小體驗音樂之美,對身心發育也極有益。這也是為什么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音樂賞析了。
2共鳴。共鳴有兩類,一類是身體的,比如跟著節奏起舞、比如腦腔胸腔的舒爽感刺激感。另一類是思想層面的共鳴,這個更深,就像聽到一些歌曲時,你會被深深打動,會做決定,會篤定信念,會無視一切,會堅持熱愛等等,往往這類共鳴會催人淚下。眼淚為激動、興奮和自我而流。
3對接。藝術家往往都是前衛的,也是美感制造大師。在出色的作品里只要雙方對接上,你就能與之交談,他也會把心里話說給你,這相當于無形中,聽眾多了很多知己,而且是遠遠高出自己的知己。在對接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提升,可能是審美的提升,也可能是受對方影響熏染。
4思考。這是我個人認為的音樂的終極意義。每一首好作品都不是點,而是線,它會促發你沿著線條去展開想象和思考,比如作者的想法和創意,展示美感的方式和技巧,主題蘊含的思想和精神等等。甚至連作者的生活細節你都可以捕捉到。
你肯定想說,哎呀好復雜,聽就行了。聽和欣賞是兩重境界,一個在門外站著,一個在屋里徜徉。你會怎么選呢?
41
收藏分享轉發到頭條復制鏈接微信微信掃碼分享新浪微博QQ空間舉報楊肉串教你唱
2020年03月10日
關注你好??我理解的音樂是一種由不同聲音新色和節奏組成的能夠給人們帶來情緒波動的一種的藝術形式。
音樂方面的課題,是指音樂工作者日常工作或交流學習,或從專業發展政策中,發現的新問題,不僅值得研究,具有創新性,解決后,還有推廣價值。
音樂方面的課題,申報者,一是要關注有關課題申報通知文件,從課題指南中找到音樂方面的選題;二是關注音樂方面的立項課題,每一個立項的課題題目,都可用來參考,為自己拓展思路。
比如:
1、河洛大鼓進中小學音樂課堂的實踐研究
2、小學中年級段音樂課合唱教學實踐研究
3、中學生“帶動唱”教學方法研究
4、初中音樂欣賞課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研究
5、信息技術在中小學合唱教學中的實踐
6、農村小學學習傳承懷梆戲曲的研究
更多音樂方面課題申報上的問題,關注知實學術,為您指導。
音樂欣賞就是音樂鑒賞,本意為對音樂作品的鑒別和欣賞,或者是認真地欣賞與回味音樂作品。隨著近些年各類音樂的創新與突破,市場上的音樂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為人們的業余生活提供了豐盛的聽覺盛宴。
基本方式:
1、對音樂音響的辨別能力
這是指對音樂的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能力,如果欣賞者具備了對這些音樂要素的辨別力,也就具備了音響感知的基礎。
2、對音樂音響的感受能力
音樂音響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節奏感、多聲部的音樂感以及對樂曲結構的整體感知等幾個方面。
3、對音樂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的音響材料是在時間中展現并隨著時間的運動轉瞬即逝。
欣賞音樂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準確、深刻、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有了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結合對旋律、和聲、節奏、速度、力度、音色、曲式、體裁等音樂以及音樂以外的文字因素等表現手法的理解,可以正確理解音樂。
2、緊密結合欣賞者的生活體驗及情感欲求。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可以將欣賞者迅速帶入音樂意境之中,使欣賞者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欣賞音樂,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
流行音樂是相對于古風音樂而說的,它的外延很大,現從音樂的一個縱深側面“聲樂”來剖析,用以拋磚引玉以饗眾多音樂愛好者。
聲樂指樂音的律動,而流行的是指以時下生活素材而創作的詞曲,其優劣以能否引起共鳴,而達到啟發、教育人為準則;詞曲的演唱也屬聲樂,其藝術性大致從下列7個方面分上下:
1要想演唱好某一聲樂作品,必須先了解該作品的背景及所處地域和民族的風俗習貫與作者的意圖;熟習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其感情變化,演好戲中戲,否則就難以把作品成功演唱。
2音域是與生俱來的但通過艱苦磨練可使其優化些,它是指低頻音與高頻音之間的音頻差,該數值越大說明音域越寬廣音質、音色就越好,聲音好聽,反之就沒有好音色。
3流行唱法中的重點是音色一由基音和共鳴決定,基音是多種多樣的共鳴可以調節。
4樂感:就是所說的氣質,就是說演唱者是否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把當時角色的聲音形象和感情完全表現出來。
5再就是調性包括主調及離調轉調都要帖切的把感情形象地體現出來。
6節湊,演唱者要理解作品的性質節、奏型按作品要求演唱的恰到好處。
7最后是語言表達,要用腔體發聲演唱,聲母要求清楚準確韻母要敢了糢糊,要以情帶字字里含情,達到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才勘稱佳作。
鑒賞一幅書法作品,首先觀其謀章布局,整體氣勢,縱橫排列,氣息是否貫通?落款形式,是否諧調統一?是否文氣十足?是否古風盈然?其次,查其字畫筆力丶骨力丶功力是否老到?屬于何種字體?師法何人法帖?書寫是否規范?有否自己創意?有否展現自我精神?
書道之深,萬言難盡,了表一二,賢者指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