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大象教案,小班給大象涂色畫教案

admin時間:2024-02-23 13:35:2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大班語言:學謎語(謎底:大象,袋鼠)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十.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導入新課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二)講授新課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三)鞏固練習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四)歸納小結(五)作業安排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大象醫生)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打一動物)

幼兒教案小貓捉老鼠一只小老鼠瞪著小眼珠

貓捉老鼠(中班體育)目標:1、通過游戲,提高幼兒跑和鉆的能力。

2、培養幼兒協同一致的情感,發展靈活性。準備:貓頭飾每人一只,老鼠頭飾10--12只,錄音機和磁帶,設三處鼠洞。過程:1、部分幼兒戴上貓頭飾。聽《黑貓警長》的音樂從教室開“摩托車”到活動場地,四散站立。2、聽音樂做上肢運動(貓理胡子);手腕和腳腕活動(磨爪子);下蹲后跳起活動(捕鼠)。3、做兩個模仿動作:大象走和小兔跳。4、教師講解示范“貓捉老鼠”游戲的玩法:老鼠鉆在洞里,貓在洞外的家里。聽到游戲開始的信號后,老鼠要鉆出洞到外面偷東西,不能一直躲在鼠洞口。被捉到的老鼠立即站在邊上。5、部分幼兒(10人左右)戴上老鼠頭飾,然后游戲開始,同時播放《黑貓警長》音樂。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6、游戲一遍結束后,教師肯定成績,進行鼓勵,并請2--3名幼兒再次示范,提高跑和鉆的動作的質量。同時,指出游戲中應改進的事項。7、調換角色,由原扮貓的扮老鼠,進行第二遍游戲,教師巡回指導。8、游戲進行3--4遍。每次游戲結束,教師都進行簡單的小結,鼓勵姿勢正確、鉆得迅速、跑得靈活的幼兒。9、游戲結束,教師進行講評:小貓的本領練得真好,天快亮了,我們捉了一個晚上的老鼠,現在要回家休息了。讓我們把精神養得好好的,下次捉更多的老鼠。

小象散步故事教案

活動目的:

小朋友平時愛做動物模仿操,可是做來做去就幾個動作,很枯燥,為了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我讓幼兒通過模仿小象走路完成一定的游戲任務,

從而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性?;顒幽繕耍和ㄟ^模仿小象走路,發展動作協調性。

活動準備:

小象的頭飾,積木、香蕉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戴上小象的頭飾,教師以大象媽媽的角色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點頭問好(頭部);伸伸腰(上肢);踢球(下肢);吸水、噴水(腹背)。

2.跟著大象媽媽學習走路的動作:兩腿分開,上身前傾彎腰,雙手抓住小腿處,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3.小象搬木頭:幼兒從場地的一邊學小象走到另一邊,從地上拿起一塊積木后自然行走返回,把積木全部搬完。

4.小象吃香蕉:幼兒學小象走到場地的周圍,找到一串香蕉后走回教師的身邊,“象媽媽”和“小象”一起快樂地吃香蕉?;顒臃此?;幼兒對活動內容感興趣,有個別幼兒學小象走路有困難,教師可適當將動作改動一下,或請能力強的幼兒上來示范。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吃點心。

中班語言城里的大象教案

目標用自己的語言描寫城里的大象,要求孩子們掌握住描寫方式,并且自己能夠獨立完成講課,分析老師把成立的大象有關語言描寫方法以及語言組織的特征,特征特征的的特征特點如何描寫等等等一系列問題列在黑板上給孩子們一一講解清楚,讓孩子們熟悉整個描寫的流程,然后讓孩子們挑出自己比較喜歡的語言,完成描寫目標,講課反饋對描寫比較好的,孩子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以進行表揚

幼兒園音樂課大象走路教案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強弱、快慢的聲音變化;2、通過故事,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樂特質,了解角色與樂器演奏的匹配關系;3、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①打擊樂器:刮琴、小鼓、手鈴②背景音樂:舞曲鏈接——小白兔與大黑熊野蜂飛舞滑稽舞曲③靠墊一個幼兒人手一對手鈴活動過程一、幼兒隨音樂入場師:寶寶們,跟著我一起去玩吧!——師生聽音樂做動作愉快入場二、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聲音特點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位小客人,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樂器:刮琴、小鼓、手鈴,引導幼兒認識,通過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受其不同的音樂特質,并跟隨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鈴跳舞。

三、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人物與樂器的對應關系1、教師講述故事《大象與蚊子》,在講述過程中,通過小鼓輕聲敲擊表示大象在慢慢的走路,重聲敲擊表示大象生氣的跺腳;;手鈴的搖動輕重表示蚊子的越來越多;刮琴表示大象在不停的甩尾巴趕蚊子等等,展示刮琴、小鼓、手鈴在故事中所體現的系列人物匹配關系。

2、提問,進一步明確樂器所表現的聲音形象●師(輕聲敲小鼓)這是誰的聲音,大象在干什么?(走路)●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大象走路吧!——師生一起跟著鼓聲學大象慢慢的走路。

●師:(搖動手鈴)誰來了,(手鈴聲音由輕轉重)蚊子怎么了?(越來越多)——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搖動手腕學習蚊子飛●師:(刮動刮琴)大象在干嗎?(甩尾巴趕蚊子)來,我們跟著琴聲一起甩甩尾巴吧!——師生隨琴聲做動作●師:(重敲小鼓)你們聽,大象怎么了?(大象生氣了,在跺腳呢?。┐笙笠欢迥_,發生了什么?我們來做做看!——引導幼兒表現蚊子被震暈后倒下的樣子。

四、音樂游戲《大象與蚊子》

1、角色定位:師將靠墊綁在屁股上,變成大象,幼兒帶上手鈴做蚊子;2、師生一起隨背景音樂的不同變化(大象:小白兔和大黑熊,蚊子:野蜂飛舞、甩尾巴:滑稽舞曲),利用樂器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感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五、延伸活動1、師:今天,我們和三位好朋友做了游戲,他們是誰呢?——進一步鞏固對刮琴、小鼓及手鈴的認識;2、師:讓我們去和更多的樂器朋友一起游戲吧!

小班給大象涂色畫教案

游戲目標:

1.以合作拼貼的方式給大象穿花衣,感受色彩搭配之美。

2.愿意與同伴共同創作,感受玩色游戲的樂趣。游戲準備:1.大象艾瑪圖片、大小、形態各異的大象輪廓圖(數量至少能夠滿足幼兒兩兩合作)

2.形狀、大小、色彩各異的瓦楞紙、彩色紙片、固體膠游戲方法:1.欣賞繪本圖片中的大象艾瑪,請幼兒說說:艾瑪的衣服跟其他大象有什么不同?有些什么顏色?2.幼兒2~3人一組,自由選擇各種彩紙,用粘貼的方式裝扮大象,為大象穿上花衣服。

3.將幼兒裝扮好的大象展示在環境中,鼓勵幼兒集體欣賞,體驗創作成就感。教師小結:小班幼兒喜歡色彩鮮艷、明亮的畫面,而且好奇心強,樂于探索色彩的奧秘。大象艾瑪的繪本圖畫讓孩子一看就忍俊不禁,鮮亮的色彩、憨態可掬的形象,不僅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視覺感知環境,也輕而易舉地收獲了孩子的心。孩子在欣賞了繪本圖畫之后,對色彩自然產生了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欲望,他們在自己的創作中直觀感受到色彩的對比、調和以及平衡等變化,發現原來可以運用不同的搭配方式,裝扮出不一樣的大象,這種成功體驗不僅增強了自信,同時也為其日后感受美、創造美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