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3-05 15:44:3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2017年的夏天,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藝常駐暑期三下鄉實踐隊前往潮州市饒平縣汫洲鎮汫西學校進行支教和調研。
調研王爺公
行走在汫西,意外發現的王爺公,算是一筆意外的財富。
該廟有100多年歷史,在汫西的幾個小型寺廟中,王爺公歷史最為久遠。和大部分廣東地區一樣,初一十五,村民會來拜祭?!俺跻皇?,燒香拜神”。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感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情和淳樸。一位阿姨,看到我們在拍照,主動走過來,和我們講解這座廟的歷史。她的臉上布滿汗珠,隊員急忙遞上紙巾,卻被阿姨伸手拒絕,她跑回房間拿紙巾。那份單純為我們講解的心意,讓隊員久久不能忘懷。
獅子寺
建于南宋,毀于潮水。獅子寺的面貌發生巨變,僅存格局。名字由來,獅子是獅子寺守護神,也曾被叫做石獅寺。從一位虔誠的信徒口中了解到,寺廟每月都會有個叫做“佛誕生”,除了本村村民,還會有外市的人過來拜祭。寺廟有個高僧,閉關三年,歷經各種疾苦,也是獅子寺聲名遠外的原因之一。
當地的信徒每天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來寺廟義務打掃,準備拜祭事宜,簡單的事堅持做就不簡單!
潮州民居
民居樣式有“四點金”,“下山虎”等等,前廳——天井——后廳是四點金建筑構造方式。與北京四合院類似,都為四面閉合的四合院。
調研過程中,問及專業人士,最終了解到:“財氣從大門或從天上降臨集聚于天井后,在通過各房窗戶吸進屋里若對外開窗就是葫蘆漏氣,財氣外泄,所以一般不開外窗?!?/p>
開元寺
金漆木雕,擁有1000多年歷史,它的金碧輝煌,皇家風范,讓隊員一飽眼福。
天王殿的斗拱,像一朵朵盛開的蓮花,故又稱“蓮花托”。
嵌瓷,始于明代,這項工藝不斷傳承,一直沿用至今,讓潮州人一直引以為豪。
牌坊街
隊伍在牌坊街進行問卷調查。60%堅持進行基礎保護,40%覺得需要與時俱進,進行現代化修繕,在傳統建筑加入現代元素。
支教文藝匯演
畫畫,折紙,跳舞,唱歌,手語。文藝匯演的表演是另外一份寶貴的收獲!
2.安全教育知識課堂
在讀汫西學校的孩子,已經升初中的,得知藝常駐來了,特意過來探望隊員,大廳以前的師兄師姐的近況。隊員離開,孩子們的舍不得,感激都會是最美好的收獲。
另外
本次調研活動,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4份。
參加千校千項,鏡頭中的三下鄉
投稿有大學生網報,大學生聯盟,今日頭條,中國大學生在線,文章吧,大學生知識網,搜狐新聞網,湛江都市網,大學生活網,大學生校內網,愛開大學生網,中國煤礦安全網,金秋網,散文吧,九九文章網,共產黨員網,百姓觀察網,未來網等。
其實,幼兒園與小學、中學、高中都不一樣,作為學前教育階段,除了學習知識技能外,還有更多無形的東西,那今天我們就通過11家幼兒園實拍來看看幼兒園究竟教些什么。
學習適應集體生活
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孩子離開家庭第一次接觸集體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建立“個體”和“集體”的概念,體會到“自我”與“環境”的聯系。幼兒園老師會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幫助孩子適應集體生活。
陳伯吹實驗幼兒園的“唱故事”活動
學習生活自理
在家里,有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孩子們總會或多或少對他們有所依賴。而在幼兒園里,尤其是小班階段,老師們會盡量給孩子們創造自我鍛煉的機會,用兒歌和游戲促進孩子自己動手,學著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褲,自己整理物品……學會生活自理,是幼兒園里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
上海實驗幼兒園脫衣服與掛衣服的步驟圖
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
幼兒園里的活動一般分為:運動、游戲、學習、生活四大板塊,老師會用動靜交替的模式安排好孩子們在園里的作息時間,并根據夏令時間和冬令時間做出輕微的調整。所以,孩子們幼兒園的生活是相當有規律的,按時吃飯、按時午睡,這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益處。
江橋幼兒園的晨間活動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幼兒園里的“學習”不單單是學唱一支歌曲、一首兒歌,而是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專注把一件事做完;學會不斷嘗試、堅持不懈;學會對未知的事物勇于探索……這些品質能讓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用一生。
東余杭路幼兒園小朋友自己動手做木工
學習禮貌待人
在幼兒園里,禮貌教育并不是課堂上的形式主義,而是滲透在孩子們一日生活中的。不僅孩子們遇到老師和保育員都要主動問好,老師們也會互相打招呼,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禮貌環境。
常春藤幼兒園的禮儀主題墻
學習控制情緒
孩子雖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性格脾氣。老師會教孩子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也允許孩子有發脾氣的行為。老師還會利用教室的區角設置,或許是一面心情墻,或是一個教玩具,隨時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浦南幼兒園的“說說悄悄話”
學會樂于分享
愛分享的孩子會交到更多朋友。在家里,好吃的、好玩的大多都是孩子一個人的;而到了幼兒園,老師會讓孩子們了解到:玩具可以輪流玩,美食可以一起品嘗,分享是件快樂的事。
南門幼兒園孩子開的“果汁吧”
學習保護自己
生活中有很多不安全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老師會用各類教學手段讓孩子們尋找并了解周圍的危險物品,以及遇到危險時如何求助,讓孩子們積累一定的自我保護方法,例如:受傷了應該怎么辦、生病了要去看醫生、遇到陌生人的時候怎么應對……。
曹楊新村第六幼兒園的“健康娃娃”主題墻
學習與他人交往
除了教孩子一些常見社交禮儀外,幼兒園里每周都有固定的時間開展角色游戲,模擬成人社會里場景,如:娃娃家、小醫院、理發店、小超市等等,孩子們不僅可以在游戲中增長自己的生活經驗,還可以鍛煉自己的語言交往能力。
學習關愛身邊的人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從來都是大人為他們著想。進了幼兒園這個大集體,老師會引導孩子關心、幫助他人,比如:同伴摔跤了要及時扶起,在特定的節日給家人送上心意和祝福,讓孩子從生活的小事中體驗關愛他人的快樂。
學習樂觀向上
一個人如果能在成長初期就建立起樂觀向上的品質,那么,他一定有克服任何困難的力量。在幼兒園里的比賽里,老師都會告訴孩子:“輸贏并不重要,只要盡全力努力過,遇到困難沒放棄,你就是最棒的!”
奧林幼兒園的戶外活動
學前教育并不能像考試分數一樣具象化,它隱形地滲透在幼兒園生活的方方面面。進幼兒園的第一個月,或許家長們并不會發現孩子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經歷了1年,2年,3年……到畢業那一天,孩子們一定會有出人意料的成長,因為在這3年的每一天里,都有老師無微不至的悉心培育。
如果你身邊正巧有準備入園的寶寶,不妨分享給寶寶的家長們知道哦~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