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3-11 13:24:2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不會濕的紙教案適合小班教學。因為小班教學通常需要更多的互動和個性化教學,不會濕的紙教案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些需求。它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他們更加感興趣和投入到學習中。此外,不會濕的紙教案還可以有效地保護環境,減少浪費和資源的消耗。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小班教學不僅需要教案的支持,還需要具備相應的教學技能和經驗。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狀態,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差異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用教案本紙寫教案。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1.幼兒美術教育的組成部分,它能夠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激發和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幼兒園折紙教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選擇一張紙,進行角對角的折疊,能夠看到折痕即可。
2、將紙展開,紙張兩邊的角,折疊到中間位置,形成信封的兩邊,然后將下面的角,向上折疊。
3、下面的角向上折疊,讓信封的底部形成兩層,從而提高信封的質量,將角再向下折疊一下。
4、使用膠水涂抹信封下方,形成三面封閉的信封口袋,完成后,我們就可以看到,信封制作完畢。還可以用彩筆裝飾信封哦!
1很有趣2因為這個教案采用了手工制作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制作紙蓮花來學習花的結構和部件,同時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耐心3如果要進一步延伸,可以在制作紙蓮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植物的生長過程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美化環境的作用。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這篇教案,從科學彩色紙的特點全面地介紹了科學彩色紙的制作方法,特點,過程以及制作過程中出現的方方面面的問題。語言進行了組織,符合中班孩子們的心理活動特點,
老師進行了大量的示范活動,并將活動的方法方式科學彩色紙的制作步驟寫在了黑板上,讓孩子們才開始動手,任務完成的也比較好
關于這個問題,建構紙筒是一種有趣的玩具,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下是一份建構紙筒的教案,幫助教師或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使用。
主題:建構紙筒
年齡段:3-6歲
目標:
1.學習如何使用建構紙筒
2.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空間意識
材料:
1.空紙筒
2.剪刀
3.膠水或膠帶
4.一些裝飾品,如彩色紙、貼紙、羽毛、珠子等
步驟:
1.給孩子一些空的紙筒,讓他們自由發揮,把它們連起來,使它們成為一個大的建構物。
2.教孩子如何用剪刀在紙筒上切割,讓他們自己制作不同形狀的開口,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3.讓孩子使用裝飾品裝飾他們的建構物,如在紙筒上貼上彩色紙、貼紙、珠子、羽毛等。
4.鼓勵孩子使用紙筒制作不同的物品,如火車、房子、動物等。
5.讓孩子展示他們的作品,并鼓勵他們向其他孩子展示。
擴展活動:
1.讓孩子使用紙筒制作簡單的樂器,如鼓、喇叭等。
2.讓孩子使用紙筒制作簡單的游戲,如彈珠游戲等。
3.教孩子如何制作簡單的紙筒人偶。
4.讓孩子使用紙筒制作簡單的車輛,如汽車、飛機等。
總結:
建構紙筒是一項有趣的活動,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可以學習如何使用紙筒,并培養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空間意識。同時,這些活動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時感到自豪。
中班科學教案節約用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紙的來歷,萌發節約用紙的意識。
2、初步了解節約用紙的方法,做環保小衛士。
活動準備:
ppt課件、作畫用的紙和筆、幼兒每人一個自己平常用的本子、收集幼兒一天扔掉的廢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紙的來歷
師:這是什么地方?樹有什么作用呢?(引出造紙)
幼兒觀看“造紙”視頻短片。
小結:原來我們用的紙也是用樹造出來的。
設疑:這幾天,大樹爺爺傷心得直落淚,這是為什么呢?
二、了解浪費紙張的行為,萌發節約用紙的意識。
1、觀看“浪費紙”的視頻,提問:視頻中的這兩個人是怎么用紙的?看了他們的行為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2、談話:你還見過哪些浪費紙的行為呢?(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幼兒自我檢查:檢查一下自己平常用的本子,看看有沒有被浪費掉的地方。
(教師出示幼兒一天扔掉的廢紙)看來小朋友或多或少都有浪費紙的行為???,這是咱們班小朋友一天扔掉的紙,一天就扔這么多,那一年下來得扔多少??!這么多紙得砍多少大樹?。±速M紙就是在砍樹。
4、大樹爺爺就是因為看見有些人浪費紙,害得它身邊的親人白白付出
生命,所以傷心得哭起來。咱們想辦法幫幫大樹爺爺吧。
三、初步了解節約用紙的方法
1、分組討論,再選一個代表畫下來,教師展示、評價幼兒想到的辦法。
2、判斷對錯:哪些是節約用紙的做法。
四、總結,提出希望。
大樹爺爺終于笑了,它還有話對小朋友說呢:小朋友們,節約用紙就是在保護森林,希望你們說到做到,從節約用紙開始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吧!
篇二: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造紙》
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造紙》
一、活動名稱:造紙
二、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了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為祖國的燦爛文化感到驕傲。
(二)技能目標:1、通過造紙的制作過程,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發展創造力。
三、探索要點:引導幼兒了解造紙的過程
探索路徑:引導幼兒了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簡單了解造紙的原料,以及造紙術是誰發明的。
四、準備材料:
(一)教師材料:皺紋紙、電光紙、報紙
(二)幼兒材料:紙巾、透明杯、木棒、紗網、紗網架
五、本節難點:使用攪拌棒把餐巾紙攪拌成紙漿,要慢慢攪拌,餐巾紙攪拌的越碎越好。
六、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1、小朋友們好,有趣的萊博瑞實驗課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上課前,老師先讓大家看一件東西,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有什么作用呢?(紙張,可以用來寫字,印書)
2、教師提問:
(1)那么,在遙遠的古代,還沒有紙張的時候嗎,人們是怎樣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的呢?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一根繩子,上面打了很多繩結,用來記錄數量)
(2)你們認識這些是什么嗎?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了石頭和動物的骨骼上,稱為石文和甲骨文。
(3)但是把字刻在石頭和動物的骨骼上太費力氣了,于是人們又想出了更好的辦法,把字體刻在了竹簡和木簡上。注:竹簡和木簡就是把柱子或者木頭削成相等大小的條形,中間用線連接好。可是,竹簡和木簡太重了,每次搬運起來很費勁,于是,有一個又想出了更好的辦法。
(4)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原來啊,他的名字叫做蔡倫,生活在離我們很遙遠的東漢時期。蔡倫經過長期的實驗,發明出了一種更好地制造紙張的方法啊,看,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紙。造紙術、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被稱為我國歷史上的四大發明。
(5)看,這位老奶奶正在造紙呢,首先把竹子、稻草等物品剁成碎屑,然后浸泡在水中制成紙漿,再用紗網在含有紙漿的水中過濾,最后晾干,紙就制作好了。
(6)因為制作紙張的主要原料是樹木,一顆大約5-6歲的大樹,可以制作大概750張左右的紙,所以,大家要節約用紙,減少對樹木的砍伐。所以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愛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森林哦!
3、那么你們知道造紙術是由誰發明的嗎?(蔡倫)同時引導幼兒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請幼兒探索各種材料的名稱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形狀、材質等,并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見到)
(2)探索材料之間的關系和作用:紗網和紗網架之間有什么關系?紙巾在實驗中有什么作用?水杯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實驗中呢?木條的作用是什么?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制作造紙過程:將紗網套在紗網架上,把紙巾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浸濕,用小木棒將紙巾攪碎,使其變成紙漿,把攪好的紙漿倒入水盆內,水盆里裝少量的水,用做好的紗網架從盆壁慢慢下滑,把紙漿撈上來。放置在平整的地方曬干。
(三)互動課堂
1、彩頁上:下面的幾種材料哪些能造紙呢?(紙、木頭、大紙箱)
2、PPT上:下列物品哪個不是四大發明?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并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紙是由含有纖維素的原材料(如:木頭、稻草、亞麻、麻、棉花等)制成。纖維素是一種植物性碳水化合作,由大量互連接著的的分子構成。在生產紙張的過程中,人們行用像碎木塊這樣的.黏稠混合物煮成紙漿。然后把一層層薄紙漿鋪在濾網上,滴干,最后,將干雞東漿壓成一張張的紙。
2、提問:彩頁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1)誰發明的造紙術?(蔡倫)
(2)紙里面含有什么呢?(纖維)
(3)紙都有哪些種類呢?(打印紙、紙巾、包裝紙等)
3、作品展評:明天我們比一比誰制作的紙可以用?
(五)總結延伸:回家后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用哪些物品來造紙?試一試!
(六)成品裝進袋子帶回家。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