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3-11 16:00:4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中,了解各種肚臍眼的作用和特征。
2.能自由想象并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故事帶來的樂趣,愿意共同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1.皮球。
2.課件、《薰衣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采用提問的形式,引起幼兒觀看興趣。
(1)今天我帶來了一幅圖,看一看圖片上有什么?(字、洞洞)洞洞里面有什么呢?(幼兒猜猜)
(2)邊做動作邊翻書,并說"這是寶寶的肚臍眼啊。"
2.播放PPT,理解繪本內容。
(1)教師:原來這是寶寶的肚臍眼啊,你的肚臍眼在哪里?怎么會有肚臍眼的?
教師小結肚臍眼的由來。
(2)寶寶有肚臍眼,其他東西有肚臍眼嗎?走,跟著寶寶一起去找一找。
(3)找到了,"這是誰的肚臍眼?"(幼兒猜猜)追問孩子為什么。櫻桃的肚臍眼在哪里?
(4)依次出示ppt,解決蘋果、西瓜。
教師:櫻桃、蘋果、西瓜都有肚臍眼,他們的肚臍眼有什么用?(幼兒說說,再教師小結)
(5)播放ppt,理解好看的肚臍眼。
教師:"誰的肚臍眼這么好看?(幼兒猜猜)提問:花兒的肚臍眼在哪里?(在中間)花兒的肚臍眼是花的什么?(花心)誰會到花的肚臍眼里來?來干什么?師幼變成花,充分感受花的肚臍眼在中間。
教師小結:蜜蜂會來采蜜,蜂蜜釀好后我們就可以吃了。
(6)播放ppt,理解奇怪的肚臍眼。
教師:"這個肚臍眼可真奇怪!"(幼兒猜猜)"原來是大門的'肚臍眼'?。?提問:大門的"肚臍眼"在哪里?有什么用?
(7)播放ppt,理解白白的、香香的肚臍眼。
教師:"開開門,看一看。這個白白的、香香的肚臍眼是誰的呢?你猜一猜。"追問為什么。"猜對啦,是菜包子的'肚臍眼'??!"提問:你吃過什么餡的包子?
(8)播放ppt,理解最后一頁。
教師:"每個包子的'肚臍眼'都不一樣,你看出來嗎?"提問:哪里不一樣?
3.拓展經驗。
教師:生活中很多東西有肚臍眼,那皮球的身上有肚臍眼嗎?在哪里?它的肚臍眼有什么用?
教師:哪里還有肚臍眼呢,我們一起去找找。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健康日,知道愛牙日、愛眼日、愛耳日都是和健康有關的宣傳日。
2、閱讀圖文標記,知道健康日的具體日期,協商分配工作,嘗試和大家一起制作健康日的宣傳欄。
愿意向大家宣傳健康知識,嘗試設計健康日的宣傳用語。
活動準備:
1、準備制作宣傳專欄的材料,筆、紙、圖片、照片等材料。
2、師生與健康日有關的一些資料。
活動過程:
一、念謎語,猜測五官,記錄五官的形象,
1、教師念謎語,幼兒猜測,
2、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五官的形象。
二、討論五官的重要,引出健康日。
1、教師:眼睛、耳朵、牙齒這些器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教師:五官太重要了,沒有眼睛我們就看不見周圍的一切,成了瞎子;沒有耳朵我們就聽不見周圍的一切,成了聾子;沒有牙齒我們吃東西就咬不動,就沒有辦法吃東西。怎樣讓大家都來關注我們的眼睛、耳朵和牙齒呢?
三、閱讀圖文,了解健康日的由來。
1、教師在眼睛、耳朵和牙齒圖片的上方寫上具體的日期,并鼓勵幼兒閱讀,告訴幼兒這是健康日,啟發幼兒想一想:寫在眼睛上方的日期表示選床什么日子呢?鼓勵幼兒講述愛眼日、愛耳日、愛牙日。
2、教師小結。
3、帶領幼兒完整講述,如:6月6日是愛眼日,3月3日是愛耳日,9月20日是愛牙日。
四、帶領幼兒觀察健康日教育方面的圖片或影像資料,加深對健康日的認識。
五、組織幼兒討論,加深認識。
啟發幼兒設計健康日宣傳欄。
活動反思:
在課前,我準備了形象的五官圖片,以及人們在健康日所開展的各項活動圖片,讓幼兒對五官以及健康日有更全面的了解。以猜謎的方式引發幼兒的學習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為了加深幼兒對健康日的認識,我組織了幼兒進行討論,但沒有完全激發他們討論的積極性,以至于討論時間很短,討論得不夠深刻。
最后,組織幼兒每組設計一幅健康日宣傳畫,使幼兒在向大家宣傳健康日的同時,學會分工合作,從中得到愉快的體驗。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應提供給幼兒更多發言的機會,擴大幼兒的思維空間,讓幼兒回答問題能夠更全面。
中班閱讀區是幼兒園中班的重要教學環節,其目標是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發展。以下是中班閱讀區的目標及指導要點:
目標:
1.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通過精心設計的閱讀活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
2.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區的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如閱讀速度、理解能力、語音語調等。
3.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閱讀區的互動環節,鼓勵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和社交技能。
指導要點:
1.選擇適合幼兒的閱讀材料:閱讀材料應該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如圖畫書、故事書、兒童詩歌等,內容簡單、生動有趣,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
2.注重閱讀互動環節:閱讀區的互動環節應該豐富多彩,如提問、討論、角色扮演等,讓幼兒參與其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關注幼兒的閱讀體驗:閱讀區的活動應該注重幼兒的閱讀體驗,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和美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欲望。
4.倡導家長參與:閱讀區的活動應該倡導家長的參與,讓家長了解幼兒的閱讀情況,與幼兒共同分享閱讀的快樂,促進家庭閱讀的發展。
中班閱讀區是幼兒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精心設計和實施,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的閱讀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1.特征
①以教為中心
在教學過程中以教的內容、教的活動和教師為設計工作的中心問題。
②教學目標容易實現
以教為中心有利于教師控制教學進程,可以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
③教學策略制定比較困難
④教學內容系統性強,但開放性較差。
⑤教學效率高
2.要素分析
①學習需要分析
找到學習者學習方面目前的狀況與所期望達到的狀況之間的差距。根據參照系的不同,學習需要分析的方法一般包括內部參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參照需要分析法。
②教學內容分析
以教學目標為依據,規定學習內容的范圍、深度和揭示學習內容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教學內容分析的方法有歸類分析法、圖解分析法、層級分析法和信息加工分析法。
③學習者分析
主要對學習者的一般特征、個性差異和初始能力進行分析。
④教學目標的闡述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部分生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片5張小卡片4塊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猜謎語
(1)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處,響時先冒火,聲音震山谷。(雷)
剛才,小朋友們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現象,老師再出一個有關自然現象的謎語給你們猜:
(3)閃亮透明小圓球,不大不小像豆豆?;ú荨淙~作搖籃,搖來搖去真自在。太陽出來去無蹤,那是自然一奇觀。(小露珠)
二、導入新課
1、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為我們小朋友寫的故事。揭示課題。
2、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板:?)你們的這些問題,徐老師都知道,你們想不想徐老師告訴你們?
請小朋友輕輕地打開課本。
三、自由讀課文
1、其實,徐老師并不擔心你們能不能回答這幾個問題,擔心的是你們能不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你們知道讀書時,應注意什么?
3、你們真會讀書,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讀時注意三點。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生字詞。
(2)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
(3)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指第二點,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任務就是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4、剛才,徐老師看了一圈,發現有幾位小朋友很會學習,邊讀邊畫,很認真,這就是讀書的好習慣。
四、檢查初讀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讀。
2.出示小卡片,指名當小老師檢查同學們讀詞語。
講課目標聲朗朗啟智閱讀旗幟閱讀要求孩子們掌握這種閱讀的方法方式,并且自己能夠完成任務講課分析可以把這種閱讀方式的方法,原則,步驟以及相關資料發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熟悉這些程序,然后再開始進行閱讀訓練,最后達到教學教科目的,對于做的比較好的孩子,老師,可以讓他站起來給大家展示,讓大家進行鼓勵
活動目標:
1、懂得要愛護圖書。
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懂得要愛護圖書。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難點形成原因:
手部小肌肉動作發展能力較弱。
難點解決策略:
層次遞進地進行熟練練習。
設計依據:
活動導入部分請幼兒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梳理幼兒原有認知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現場補書,幼兒發現補書的不容易,以鞏固他們對愛護圖書重要性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討論圖書破的原因
二、觀察教師修補圖書
1、請幼兒說一說有什么好方法能幫助破圖書
2、教師根據幼兒說的修補圖書
三、討論怎樣避免弄破圖書(結合幼兒實例進行討論)
圖書應該怎樣拿,怎樣放?(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自己看書時應該注意什么?打擊一起看書時應注意什么?
四、欣賞兒歌《小圖書》
五、幼兒看圖書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正確的翻書動作。
活動反思:
《愛護圖書》是小班年齡段的社會活動。我本來想達到的目標是1.懂得要愛護圖書。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水平和《綱要》中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中指出“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眮碓O計本教學活動。
這是一個社會活動,“愛護小圖書”是一個非??斩吹?,但又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的一個問題,在每次的圖書閱讀中似乎都會涉及到一些這方面的注意點,如何通過形象、具體、生動的手段讓小班的孩子情感產生共鳴,這是我對這個活動首先考慮的問題,但在當我走進教室,進行活動時發現,孩子們情感不投入,有些孩子看見老師扮演書寶寶還在那邊笑,所以我們調整了策略,通過播放錄音、觀察圖書寶寶封面來了解書寶寶傷心的原因,進而導入課題,同時也提高孩子觀察能力。
我覺得我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進行這樣的調整:1.在最后可加入修補圖書的環節。2.在討論的時候可引導幼兒多說說如何正確翻閱圖書的方法。3.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在圖書架及每本圖書上都做了相對應的顏色標志,讓幼兒根據圖書的顏色將放到相對應的位置?;顒咏Y束后,我們班的孩子對圖書寶寶都愛護有加,輕輕地,一頁頁的翻書。這個習慣還需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進行。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