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亂扔垃圾教案(中班我能做什么教案)

admin時間:2024-03-14 17:31: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關于常洗小手身體棒的幼兒園教案

小朋友要清洗手清小朋友要勤洗手請更換更換衣裳要講究衛生,不要亂抹東西,要講衛生,講文明親,痛風多見見太陽,曬太陽是補鈣的,打開窗戶,通風亂吃東西,垃圾食品一定不要吃,不能喝氣體東西,多喝白開水,對身體有好處多保護自己

幼兒園內的設施要小心教案

一、教育活動目標1.認識常見的公共設施,知道公共設施能給大家帶來方便。]2.懂得公共設施的重要性,不損壞公共設施。

二、活動準備1、各種公共設施圖片(候車椅、電話亭、路邊垃圾桶、路燈、汽車站牌等)。三、指導要點1.活動重點:認識常見的公共設施,知道公共設施能給大家帶來方便。2.活動難點:懂得公共設施的重要性,不損壞公共設施。3.指導要點:通過認識了解公共設施,討論公共設施的重要性,從而引導幼兒要愛護公共設施。四、活動過程1.出示各種公共設施圖片,引出課題。師:寶貝們,你們看上面的圖片認識這些東西嗎?師:你們在哪里見過這些東西呢?它們是做什么用的?(引導幼兒逐一根據圖片發表自己的見解。)師:這些東西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公共設施。1.認識公共設施,了解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公共設施?(師告訴幼兒公共設施是方便大家的,可以共同使用的。)師:除了這些,還有哪些也是公共設施。(結合生活經驗,啟發幼兒回憶。)師:如果沒有這些公共設施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方便之處呢?(假設具體事例,引導幼兒討論。)小結:公共設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了垃圾桶,滿大街將都是垃圾,又臟又臭;如果沒有路燈,晚上走路就會摔跤;如果沒有了路牌,當我們回家的時候就會迷路。1.引導幼兒懂得不要損壞公共設施師:在生活中既然公共設施對我們這么重要,那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呢?(鼓勵幼兒自由討論)。4、小結師:公共設施默默地為人們的生活作貢獻,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們,我們回家也把這件事情告訴身邊的好朋友一起共同愛護它們吧!

中班我能做什么教案

活動目的:

1.在說說、畫畫中了解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2.在自己制定計劃中體驗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小紅做事)2.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區的四列小火車樣板。3.幼兒操作的紙和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軍軍請客》2.幼兒討論:軍軍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觀看ppt(小紅做事)1.我們看看小紅會做些什么事?

a.自己穿衣服b.在家里掃地c.幫助班級整理圖書。d.在小區中撿垃圾

三、幼兒制定計劃

想一想:你為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什么事?2.幼兒制定計劃用簡單的繪畫表現為自己、家里、班級、小區做的事。

四、計劃歸類

1.我們一起把你們做的事來分一分,帖一貼(幼兒將自己計劃書,按自己、家里、班級、小區進行歸類。)2.教師總結歸類。

五、拓展

“我會做……”引導幼兒嘗試做更多的事。

垃圾分類手工教案

一、活動目標:1.認識垃圾分類的標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類.2.懂得垃圾可以利用,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二、活動準備:1.垃圾桶(分別貼上標志)、生活垃圾若干2.有關錄像3.手套、小猴木偶三、活動過程:(一)感受垃圾的污染播放錄像,引導幼兒比較邋遢市和清潔市.提問:1.你喜歡住在哪座城市?為什么?2.如果你在邋遢市感覺怎樣?3.怎樣使邋遢市變成清潔市呢?(二)認識垃圾分類標志,進行分類小猴在邋遢市開了垃圾回收站.1.猜猜垃圾桶上標志是什么意思?(幼兒討論)2.嘗試第一次分類.3.講解標志意思,嘗試第二次分類.(三)了解垃圾回收利用1.這些回收的垃圾為什么要把它們分開來?還能有什么用呢?(幼兒討論)2.播放錄像,邊講故事《聰明的小猴》,觀看垃圾的回收利用.簡單小結

幼兒園好玩的空氣教案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樂、袋子、氣球

推薦課件:大班科學《好玩的空氣》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細了!

2、教師: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還是濕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樣的毛巾???是塊干毛巾。

3、教師:這是什么呀?(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們猜一猜毛巾會不會濕?(請你說一說)

4、教師:那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濕了沒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濕了沒呀?(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卻沒有濕,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氣原理。

1、教師:老師再來變一個魔術,這是什么?(毛巾)這是什么?(杯子)我們也要把毛巾放進杯子里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里,小朋友仔細觀察哦??匆豢磿l生什么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沒有濕呢?(請你說說看)

2、教師:到底毛巾濕了沒有?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濕了沒有?(濕了)為什么會濕了呢?

3、教師: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說一說什么跑進去了?(水)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濕了。而第一次沒有濕,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剛才老師給小朋友變了兩個關于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

(三)身邊捕捉空氣,初步感知空氣。

1、教師:那么空氣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用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氣,你們說一說我是從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師:老師捉了一袋子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好了一個袋子,都有了嗎?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后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空氣又多又快?(表揚幼兒)

3、教師:現在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你能看得見里面的空氣嗎?(看不見)對,空氣是看不見的。那么袋子里的空氣有顏色嗎?(空氣是沒有顏色的)

4、教師:(用同樣的方法來捕捉)袋口張開,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空氣是有沒有味道的呢?(對,空氣是沒有氣味的)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里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氣嗎?(空氣是摸不到的)

(四)周圍捕捉空氣,加強對空氣的認知。

1、教師: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捉空氣好不好?試試能不能捉到空氣?(帶領幼兒到各個地方捉空氣,播放背景音樂)

2、教師:好,請小朋友把袋子收回來,我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你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你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在哪里捉到空氣的,自由發言)

3、教師:好了,你們剛才是不是在各個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氣???那么你們說空氣能看得見嗎?有顏色嗎?有味道嗎?摸得著嗎?

教師總結:原來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的東西,實際上空氣是的確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么感覺?說明空氣是存在的,流動的。

(五)與空氣寶寶做游戲。

1、教師:小朋友們玩過氣球嗎?(玩過)今天老師也請你們來玩氣球,高興嗎?不過,你們先想一想,怎樣讓氣球變大呢?

2、教師:如果氣球小說明我們吹進去的空氣是多還是少呢?老師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個氣球。(幼兒操作,個別指導)吹好了以后捏緊你的氣球。

3、教師: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氣球最大,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多。誰的氣球最小,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少。好了,氣球寶寶累了,我們讓它在邊上休息一下。

(六)保護空氣,爭做環保小衛士。

1、教師: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來做一個實驗,把你的嘴巴閉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來,我請小朋友來說說是什么感覺?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覺呢?為什么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教師小結:因為我們把嘴巴閉上,把鼻子捂起來,空氣就不能進入我們的嘴巴和鼻子里,我們就不能進行呼吸了。所以我們就會感覺喘不過氣來,非常難受,你們說我們人需不需要空氣呀?

2、教師:我們人需要空氣,動物呢?花草樹木呢?它們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會怎么樣呢?會無法生存。

3、教師:我們雖然離不開空氣,我們需要怎樣的空氣呢?是干凈的空氣還是受到污染的空氣呢?如果我們吸進了不干凈被污染的空氣就會生病,對我們的身體就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空氣,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垃圾能不能亂扔,能不能隨地吐痰,爸爸抽煙了,我們應該怎么對他說?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我們來看一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說說他們在做什么?(幼兒說一說)他們在做環保小衛士,來保護我們的環境,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干凈,我們吸入干凈的空氣,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身體才會健康。

什么是干垃圾教案

廚余垃圾(濕垃圾)包括:居民家庭生產的剩飯剩菜、菜皮果皮、茶葉渣、過期食品等。

其他垃圾(干垃圾)包括:盛放廚余果皮的垃圾袋、廢棄餐巾紙、尿不濕、清潔灰土、污染較嚴重的紙、塑料袋等。

不摳鼻子安全教育教案小班

教學主題:不摳鼻子,培養衛生習慣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到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2.能夠了解摳鼻子的危害;

3.能夠掌握正確的鼻部衛生方法;

4.能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步驟:

一、導入(5分鐘)

1.教師向學生介紹今天的主題“不摳鼻子,培養衛生習慣”。

2.顯示一張圖片,圖片上有一個孩子正在摳鼻子,詢問學生:“你們知道為什么不能摳鼻子嗎?”引導學生討論并回答。

二、講解(10分鐘)

1.通過圖片或實物向學生介紹鼻部的構造和功能,讓學生了解鼻子的作用。

2.通過圖片或實物向學生展示摳鼻子的危害,例如:容易感染細菌,引起炎癥,影響身體健康等。

3.介紹正確的鼻部衛生方法,建議學生用紙巾或手帕擦鼻子,不要用手指揉搓或摳鼻子,用后的紙巾或手帕要及時丟進垃圾桶。

三、討論(10分鐘)

1.讓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存在摳鼻子的習慣,讓學生自由討論。

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克服摳鼻子的習慣,提出建議。

四、游戲(10分鐘)

1.教師為學生準備一個游戲,例如:“扔垃圾”,讓學生將紙團扔進垃圾桶中,以培養學生垃圾分類和垃圾清理的意識。

2.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學生的衛生知識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五、總結(5分鐘)

1.讓學生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強調正確的鼻部衛生方法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2.詢問學生今后會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注意衛生,保持健康的體魄。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內容簡明易懂,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水平,通過講解和游戲等形式,達到了培養學生衛生習慣的目的。但是,在教學中需要更多地引導學生自我反思,通過自我認識和自我約束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