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圖形教案(幼兒園簡單圖形翻轉教案)

admin時間:2024-03-18 13:42:2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淺談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課堂練習設計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課型,采用不同的練習設計方法。

1、新授課的練習設計。

新授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為內容的課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而又最復雜的一種課型。

一般的說,在新授課之前要安排一些“鋪墊性”的練習,“鋪墊題”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完全由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組成的題目,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復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促成新知識的遷移作好準備;另一類是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分層出現,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好思維上的準備。

講解新知識之后要安排鞏固練習,即通過提問、板演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

練習設計的藝術是教師緊緊圍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其常見的形式是: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變式題(比例題稍有變化)——綜合題(新舊知識的適當結合)——思考題(僅供學有余力的同學練習)。

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

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教師要針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不同的知識點,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練習。

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嫻熟的技能技巧。

應在練習的形式、層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

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練習、變式練習和綜合練習。

(1)鞏固練習。

這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目的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鞏固和加強新知。

(2)變式練習,即變換概念、圖形、應用題等非本質特征,突出其本質特征的一種練習。

在練習課上經常應用這種練習,對學生概念的正確形成、圖形特征的認識、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法的掌握,有著顯著的效果。

(3)綜合練習,就是注意把新舊知識放在一起或把相關的不同的知識放在一起而進行的練習。

一般有五種形式:①統一計算法則的綜合練習;②進行知識間比較區別和聯系的綜合練習;③進行知識歸類的綜合練習;④單一知識練習到復合知識的綜合練習。

例如教了歸一應用題后,可進行與一般應用題進行復合應用的綜合練習;⑤以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綜合練習等。

3、復習課的練習設計。

復習課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并使知識系統化,以便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與技巧。

復習課并不是把所講述的內容簡單地重復、再現,它不同于新授課和練習課,因而在練習設計上,要服從復習課的“查漏(缺漏知識)、系統、加深、提高”的特點。

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練習、歸納練習、引伸練習、發散練習等。

(1)鞏固練習。

復習課的鞏固練習要抓住重點知識、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內容或學生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目的是讓學生排除錯誤,加深、提高。

(2)歸納練習。

主要是學生學完某章、某節或某一單元之后,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條理化的整理而設計的練習。

它一般采用歸納要點、列表總結、列表對比等形式來進行。

(3)引伸練習。

即在復習課上以某一類知識為起點,把與其有聯系的相關知識也容納進來而設計的目的明確、層次清楚、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系統練習。

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某一類知識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進學生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高解題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4)發散練習。

即在復習課上引導學生從某一類知識出發,緊緊圍繞這一類知識內容而進行的多種形式的練習,其目的是把封閉性習題變為開放性習題,以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理解問題的實質,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維能力。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平行四邊形教案

活動目標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進一步體驗圖形間的組合替換關系。

2、能運用平移、旋轉、翻轉等方法拼出平行四邊形,并記錄自己的拼法。

3、理解操作步驟,樂意探索多種品圖形的方法。

活動重點通過與梯形的對比,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多種拼法并進行記錄,發展幼兒的空間運動能力和表征能力。

活動難點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對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基本圖形有初步的認識

幼兒園小班科學排一排教案劉東梅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3、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及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ppt、圖形寶寶、三角形和圓形貼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導入ppt,激發幼兒興趣。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1、火車已經開到我們班里啦,圖形寶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出來跟我們班的小朋友認識了,我們一起睜大眼睛看一看。

2哪個圖形寶寶來啦?出示圓形圖形.來了幾個.(1個)

3、教師邊放圓形邊說:圓形寶寶請你排在小花后面,圓形寶寶后面跟著誰?同時出示三角形圖片。三角形寶寶請你排在紅線上,三角形寶寶后面跟著…….出示圓形

4、圓形寶寶請你跟緊三角形后面,圓形后面會跟著誰呢?你們猜會是誰?(三角形)

5、圓形和三角形寶寶怎么排排隊的呀?(一個跟著一個)

6、一個跟著一個,誰跟著誰呀,三角形跟著誰呀,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嗎?(伸出小手說)

7、誰排在最前面呀,圓形后面跟著誰呀,教師指幼兒念完,教師繼續念空位的圖形,哎呀,糟了,還有兩個寶寶掉隊了,我得趕緊把它找回來。

8、手拿圓形和三角形,這兩個調皮的寶寶,一起跑出來了,誰能幫助它們呀,像前面的圓形寶寶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的排。

9、請幼兒來操作,并集體檢查。

三、.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1、記住它們怎么排排隊的嗎?小眼睛遮住,不許偷看哦,師將圓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藏起來了?

2、集體檢查,跟著幼兒找一找,邊指邊念。我們一起把它喊回來好嗎?圓形寶寶快回來?

3、小眼睛閉起來,請一幼兒將圖形寶寶藏好,哎呀,這次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不見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把它喊回來,集體檢查。

四、開火車游戲

五、結束活動

師:圖形寶寶今天跟我們小朋友玩的可開心了,你們開心嗎?它們要回家休息了,我們跟圖形寶寶們揮揮手說再見吧!

中班數學數字圖片對對碰教案

回答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數字1-10的數值和數量。

2.能夠正確配對數字與相應的數量圖片。

3.培養孩子觀察能力和記憶力。

教學準備:

數字圖片卡片,數量圖片卡片,對對碰游戲板。

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

教師出示數字圖片卡片,讓孩子們數出對應數字的個數,然后將卡片放到對對碰游戲板上。

2.數數游戲

教師將數量圖片卡片洗勻后鋪在桌子上,讓孩子們輪流翻開兩張卡片,如果數字和數量匹配,則可以將卡片放到對對碰游戲板上。

3.鞏固練習

教師可以增加游戲難度,比如增加數字和數量的組合,讓孩子們更好地記憶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關系。

4.游戲結束

當所有卡片都匹配完成后,游戲結束,教師可以讓孩子們一起清理游戲道具。

教學反思:

數字和數量是幼兒數學學習的基礎,通過對對碰游戲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數字和數量的概念,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記憶力,同時也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簡單圖形翻轉教案

1、圖形的旋轉的關鍵是旋轉中心,旋轉方向和旋轉的角度2、畫圖時將圖形上的所有點與旋轉中心連接,3、以旋轉中心為圓心,連線段長為半徑畫圓,4、按照旋轉的角度來找出對應點。

5、再畫出所有的對應線段

小貓的紙房子大班數學教案

你好,教學目標:

1.能夠使用比較大小的方法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能夠根據題意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3.學會用圖形表示數字。

教學準備:

1.大班的學生們喜歡有趣的故事,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圖書,如《小貓的紙房子》等。

2.教師需要準備好相應的教具,如數字卡片、計數棒、圖形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1.教師引入一個小故事《小貓的紙房子》,講述小貓如何用紙條搭建一座房子。然后教師出示房子的圖形,引導學生猜測這個房子需要多少張紙才能搭建起來。

2.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問學生這些數字的大小關系。然后教師問學生如何比較兩個數字的大小。

二、引入新知

1.教師出示一個圖形卡片,讓學生猜測這個圖形代表的數字是多少。

2.教師引導學生用計數棒數出這個圖形中有多少個單位長度,然后把這個數字寫在圖形卡片的旁邊,表示這個圖形代表的數字是多少。

三、學習新知

1.教師出示一個圖形卡片,讓學生猜測這個圖形代表的數字是多少。

2.教師引導學生用計數棒數出這個圖形中有多少個單位長度,然后把這個數字寫在圖形卡片的旁邊,表示這個圖形代表的數字是多少。

3.教師出示另外一個圖形卡片,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圖形所代表的數字的大小關系。

四、鞏固新知

1.讓學生自己找出一個圖形,用計數棒數出這個圖形中有多少個單位長度,然后把這個數字寫在圖形卡片的旁邊,表示這個圖形代表的數字是多少。

2.讓學生比較自己所找到的圖形和其他學生找到的圖形所代表的數字的大小關系。

五、拓展新知

1.教師出示一個圖形卡片和一個數字卡片,讓學生寫出這個圖形代表的數字,并比較這個數字和數字卡片上的數字的大小關系。

2.讓學生自己找出一個圖形,用計數棒數出這個圖形中有多少個單位長度,然后用數字卡片表示這個數字,并比較這個數字和其他學生找到的數字的大小關系。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們學會了如何使用圖形表示數字,并且能夠比較兩個數字的大小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了故事和圖書等資源,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學會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上冊一共有多少教學設計

2012年新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一共有多少》教案教學設計第三單元加與減(一)一、教學內容:1、加減法的意義。

2、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4、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二、教學目標:1、經歷自主探索算法并與同伴合作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2、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活動,初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10以內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3、能正確計算得數是10以內數的加與減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并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三、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熟練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2、能正確理解加與減的意義,并能運用加與減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四、基本訓練內容: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加與減的意義。2、通過操作、畫示意圖、演示等多種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3、注重數的認識和運算意義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對數的認識。五、教學具準備:教具:課件,實物投影儀,計數器等學具:各種圖形,棋子等。課題:一共有多少(共2課時,第1課時)教學目的:1.在具體的情境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2.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