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3-23 12:38:4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一起刷牙,這篇教案是一篇好的教案
首先,他打到了同學們在一起刷牙,所要注意的問題,方法方式做得很正確的目標,
其次,老師把一起刷牙所有注意的問題方法和方式以及步驟都一一寫在了黑板上并且在刷牙時要注意的問題也講的很清楚,孩子們做的也很正確達到了目的非常好
活動目標及準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情感、態度、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知道不刷牙牙齒會有小細菌,會得蟲牙。
2、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知道飯后漱口,刷牙。
3、知道天天漱口刷牙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的準備:一盒餅干水盆子,水杯人手一份flash動畫經驗材料的準備:提前學習兒歌:小牙刷牙齒模具活動課程實錄三、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我采用了討論法、實驗法。多通道感知法。
三、活動過程:
教學流程:談話導入激發興趣dd實驗操作dd觀看多媒體dd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dd延伸活動
(一)導入(采用談話導入):教師出示一盒餅干,激發幼兒興趣。
1、猜一猜:禮盒里可能是什么?教師可簡單描述一下外形等。
2、嘗一嘗:是什么味道呀?鼓勵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大膽說出自己品嘗到的味道。
(二)實驗活動,發現問題。
1、提問:嘴里的餅干都吃完了嗎?小朋友之間互相看一看。確定沒有餅干了。
2、小實驗。分三組進行。請幼兒取水杯,來漱漱口,漱口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吐到盆里去并進行觀察。
3、提問討論:漱口時發現盆里有什么?哪來的?粘在牙齒上時間長了會怎么樣?
4、教師與幼兒小結:原來吃完東西,看起來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東西粘在我們的牙齒上,留在我們的牙縫里,時間長了,牙齒會有小蟲子,牙齒會生病。
(三)觀看flash動畫。
1.提問:這個小朋友怎么了?(我的牙好疼。)2.為什么會牙疼?重點再播放牙疼的原因。
3.師小結:愛吃甜食,吃過東西就去睡覺,不愛刷牙的小朋友,細菌就會在他的牙齒里住下來,把牙齒弄黑、弄壞,弄成小洞。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還很疼,影響我們吃飯睡覺,說話也不清楚,牙齒也變得不好看了。所以,每天吃完飯后要漱口刷牙,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四)學習正確刷牙方法。難點:引導幼兒掌握正確刷牙的重要方法。
1、教師出示牙齒模具,幼兒說小兒歌教師示范刷牙方法。
2、幼兒邊說兒歌邊徒手操作學刷牙。兒歌:小牙刷,手中拿。上排從上往下刷,下排從下往上刷,兩邊來回再刷刷。里里外外真干凈,我的小牙不生病。
3、教師總結:今天寶寶學會了刷牙的方法,天天刷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來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棒棒的。
(五)延伸活動:教師借助"牙齒真干凈"墻式鼓勵幼兒在早中兩餐后主動漱口刷牙。
此次活動是有必要的,有價值的,體現了健康教育活動回歸生活的理念。但僅憑一節活動是不夠的,還需要每日堅持提醒。
幼兒園教案:保護牙齒教師:屈老師活動目標:1、知道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齒;2、能說出幾種齲齒的危害;3、通過看動畫片,學習牙防五步曲,知道保護牙齒的常識;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顒訙蕚洌?、雞蛋殼、餅干、杯子、醋、鏡子2、課前兩天將雞蛋殼浸泡在醋里(和幼兒一起);3、產生齲齒的過程圖片和牙防五步曲的圖片4、牙模型、牙刷各一個5、動畫片〈虎口拔牙〉〉6、字卡若干活動過程:一、通過看動畫片,引出主題;為什么老虎一個勁的直叫喚,原來是他喜歡吃甜食,又不講衛生不刷牙,時間久了,細菌在他的牙齒上鉆了幾個洞洞。二、尋找齲齒產生的原因1、老師請小朋友吃餅干,然后漱漱口,然后觀察一下干凈的水會發生什么變化?(我們都知道人們吃完東西后會有食物殘渣留在牙縫里)出示圖片2、“我們的嘴里有一種細菌會使這些食物殘渣變酸(出示圖片)如果時間長了,我們原來健康的牙齒會怎樣呢?先讓幼兒動腦想一想會怎樣,然后出示圖片(出示圖片)3、“把準備好的雞蛋殼,讓幼兒親手用筷子輕輕地敲一敲,感覺怎樣?(硬硬的)然后觀察看看杯子里是什么?那是我們前兩天浸在醋里的雞蛋殼,看看現在又什么變化?4、討論:為什么雞蛋殼會變黑變軟了呢?(醋是酸的會腐蝕雞蛋殼中的鈣,所以雞蛋殼就變黑變軟了)5、師小結:我們人的嘴里有一種細菌會使食物殘渣變酸,時間久了,這些酸就象醋腐蝕雞蛋殼一樣,將我們牙齒里的鈣腐蝕掉,牙齒就會變黑,產生齲洞,也就是齲齒,我們也叫它蛀牙三、齲齒有哪些危害呢?學習牙防五步曲,知道正確的護牙方法四、游戲“保護牙齒有康康”(結束)方法:選一幼兒扮演‘蛀牙蟲’,一位幼兒扮演‘牙防衛士康康’,其余幼兒扮演‘牙齒’跟在‘康康’后面,‘蛀牙蟲’去抓‘牙齒’,‘牙防衛士’要攔住‘蛀牙蟲’保護‘牙齒’。通過實驗和游戲讓孩子懂得怎樣保護好牙齒。(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活動目標:
1。知道各個牙齒的名稱,了解牙齒的結構功能及生長特點。
2。教給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并知道怎樣保護牙齒。
3。培養幼兒養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數數牙齒有幾顆》
二、了解牙齒的作用
三、結合牙齒的作用認識牙齒的名稱。
四、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2,有改正缺點的容易。
3,初步認識到什么是勇敢,能改正自己身上所的缺點,是邁向勇敢地一個臺階。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重點、難點:
能改正缺點不是說說就改的,并付諸于行動。體驗勇敢的喜悅
活動準備:
提前教學生唱健康歌,刷牙歌。請個別學生家長。
準備課本劇《今天我又遲到了》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全班小朋友一起唱健康歌,刷牙歌。
2,對全班小朋友提出表揚。
二,活動過程:
1,對最近班里小朋友的表現提出表揚指出不月
2,都各自說說自己平時的生活習慣。
3,請家長配合表演課本劇《今天我又遲到了》
4,說一說遲到的原因
a,懶床
b,吃飯哭鬧,
C,邊吃邊哭,不想上學,連老師教的舞蹈都沒有學到
教師小結,因為懶床從而沒有按時吃飯,因為擔心遲到覺得自己是懶大王哭泣。因此影響了學習。
1,請小朋友們講一講你以后該怎么做。
2,能把自己今天說的話付諸于實踐嗎?
三,活動結束:
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使小朋友們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了那些不好的行為習慣。能切實做到勇敢的改正。雖然有些難,但是能努力改正這些不良的習慣,就做到了勇敢。
活動延伸:
是小朋友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有益于身心的。能引導教育好孩子是幼兒教師的職責更是家長的義務。及時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希望家長做好配合工作。
活動反思:
1,活動的氣氛比較活躍,小朋友的發言也很積極
2,家長對于這樣的活動還是很支持的
3,能讓孩子認識到什么是勇敢如何做到勇敢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還比較難,所以覺得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4,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深入地了解每個小朋友的特點。
1、先教會幼兒能與教師對答:“請你照我這樣做。”“我就照您這樣做。”
2、教師一邊做幼兒熟悉的動作(如刷牙、洗臉、洗手等動作),一邊說:“請你照我這樣做”,讓幼兒邊模仿教師的動作,邊說“我就照您這樣做?!?/p>
3、模仿勞動與游戲中出現的動作,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我個人認為河馬刷牙教案反思是本節課依據孩子的身心認知規律、通過河馬刷牙、在觀察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進而激發孩子興趣愛好和積極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