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教案 中國電化教育的發展歷程

admin時間:2024-03-25 01:27:0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況。

2.理解每首詩歌和散曲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字詞。

3.理解作品中千古傳誦句子的哲理。

4.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參(715—770),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他是唐代“邊塞詩派”的著名詩人。他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岑參早年的詩以風華綺麗見長。由于后來歷參戎幕,往來邊陲,風格為之大變。其詩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思想。

?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雪中送別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體寫出了西北風雪的奇寒,抒發了雪中送客的深摯友情及因友返京而產生的悵惘之情。

三、聽錄音,或聽教師范讀全詩

四、邊讀邊分析

詩起首四句寫野外雪景。“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睂戇吶L狂雪早?!熬怼薄罢邸睆恼妗让婷鑼懣耧L怒號,遍地肅殺的景象?!凹础睂懽黧@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為千古傳誦的詠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讀之眼前立刻浮現一幅春風送暖,梨花盛開的美景。

接下來四句寫室內苦寒?!吧⑷酥楹煗窳_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庇蓭ね廪D入帳內,點點雪花飄落進來,浸濕羅幕;穿著狐裘蓋著錦衾也不覺暖,奇寒難忍。而將軍都護這樣的勇猛邊將,也是“角弓不得控”,“鐵衣冷難著”,手凍僵了連弓也拉不開,鐵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去慘淡萬里凝?!边@兩句轉寫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蓋,縱橫交錯,抬望天空,陰云密布?!俺睢薄皯K”為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

以上描繪了“瀚海雪景圖”,熱愛邊塞風光,頌揚將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描寫餞別的情景。此句扣題,連舉三種樂器,運用借代方式,寫出送別宴上的熱鬧情景。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轅門。茫茫雪原中一桿紅旗,奇異而美麗的畫面。天氣奇寒,勁吹的北風翻不動墜有厚重冰凌的紅旗,更顯出一個“寒”字來。

最后四句寫分手的情景?!拜喤_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從轅門一直送到輪臺東門,依依不舍。路遙遠,風雪猛,難行走,惜別、擔憂之意交織于胸。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蓖灰娺h去的朋友,仍看著雪上空留的馬蹄足跡。結尾兩句,寓情于景,言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詩的后半部分描繪的是“風雪送客圖”。

五、小結

這首詠雪送別詩,前十句從不同側面寫雪,后八句寫送別。雪景襯托送別,送別中又描寫雪景。詩在詠雪景的同時表現了雪中送友的真摯情誼,還傳達出詩人獨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鮮明壯偉,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六、作業

背誦詩歌

完成目標與檢測

秋季小班語言故事《鯨魚和小魚》教案

秋季小班語言故事《鯨魚和小魚》教案?【活動目標】

1.能注意閱讀畫面內容并發現畫面中的前后變化。

2.會根據故事重復的句式來預期故事中的對話。

3.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活動準備故事見幼兒園早期閱讀系列叢書:《多多什么都愛吃》或見《整合課程指導》P257。【活動過程】1.分段閱讀。指導幼兒按順序閱讀圖畫故事《多多什么都愛吃》的1-9頁,提示幼兒思考每一頁上是誰在說話。2.欣賞故事。用不同的聲音來朗讀媽媽和小姑娘的話,重點突出反復出現的句子,如“多多什么都愛吃,給多多“等(可有意放慢語速),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媽媽和小姑娘重復的對話。引導幼兒跟讀,讓幼兒自然地進入故事情境,了解故事發展的順序3.討論、想象。引導幼兒思考小狗多多長大帶來的后果(“假如食物都讓多多吃了,多多長得很大很大,會怎么樣呢“),鼓勵幼兒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想象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4.繼續與幼兒一起閱讀圖畫故事的后半部分,在閱讀到最后的那幅插圖時,讓幼兒充分地感受和想象,討論:“小姑娘想象多多長大了會給她帶來哪些好處、哪些麻煩?““最后小姑娘又是怎樣想和怎樣做的呢?““這些和你的想法一樣嗎?““怎樣才能讓自己長高長大呢?“日常活動:進餐前,與幼兒談論午餐吃什么、有什么營養,鼓勵幼兒什么都要吃

MOOC是否真的從本質改變教育

謝邀。我特別看好MOOC,堪稱異軍突起的教育革命。并冀望國人,尤其在校大中學生、在職從業者都來關注。以下先綜述MOOC,而后談點個人看法,話題太大,大家補正。

一,MOOC概述。

MOOC是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as)的縮寫,是一種針對大眾人群的在線課堂,是遠程教育的最新發展,它是一種通過開放教育資源形式而發展來的。

2012年,美國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臺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

2013年2月,新加坡國立大學與美國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2014年率先通過該公司平臺推出量子物理學和古典音樂創作的課程。

這三大平臺針對高等教育,像真正的大學,有一套自己的學習和管理系統。以Coursera為例,這家公司原本已和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全球33所學府合作。2013年2月,公司再宣布有另外29所大學加入他們的陣容。

免費線上教學課程是2000年之后才發展出來的概念,其理論基礎深植于資訊時代之前,最遠可追溯至1960年代。1961年4月22日巴克敏斯特.富勒針對教育科技的工業化規模發表了一個演講。1962年,美國發明家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向史丹福研究中心提出一個研究“擴大人類智力之概念綱領”,并在其中強調使用電腦輔助學習的可能性。在此計劃書里,恩格爾巴特提倡電腦個人化、并解釋使用個人電腦搭配電腦間的網絡為何將造成巨大、擴及世界規模的交換資訊潮。2007年8月大衛?懷利在猶他州州立大學教授早期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一個開放給全球有興趣學習的人來參與的研究生課程。之前,這門課本來只有5個研究生選修,后來變成有50個來自8個國家的學生選修。2011年有重大突破:超過160000人透過賽巴斯汀?索恩新成立的知識實驗室參與索恩和彼得?諾威格所開設的人工智能課程。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臺,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

因為有眾多學習者與相當高的學生─教師比例,MOOC需要能促進大量回應和互動的教學設計。有兩個基本設計方式:①用MOOC網路處理互動,好比同儕審查(peerreview)、小組合作等。②用客觀、自動化的線上評量系統,好比隨堂測驗、考試等等。

連結主義式的教學設計原則:①集結:讓大量資料能在線上不同網站傳播,然后再將各種資訊集結成通訊報導或網頁,以方便讓參與者讀取。這和傳統課程相反,因為傳統課程的內容是事先準備好的。②混編:連結課程內的教材或其他內容。③重新制定目標:重新編排教學內容以配合不同學習者的目標。④回饋:與其他學習者或全世界分享依不同學習目標編排的教學內容和想法。

課程特征:①工具資源多元化:課程整合多種社交網絡工具和多種形式的數字化資源,形成多元化的學習工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②課程易使用:突破傳統課程時空限制,依托互聯網世界各地的學習者在家即可學到國內外著名高校課程。③課程受眾面廣:突破傳統課程人數限制,能夠滿足大規模課程學習者學習。④參與自主性:具有較高的入學率,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輟學率,這就需要學習者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按時完成課程學習內容。

MOOC成功實現了一種高端的知識交換。它可適用于專家培訓,各學科間的交流學習以及特別教育的學習模式–任何學習類型的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傳播。而網絡課堂可以給你帶來很多益處,例如可調整的時間表,節省出額外時間讓你外出,閱讀或者玩游戲,甚至可以改善社交生活。

有更多的美國人以外的頂尖大學將提供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兩家提供網上課程的機構宣布,將與加拿大、墨西哥、歐洲、中國、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頂尖大學合作,同時還會跟更多美國學府簽約。總部在美國加州的Coursera新增中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四種授課語言。未來幾個月,它將能多提供約90個新課程。其聯合創立人、斯坦福大學副教授吳恩達AndrewNg說:用其他語言授課將能讓更多學生上我們的課。國外的開放課程幾乎都是在本校內受歡迎的課程,教授也幾乎都是在本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

耶魯大學每門開放課的制作費高達三四萬美元,麻省理工學院每門開放課的制作費也需兩萬美元。有專家說,MOOC為所有人提供免費高等教育,是人類社會的理想境界。把學習作為一種終身習慣,把汲取新知識作為一種精神養分,人類應該共同創造這種美好氛圍。北歐國家建立了免費高等教育制度,美國儼然已成為免費開放課程的開創先鋒。

針對中國大學的較為封閉的教學和學籍管理模式,未來也會逐步引入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教學模式,對于中國大學教育現狀的改革,以及高考升學選拔制度的優化,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方針,逐步實行大學教育的普及,都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由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成立的EDX提供的免費開放課程,已經吸引大約6000名大陸學生。但EDX新聞官DanO'Connell承認,如今使用人數仍然很小,因為課程載體YouTube被大陸封鎖。一個大陸的招聘公司正準備投資數百萬美元建立起自己的網絡平臺。同時,香港中文大學也投入一些項目在Coursera平臺,以免自己將來被教育競爭甩在后面。

大量開放的在線網絡課程是遠程教育取得的最新發展成果,這些課程所提供教育資源可以被任何人所接觸使用。通常情況下,他們不提供學分或收取任何學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侯杰泰表示,該學校已在一月份加入Coursera平臺,并承諾從九月開始向該平臺提供至少五門課程。

二,國內MOOC發展概況

2012年5月,清華大學與美國在線教育平臺edX同時宣布,清華大學正式加盟edX,成為edX的首批亞洲高校成員之一,將配備高水平教學團隊與edX對接,前期將選擇4門課程上線,面向全球開放。清華大學將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進一步拓展在線教育模式,大力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和共享,為社會提供更為廣泛的教育服務。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表示,在線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知識傳播模式和學習方式,將引發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場重大變革。這場重大變革,與以往的網絡教學有著本質區別,不單是教育技術的革新,更會帶來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方式、人才培養過程等方面的深刻變化。清華大學針對在線教育開展了多方面的工作。清華計算機系、交叉信息研究院、心理學系和教育研究院聯合成立了“清華大學大規模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深入研究教與學的規律,促進先進計算和網絡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交叉信息研究院前期也引進了edX平臺上伯克利加州大學的“云計算與軟件工程”的網絡開放課程,并依據清華教學特色、針對學生特點進行了再次開發。借助加入edX在線教育平臺這一契機,清華大學將全面推動課程教學改革,作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試點,清華近期將開發30門新一代在線課程。

2013年,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簽約MOOC平臺Coursera。中國出現了很多細分MOOC平臺,研發在線教育新課程,慕課網專注互聯網技術在線編程教學,是MOOC的成功踐行。

三,我對MOOC的幾點看法。

1.MOOC涉及專家系統智庫,具有超高的可信性、可讀性、可資性。隨著全球經濟與教育資源的一體化進程,可謂水漲船高遙相呼應。再厲害的教授也無法匹敵高度協作的教育集團。

2.MOOC迎合個性發展潮流。當今市場對T型人才越發需要。校園溫床式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已越來越不適應那些面臨全球競爭的公司與機構的人力資源建設需求。

3.MOOC很迎合發展軟實力。軟實力集中體現在創新力與競技力。公司與機構的實力,主要看有多少的領軍人物,他們需要超大范圍與超深專業的閱讀積累,進而有可能有超強戰略力與超機動的操控力。

4.MOOC迫使教師拼命進修。中學生到研究生從MOOC獲得大量前衛知識與攻堅問題,不排除在校生就已然超越他們的老師。這顯然會從根笨上促進全民性的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

5.MOOC迎合終身繼續教育。大規模網絡課堂教育,會真的應了三天以后當刮目相看之“三天效應”,不學遲學少學,很快就會被邊緣化。

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教案

重要且必要。防范化解災害風險是當前國家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加強安全意識和能力培養對于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具有助益。需要從早期預警、應急機制、平時教育宣傳、鞏固成果四個方面入手。早期預警需要建設完善的天氣預報系統,加強物資儲備;應急機制需要構建健全的救援網絡和法律法規,提高抗災能力;平時教育宣傳需要深入人心,普及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鞏固成果需要加強監督管理,持續關注災后重建等環節,確保取得實效。

中國電化教育的發展歷程

所謂電化教育,就是指結合運用現代化教育的思想以及現代化教育技術,在使用這些媒體工具傳遞信息過程中推動教育的發展。

我國的電化教育已經有了近70年的發展歷程,走的是根據我國的國情,與時代接軌,與全球接軌的自主創新之路。

我國的電化教育源自于美國的視聽教育,但又不同于視聽教育。我國早期的“電化教育”一詞的提出,是1933年由教育部教育司司長陳禮江先生提出的,主要指電影和無線電廣播教育,是以電影、錄音等視聽教學輔助手段為特征的教育方式,基本等同于視聽教育。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電化教育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至“文革”時期,又一度處于停頓狀態。到了1978年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成立了中央電化館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并隨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迅速發展起來。

1983年我國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電化教育工作會議,標志著教育信息化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電化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的口號成為了電化教育在20世紀80年代的名言。早期電化教育的重點是視聽媒體的應用,接著慢慢發展到對教育形式和教育過程,也就是對信息的傳遞,信息的存儲和對信息的控制的組識和設計。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的電化教育開始了從多媒體教學設計向信息化教育轉化的過程。

從20世紀20年代至今,電化教育的發展則已從視聽教學向以教學過程設計為重點的多媒體教學設計階段轉變,從以教學過程設計為重點,到以各種學習過程和資源的整合為重點的信息化教育階段轉變。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電化教育已經形成獨具特色,嚴謹的知識體系。

初中教師新手注意事項

初中新入職教師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1.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包括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來源情況。

2.認真備好第一節,上好第一節課。

3.第一節課必須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

4.上課時要精講多練,上課要多與學生互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5.注意語言的表達。

中班語言故事《為什么不能》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對各種小動物很感興趣,也很喜歡模仿小動物發出的聲音。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小動物的問話。

2、能用連貫的語句大膽的講述故事。

3、認讀重點字詞:為什么、望、清清的、金色的、沙灘、高高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字詞:為什么、望、清清的、金色的、沙灘、高高的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小圖書人手一份

教師準備:大圖書、光碟、大字卡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教師在課前先將各種動物的頭飾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然后請幼兒進教室尋寶,尋找小動物的頭飾,找到后請孩子上來表演小動物的動作,并說一說這些動物都有什么本領。

二、自由閱讀。1、教師出示大圖書,與幼兒一起認讀故事的名稱,,請自由閱讀。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誰,它們到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動作怎樣,并猜猜它們都說了些什么?

三、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大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四、幼兒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模仿動作,課堂上的氣氛較活躍。

為什么我不能?

一、設計思路我班的幼兒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對早期閱...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對各種小動物很感興趣,也很喜歡模仿小動物發出的聲音。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小動物的問話。

2、能用連貫的語句大膽的講述故事。

3、認讀重點字詞:為什么、望、清清的、金色的、沙灘、高高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字詞:為什么、望、清清的、金色的、沙灘、高高的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小圖書人手一份

教師準備:大圖書、光碟、大字卡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教師在課前先將各種動物的頭飾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然后請幼兒進教室尋寶,尋找小動物的頭飾,找到后請孩子上來表演小動物的動作,并說一說這些動物都有什么本領。

二、自由閱讀。1、教師出示大圖書,與幼兒一起認讀故事的名稱,,請自由閱讀。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誰,它們到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動作怎樣,并猜猜它們都說了些什么?

三、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大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四、幼兒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模仿動作,課堂上的氣氛較活躍。

為什么我不能?

一、設計思路我班的幼兒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對早期閱讀方面的常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動所選的故事“為什么我不能”文字簡明,重復句型制造出節奏的韻味;圖畫單純可愛,由拙撲線條勾出稚嫩的造型,再用粗獷筆觸上色,幅幅充滿童稚。所以我將采用先引導后放手的方法,遇到結構相同的句型時,讓幼兒自己觀察講述。

二、活動設計

(一)活動目標:

1、把握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動作。

2、初步了解畫面內容與文字間的對應關系,認識符號:說話的“泡泡”。

3、領會每個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優點。

(二)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三)活動過程:

1、引疑激趣。

(出示大圖書封面)

師:小朋友,這是書的哪里?

幼:這是書的封面。

師: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我,你看到誰了?

幼:我看到小魚。

師:有幾條?

幼:有兩條。

師:這兩條魚一樣大嗎?

幼:不一樣,一條大一條小。

師:這是小魚和魚媽媽。請小朋友看看,小魚和魚媽媽在干什么?

幼:它們在吹泡泡。

師:小朋友看看,小魚吹的泡泡和魚媽媽吹的泡泡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幼:魚媽媽吹的泡泡是圓形的。

幼:小魚的泡泡里有個問號。

幼:小魚的泡泡有個尖尖。

師:還記得問號是什么意思嗎?

幼:表示有問題。

師:誰有問題?

幼:是小魚有問題。

師:尖尖正好對著小魚,也就是說尖尖對著誰就是誰有問題,對嗎?

幼:對。

師:那么,小魚究竟要問媽媽什么問題呢?請小朋友們先把大圖書《為什么我不能》仔細地看一遍。

2、幼兒閱讀大圖書一遍。

3、師生共同閱讀,分析理解大圖書。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