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中班數學教案?中班數學夠不夠的教學反思

admin時間:2024-04-06 19:51: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中班數學教案小貓的地毯

講課目標,中班數學課,小貓的地毯,孩子掌握出這種方法和要求,比如熟練的進行操作

內容分析,老師,可以把這項活動的資料加以歸類分析,哪些是孩子們容易掌握的?,哪一些是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做到心中有數,對男的可以挑出來進行重點解決

讓每一個孩子進行操作做這種活動最快并且最優秀的同學,要給一朵小紅花的獎勵

中班數學中秋禮物教案

授課目的中秋禮物,要求孩子們自己制作中秋禮物并且掌握住方法,步驟和原則講課分析方面,老師可以把中秋節,孩子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的禮物種類,方法方式原則以及步驟列在黑板上,讓孩子們進行學習,然后再進行動手制作,給的中秋節禮物,并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從課程評價方面來說,對于制作比較好的孩子,老師,可以給大紅花獎勵

幼兒中班數學畫小花教案怎么寫

教案應由本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書寫,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名稱:小花數學畫

一、教學目標:

認識數字,了解數字的形狀和大小。

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二、教學內容:

數字的認識:讓幼兒認識數字,了解數字的形狀和大小,以及數字的順序。

數字的組合:讓幼兒用不同數量的紙張組合出不同的數字,進一步認識數字的大小和形狀。

數學畫:指導幼兒用畫筆和紙張畫出數字,并加入小花的元素,增加趣味性。

三、教學步驟:

引入:介紹數字,讓幼兒了解數字的形狀和大小,以及數字的順序。

互動:讓幼兒用不同數量的紙張組合出不同的數字,進一步認識數字的大小和形狀。

演示:指導幼兒用畫筆和紙張畫出數字,并加入小花的元素,增加趣味性。

鞏固:讓幼兒重復上述步驟,加深印象,提高掌握程度。

四、教學反思:

課后反思: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和反饋,對教學步驟進行優化和調整,以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效果評估:對幼兒進行測試和評估,以了解教學效果和幼兒掌握程度。

五、教學資源:

教學工具:畫筆、紙張、小花等。

教學資源:教學視頻、PPT、圖片等。

小班數學識別重復性模式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區別“1”和“許多”,并會用“1”和“許多”表述。

2.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鴨媽媽頭飾;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籃子一個;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引入,發現“1”和許多;

1.出示一只鴨媽媽的頭飾,師:今天我鴨媽媽要帶小鴨子們到小熊家做客,你們看,有幾只鴨媽媽,幾只小鴨子?引出一只鴨媽媽,許多只小鴨子。

2.教師帶小鴨子到小熊家,邊走邊念兒歌:一只鴨媽媽,許多小鴨子,搖搖擺擺去哪里?一只鴨媽媽,許多小鴨子,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著準備送大禮。

3.師:小熊家到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參觀小熊家吧。播放課件,請幼兒觀察家里的擺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個大蛋糕,許多小蛋糕。一個紅色杯子,許多個綠色杯子?

二、創設情境“小鴨子們送禮物”知道一個一個實物組成許多實物。

1.師:小鴨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沒有帶禮物呢?幼:有,帶了香蕉。師:鴨媽媽也帶了一個香蕉要送給小熊,那你準備幾香蕉要送給小熊呢?幼:我準備一香蕉要送給小熊。

2.師: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把準備好的香蕉送給小熊吧。請幼兒動手送香蕉,并幼兒嘗試說:我送一個香蕉給小熊。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教師小結:小鴨子每人只送一個香蕉給小熊,但是一個一個香蕉合在一起就變成許多個香蕉。小熊收到許多香蕉真是太感謝小鴨子了。

三、游戲“小熊送禮物”知道許多實物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實物。

1.師:小熊也準備了禮物要送給小鴨子們,你們看。(出示棒棒糖)師:這里有幾根棒棒糖???幼:許多棒棒糖。師:小熊為什么要準備許多根棒棒糖?幼:因為要分給每一只小鴨子。

2.師:小熊要把許多根棒棒糖送給小鴨子,每只小鴨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請幼兒拿棒棒糖并嘗試說: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點評幼兒操作結果。師小結:小熊把許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給了小鴨子,每只小鴨們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動結束:

時候不早了鴨媽媽要帶小鴨子回家去了。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老師在課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計教學方法,課后還要善于認真反思,找出不足,進行完善,提高教學水平。在小班數學《認識“1”和“許多”》的教學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生活經驗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采用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并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對教材的反思認識“1”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于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游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著游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游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通過游戲教學法、情景設置等手段開展了此次活動。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開展活動,幫助幼兒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中班數學夠不夠的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活動的教育價值,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中班蒙氏數學《數物結合》公開課優秀教案

蒙氏數學觀摩課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大家能夠抽出時間來觀看我這次的蒙氏數學觀摩課。在此我代表全體老師向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您們對我們幼兒園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設計意圖:

我設計的是一節蒙氏數學課《數物結合》它是讓幼兒體驗數字與物品的對應關系,設法將抽象的數字與相應數量的實物聯系起來,幫助幼兒認識數字。在生活中應時時注意引導幼兒關注事物數量的同時,與數字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幼兒進一步了解10以上數的含義并加深對兩位數表達方式的印象。

本節課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11—15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

2、能認讀數字11—15。

3、使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探索活動,體驗成功感。

授課開始:

一、教學名稱:

蒙氏數學

二、教學內容:

《數物結合11—15》

三、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11—15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

2、能認讀數字11—15。

3、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探索活動,體驗成功感。

四、教學準備:

1、串珠、數字拼版

2、彩色紙條、圓形小卡片

3、彩圈卡片

五、教學過程:

1、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游戲:《小火箭》

小火箭,真厲害。一飛飛到藍天上,發火箭啦——11、12、13、14、15,發射!

出發到太空嘍!

2、集體活動

①感知數物結合

⑴創設情境:太空里呀,有金色王國,還有彩色王國。金色王國里有許多金色串珠,彩色王國里有許多彩色串珠,它們想成為好朋友,怎么辦呢?數字王國里的數字卡片決定介紹它們認識,我們幫它們組合在一起吧!

⑵提示:剛才小朋友們玩游戲《小火箭》時,小朋友都聽到老師說那幾個數字了呀?(11、12、13、14、15)

⑶先出示教具數字拼板、數字卡片11,再取出相應數量的串珠卡(個位是1的彩色串珠,十位上是10的金色串珠)放在“串珠、數字拼板”的控制板上拼成11的串珠、數字拼圖。

⑷請個別幼兒操作學具“串珠、數字拼板”11—15中的任意數字,以增加幼兒的興趣。

②游戲:“找數字”

教師邊拍手邊問:“小朋友,我問你,,哪個數字不見了?”

幼兒邊拍手邊答:“尤老師,告訴你,數字11不見了?!?/p>

然后請幼兒放回原位(游戲可反復進行)

3、分組活動:

創設情境:還有很多物品想和數字卡片交朋友,我們一起去幫幫忙吧!

①看數字,貼星星。

②讀一讀,涂與數字相對應的彩圈。(彩圈卡片)

③玩“串珠、數字拼板”。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請每組個別幼兒展示并講解自己操作的情況,感受成功的體驗。

六、教學總結:

使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感知11——15數字與數量的對應關系。

蒙氏特色:

蒙氏數學主要是讓幼兒從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轉到生活實際操作為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在活動中動手、動腦進一步探索創造。并且通過蒙氏數學的學習可幫助幼兒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養幼兒善于提問,愛思考的習慣。

中班數學教案數一數連一連活動重點

活動:

1.操作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連接方法,萌發興趣。

2.想像力、力,并能完整地表達。

活動:

I.回形針、牙簽、繩子、珠子、夾子、紐扣、訂書機、紙張、固體膠、插塑玩具、水果(金橘)、蔬菜(西紅柿)等。

2.表示連接方法的字卡。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

①師: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聽到音樂響時,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方法連接起來,表示你們是好朋友。

②幼兒聽音樂游戲,當音樂停止時,幼兒的動作也馬上停止。

③幼兒說說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手拉手、背靠背、頭碰頭、屁股對屁股,等等。)

2.嘗試連接①師:我帶來了朋友,它們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東西,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都叫名字?

②師:它們也想找好朋友,你們能幫它連一連嗎?

③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所給材料,教師巡回觀察。

3.交流分享

①師:你是選用哪兩樣東西的?用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如,我用牙簽把個金橘串起來;我用訂書機把紙訂起來,像一本書。)

②出示表示連接方法的字卡,如“釘…‘串”等,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連接方法。

4.

①請幼兒,想像力和力,使連接物一件有用的東西。

②教師觀察,并幼兒提示和幫助。

5.表達鼓勵幼兒展示作品,分享的快樂。如,“我把繩子和雪花片連接成一串項鏈…‘我把牙簽和西紅柿串成一串冰糖葫蘆”“我把夾子夾在一起變成了東方明珠塔”,等等。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生活中的連接。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