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4-06 20:17:5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設計意圖:
孩子們總是對“水”充滿興趣,常常趁我們不注意時,喜歡用手捂住水龍頭,讓水噴射出來。而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們也喜歡上了和飲料,剩下的飲料瓶也是隨手一扔,我想結合廢舊塑料瓶來激發與水來結合,通過孩子自行動手制作一個小噴泉來引發孩子探索的興趣,并培養從小節能環保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探索組裝“噴泉”裝置的正確方法。
2、樂意參與活動,并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PPT、塑料瓶人手一個、長短不同的吸管若干、橡皮泥若干、臉盆若干、實驗標記標記人手一份、噴泉樣品若干。
活動重點:運用材料組裝噴泉裝置。
活動難點:能按正確的順序進行組裝。
活動流程:
意圖:通過談話活動初步引起幼兒的興趣。
1、我們去看看巧虎有什么新發現,這是什么?(噴泉)
2、今天我也帶來了一個噴泉。(老師示范吹)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過渡: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動手做一做!
意圖:通過討論步驟,幼兒嘗試組裝噴泉。
1、觀察成品并進行討論,提問:我的小噴泉需要用到了哪些材料?
小結:制作噴泉需要塑料瓶,吸管和橡皮泥。
2、猜想噴泉的組裝順序。
3、自由嘗試組裝噴泉并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
(1)選擇自己認為能成功的順序進行組裝。
(2)吹氣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3)實驗成功的記錄:為成功的方法貼上笑臉標記。
意圖:通過集體分享交流,提升活動經驗
1、集體討論:分享實驗成功的經驗。
提問:
(1)按照哪個順序進行組裝才能產生噴泉?
(2)為什么組裝順序正確還是不能產生噴泉呢?
小結:組裝噴泉時先插吸管,再用橡皮泥緊緊地封住瓶口。
2、看錄像,感知原理
提問:
(1)向哪一根吸管里吹氣能產生噴泉?
(2)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一起來聽巧虎說一說。
小結:原來空氣從短管進入擠壓瓶子里的水寶寶,水寶寶就會從長吸管里噴出來。
3、幼兒再次嘗試,體驗成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小班制作活動,因此整個活動的重點:樂意探索組裝塑料瓶噴泉的方法。自主進行探索制作噴泉的方法。在制作活動中發現難點是嘗試用橡皮泥將塑料瓶口封住并不漏氣。只有不漏氣才能驗證實驗制作的成功?;顒庸卜譃樗膫€環節,第一環節為通過談話活動初步引起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觀察實驗成品,自己動手嘗試組合;第三環節通過自由嘗試通過向瓶中吹氣產生噴泉,檢驗實驗裝置是否成功。最后環節回歸生活讓幼兒觀看生活中常見的汽水和糖果也會產生噴泉,并鼓勵幼兒觀察現象,并對此產生探究興趣。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制作活動完成比較困難,因此我在制作的步驟上進行了簡化,幫助幼兒先剪斷并幫助幼兒將長短吸管先黏住,這樣簡化了制作過程。幼兒只需自主探索是先查吸管還是先封口的步驟,且如何用橡皮泥把瓶口封住不漏氣即可。在尊重幼兒自主進行探索的前提下,老師也要協助幼兒。例如,在課前準備裝水環節,幫助幼兒放入適量的水,這樣保證制作的成功。可以在吹氣環節鼓勵幼兒同時操作,幫助幼兒感受向長短吸管中吹氣會產生不同的現象。
在活動中,應該鼓勵幼兒多說自己的想法,由于自己課前準備不夠充分,物品放置不到位,因此對于重點提問及追問沒有很好的把握,應將自己的語言更精練,例如,在操作圖示中提問“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讓瓶子不漏氣的?”“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當幼兒說不清楚時,可以讓幼兒做做動作,老師幫助幼兒小結提煉動作。應在制作效果未成功時,讓幼兒觀看成功吹出噴泉的現象,鼓勵幼兒繼續探索的積極性。
實驗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欲和求知欲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以及想象力
實驗準備:白醋、小蘇打、紅豆、一個空的塑料水瓶、一根筷子、一個小勺子
實驗過程
1我們在水杯里加入兩勺小蘇打,接著加入少許清水
2用筷子開始攪拌一下,快速攪拌完成后,我們少量多次加入白醋,哇!有大量的氣泡產生了,這時,我們加入紅豆,小朋友們看到了嗎?紅豆真的跳舞了,而且在跳舞的過程中,不斷有氣泡涌動哦!
小朋友們,實驗已經做完了,我們看到了很多神奇的現象,紅豆真的會跳舞呦!這是為什么呢?
實驗原理:小蘇打遇上白醋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泡附著在紅豆上,增加了浮力,變成紅豆的游泳圈,加上不斷反應,向上涌的氣泡帶著紅豆飄到水面上,氣泡接觸空氣或撞到其他紅豆后就破了,再加上紅豆自身的重力不斷往下掉,就產生了紅豆跳舞的現象。
教學目標:認識呼吸系統,了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教學重點: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我們怎么健康呼吸。教學難點:健康呼吸。教具準備:1、課前讓學生通過查資料上網等形式,認識呼吸系統,了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2、準備一些圖片。教學內容與過程:1、講故事,引課題。2、通過圖片,對照呼吸系統示意圖,認識一下我們的呼吸系統。(1)認識呼吸系統呼吸系統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呢?雙手輕輕放在胸部兩側,做深呼吸。你能感覺到吸氣時和呼氣時胸廓的變化嗎?(2)常見呼吸道傳染病肺炎球菌的自述;感冒有時還能引起支氣管炎;調查一下你的家為患感冒時的情況,我們認識一下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吧?。?)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方式(4)健康呼吸健康的呼吸能使我們遠離疾病,頭腦靈活,體力充沛。用鼻呼吸;常做深呼吸;遠離香煙;不在空氣不清新的環境中玩耍;干燥季節要保濕;加強鍛煉,提高抵抗力。(5)閱讀與拓展做做呼吸健美操總結:健康的呼吸能使我們遠離疾病,頭腦靈活,體力充沛。
【活動目標】1、讓幼兒知道排隊時要做到先來后到,依次排列,依序而行,不應插隊,插隊是無禮的。
2、通過看圖學兒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及概括能力。3、使幼兒體會兒歌的美好氛圍,每天早起做早操,開開心心地幼兒園?!净顒訙蕚洹繏靾D,兒歌?!净顒舆^程】一、開始部分:師:小朋友聽!快起立,我們一起做一做吧!高興嗎?剛才我們做的是什么?(早操)二、基本部分:1、師:寶貝!老師也帶來了一首《做早操》的兒歌。我們邊看圖片,邊聽兒歌,圖片中出現了哪個小動物?(小貓,小雞,小狗,小鴨)師:它正在做什么運動?(早操)什么時侯才做早操?(早上)引出“早上空氣真正好!我們大家來早操”(幼兒跟讀2遍)。師:我們做早操是怎么做的呀?(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幼兒跟讀兩遍。師:我們為什么要做早操呢?(鍛煉身體)師:對了,(天天鍛煉身體好)幼兒跟讀兩遍。2、剛才我們說的詩歌就叫做“做早操”老師讀一句,小朋友跟著讀一句。師幼加上動作完整地讀兩三遍兒歌。3、師讓2-3位幼兒試著獨自表演兒歌。附兒歌:《做早操》早上空氣真正好,我們大家來早操。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早操身體好!三、結束部分:小朋友開心嗎?今天學了什么兒歌?以后每天早上小朋友都要早早來到幼兒園,我們一起做早操鍛煉身體,可不許睡懶覺嘍!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化學上冊第四單元課題二《元素》,下面我將從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設計、設計理念、教學過程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七方面談談我的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初中化學“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學核心概念.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簡介三部分內容.此前學生已經了解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單位,已學習了原子的結構.因此本課題就從微觀的角度對它下了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認識統一起來.由于學生沒有同位素的知識,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學的難點,實際應用中容易將其與原子混淆.二、教學對象分析在序言中,我們曾經把元素當成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介紹,現在他們已經學習了原子結構,就應該從微觀的角度對元素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元素概念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因為它比較抽象,而且對于“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中的“一類原子”這一定義,在沒有同位素知識準備時,學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再加上前三個單元學生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主要是空氣、氧氣和水),感性知識不充分,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三、教學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與原子的聯系和區別.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符號.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周期表中查找該元素的相關信息.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在掌握原子的基礎上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對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2.通過趣味、有效的記憶掌握元素符號的書寫.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初步形成從不同角度看待物質的思維方式.2.在學生的實踐和體驗中獲得成功的樂趣.3.通過交流合作,進一步增強團隊意識.四、教學理念設計針對本節課課程特點,在教學方法設計上采取講授法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方式.概念教學采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路進行設計,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和難度.教學模式采取和諧教學模式來設計,主要包括導入新課,明確目標、自學指導,整體感知、檢查點撥,探尋規律、深入探究,回歸系統.和諧教學不僅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系統,它把教學內容也看作是一個系統,要求學生在整體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過程中,盡快找到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習的效率.五、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二)、自學指導,整體感知自學教材,小組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1、什么是元素?2、元素與物質之間存在什么關系?3、元素與原子的關系如何?4、元素的種類由什么決定的?5、單質和化合物的主要區別是什么?(三)、檢查點撥,探尋規律1、學生討論:利用討論讓學生領悟化學反應中什么粒子一定改變?什么粒子一定不變?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教師總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2、學生討論:為什么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教師總結: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講種類也可以講個數.舉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不能講成水是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3、學生討論:化學反應中什么粒子一定改變?什么粒子一定不變?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教師總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四)、深入探究,回歸系統學生通過自學和討論(包括教師的點撥),初步找到了解決這一類問題的規律和方法,然后運用這一規律和方法進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和方法.結合本節課特點,我通過默記、朗讀、背誦、限時練習,搶答、討論等形式安排練習,使學生對知識應用延伸.六、板書設計:課題2元素一、元素1.定義2.與原子比較3.地殼中的含量二、元素符號1.書寫2.表示意義六、教學反思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會發揮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改革精神,貫徹了課改的內涵,也反應了《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教學后,學生只能對元素概念有了一個更理性的認識,但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活動目標】1、幫助幼兒了解地球環境受污染的狀況及危害。
2、激發幼兒自覺地愛護地球,愛護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情感。3、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動準備】1、課件《地球怎么哭了》;2、經驗準備:讓幼兒觀察生活中的污染現象。【活動過程】一、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們的家在哪嗎?你們又知道陳老師住在哪嗎?”2、幼兒回答問題。3、師:“雖然我們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叫什么?(幼兒回答)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4、師:“你們知道我們地球都有些什么嗎?”5、幼兒交流討論。6、師:“我們地球有這么多好玩的地方,又有很多的人,還有很多好吃的,今天還有一個X星球來的小客人要來我們地球做客,我們來看看他是誰?”二、播放課件《地球怎么哭了》至“地球爺爺生病了”暫停。1、提問設計:今天來我們地球做客的小朋在,他叫什么名字?他以前來過地球嗎?以前來地球的時候他去過什么地方?2、那時的海是什么樣的?森林呢?海洋呢?空氣又是怎樣的?3、咕嚕以前在地球上玩的時候,他玩的開興嗎?為什么會開興呢?4、教師小結:以前咕嚕來的時候,我們的地球非常地漂亮,有藍藍地天,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農民伯伯種的好吃的蔬菜水果,所以他在地球上生活的非常開興,他這次來地球做客打開對話儀時發現地球爺爺怎么了?(幼兒回答)5、小朋友們想想地球爺爺為什么會生病呢?6、幼兒交流討論。7、師:“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想法,我們來聽聽地球爺爺是怎么說的吧?!比?、播放課件《地球怎么哭了》至“小朋友,你們應該怎么做呢”暫停。1、提問設計:地球爺爺為什么會生病呢?2、依次播放環境受污染圖片:空氣污染,海洋污染,生活環境污染。并根據每張圖片內容進行提問:這是什么污染?它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樣的污染?3、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的很好,我們的地球現在受到很多的污染,這些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污染,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點也不舒服,現在我們的地球爺爺生病了,小朋友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它呢?你們有什么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共同的家園呢?”4、幼兒交流討論環保的好方法。四、依次播放環保圖片:不亂扔垃圾,保護森林海洋,不亂砍濫伐多植樹,世界無車日等圖片。并根據圖片內容進行提問:1、圖中的人們都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保護環境的?2、讓幼兒知道“無車日”“植樹節”的意義。3、教師小結:教育幼兒保護環境應該從我做起,并呼吁身邊的親人一起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五、播放課件《地球怎么哭了》至最后。1、師:“咕嚕最后對我們說了什么?”2、再次呼吁孩子要愛護地球,保護環境,共同維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知道保護環境應該從我做起。延伸活動:在班上開展“小手牽大手”的活動,讓孩子用具體的環保的行為來影響更多的人。(幼兒教育)1.通過化學的原子量來看,二氧化碳的原子量是44,而空氣的平均原子量是29,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2.在一個杯子里放幾個蠟燭(高度要不同),傾倒二氧化碳,發現最下面的蠟燭先熄滅,所以可以證明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3.將一瓶二氧化碳傾倒在暴露在空氣中的天平托盤上,傾倒二氧化碳的一側會下傾。
4.用二氧化碳可以滅火.因為它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更因為它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
5.二氧化碳收集用向上排空氣證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