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小猴和大象中班語言教案)

admin時間:2024-04-08 20:54:0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園蟲子博物館的教案

此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帶來的樂趣,我把認識蟲子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找蟲子的時候,有個孩子捉了一只蟈蟈,但是關于放在什么里面?怎么不讓蟈蟈跑出來?小朋友怎么又看的清楚?的問題,孩子們爭論起來,這時有個孩子提出用兩個鏤空塑料筐對著扣起來,這個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有個孩子還找來膠帶把接口粘住。

當發現孩子們能主動的解決一些問題時,我由衷的高興,即便是我本來預設的'效果沒達到,但我欣慰這份意外的驚喜。

小猴和大象中班語言教案

《小猴和大象》中班語言教案

活動目標:1、嘗試用捏塑法塑造大象。2、學會觀察,大膽創作,體驗親子陶藝活動的樂趣。準備:1、通過多種途徑認識、了解大象。2、大象圖片,陶泥、工具等。過程:一、以謎語導入,激趣引題“臉上長鼻子,頭上掛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二、看圖說說大象的特點小結: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它的身體像堵墻,四條腿像柱子,耳朵像蒲扇,尾巴像辮子,還有能干的長鼻子,有的大象還有兩根長而尖的象牙。三、親子討論“如何做大象”1、集體交流2、教師示范捏大象(1)身體要壯——用大塊的橢圓形泥團做身體,并在泥團一端捏出大象頭。(2)四腿要粗——直接在身體下面拉出四條象腿或搓四個較粗的泥柱粘接。(3)耳朵要肥——用泥片做成扇形粘接在頭部的兩側。(4)長鼻子、尖象牙、細尾巴可以用粗細不同的泥條制作。(5)用刻刀挖出大象的嘴。3、討論“如何做出與眾不同的大象?”(提供姿態各異的大象圖片給幼兒啟示)。(1)讓身體動起來——鼻子的變化、腿的變化、頭的變化、尾巴的變化等。(2)相關事物添加——大象吃香蕉,人騎在大象上,在大象身上裝飾好看的花紋,如:印度大象身上的蓋毯,大象馱東西,大象在洗澡等。(3)象組合——象媽媽和小象、象的一家、象群等。四、親子制作“小猴和小象”五、展示、欣賞。

學前班等量代換教案給孩子怎樣的教學方法容易接受

一、設計背景:

學前兒童已經能夠區分物體的大小,初步進行重量比較,但對重量相近物體還不能分清輕重,必須教會他們借助工具確定物體輕重的必要性。幼兒對比較輕重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到底可以用哪些方法比較輕重還沒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所以本節課的任務在于讓幼兒學會比較輕重的幾種基本方法,初步理解重量的傳遞性。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認識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準確比較物體的輕重時,借助工具確定物體輕重的必要性。

(2)能按物體的輕重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初步理解依項排列物體間的傳遞性和雙重性,發展幼兒的判斷思維能力。

2.能力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想辦法,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能按重量差異進行正逆排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幼兒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增強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讓幼兒初步感知“輕”、“重”的含義,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幼兒懂得比較輕重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書本、石子、棉花、大象、小狗、小鳥、天平等)等。

五、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學會“看一看”的比較輕重的方法。

1.播放動物園里動物活動的錄象,引出輕重的話題。

提問:哪一些動物重?哪一些動物輕?

2.總結:以上方法為“看一看”比較輕重的方法。

3.提問:誰還能說出身邊的物體誰輕誰重?

(1).幼兒觀察并回答問題,發現相關數學信息。

(2).出示一包棉花和一塊石子。

(3).幼兒進一步感知通過物體外形感知輕重的方法。

(4).在無法從外形判斷輕重時,但仍然用“看一看”的方法判斷輕重,根據學前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創設生動的情景,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并且由動物世界回到現實生活,領會“輕重”無處不在,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一)學會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輕重:

1.請認為棉花重的同學舉手?請認為石子重的同學舉手?大家判斷的為什么不一樣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證實一下誰說的對呢?請幼兒上來用手掂一掂,再把你發現的結果告訴大家。

2.教師小結:棉花和石子用眼睛看,不能精確地判斷誰輕誰重,我們用掂一掂的方法可以比較出誰輕誰重。

板書:用“掂一掂”比較輕重

(二).學會用“稱一稱”的方法比較輕重:

1.出示重量接近的1個胡蘿卜和1個馬鈴薯(土豆)。

2.猜一猜:誰輕誰重?

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不管是猜一猜,還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辦呢?誰又能想出什么好方法呢?

3.小結討論:你們能想出哪一些方法?

4.出示天平秤,介紹在天平上比較輕重的方法,教師把胡蘿卜和馬鈴薯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讓幼兒觀察,現在你知道誰輕誰重嗎?

5.分小組活動。

拿出你們身邊的用品,選擇其中的兩樣,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

6.教師小結:從剛才的比較胡蘿卜和馬鈴薯誰輕誰重時,我們發現要想精確地知道誰輕誰重,稱一稱是最好的方法。

7.出示文具盒和計算書。

先說一說:誰輕誰重?為什么?

再掂一掂、稱一稱。

明確:比較輕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一定要實際掂一掂、稱一稱才能確定誰輕誰重。

生1:文具盒輕、計算書重;

生2:計算書輕、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計算書一樣重。

得出:講桌上的文具盒比計算書重。

得出:課桌上文具盒比計算書輕。

幼兒實驗,交流討論,猜測結果。

匯報交流,充分聽取同學想出的不同方法,給予適當的評價。

分小組進行猜一猜,再掂一掂,最后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從而懂得輕重是相對而言的。

(三).看一看:觀察圖片判斷大象、小狗、小鳥誰最輕?誰最重?初步理解重量的傳遞性。

(四).想一想:請幼兒比較輪船和石塊誰輕、誰重。為什么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塊卻沉入水底呢?

(五).排一排:請幼兒按由輕至重及由重至輕的規律對物體進行正逆排序,鞏固幼兒對輕重的感知能力。

三、鞏固練習,深化熟悉。

1.比一比,幼兒獨立完成,說說怎樣判斷的。

2.說一說,先讓幼兒獨立完成,再引導幼兒說出誰最重?誰最輕?為什么?

3.延伸,講解故事《笨驢》,并升華知識點。

六、活動反思

1、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學習原理,通過“看一看”、“掂一掂”、

“稱一稱”的比較輕重的方法?;顒又凶约旱贸隽撕芏嘟Y論,領會到了探究的快樂,活動貫穿這節課的始終,讓幼兒一直保持著參與的激情。最后,《笨驢》的故事是耐人尋味的,讓幼兒充分動腦,更是知識的升華。

2、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在觀察中學會“看一看”比較

的方法;在親身經歷中通過探究和協作活動學會“掂一掂”比較輕重的方法;在探究和推理中學會“稱一稱”比較輕重的方法。在教學中注意實物等從多感官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快樂中主動地學會知識。

3、讓幼兒個性化地學習數學。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本節課,孩子們敢提問題、會提問題,以自己獨特的見解解決問題,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學生為自己的創造而開心,為自己的發現而興奮。同時,我也注意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評價他們的表現,使他們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整個課堂活動中,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想其所想,說其所說,做其所做.我們要做到"蹲下來看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而且教學中要肯定幼兒的一切努力,贊揚幼兒的思考結論,激勵幼兒的創造欲望。

最后,我也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有時沒有注意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今后,我要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大象蓋房子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順序地看圖片。

2.通過故事情節,了解大象和其它小動物的特點,并作出相應的動作來說兒歌。

3.培養小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手指游戲:《小象蓋新房》

生動活潑、淺顯易懂,語言流暢,與兒歌配套的動作形象有趣,它既能滿足幼兒的游戲愿望,又能發展他們的語言、視覺、聽覺、觸覺,能使幼兒在充滿樂趣的活動中陶冶身心。

大學生團建游戲

1、天旋地轉

玩法:左手伸直從右手臂彎穿過,然后用右手捏住鼻子,完成10次大象鼻子原地轉圈。該游戲可以作為其他所有游戲的前置游戲。即:完成“天旋地轉”后,才開始其他游戲比賽。

2、錘子大作戰

玩法:兩人站在桌子兩邊,面對面站立。桌子上放著一個充氣錘子,一個充氣盾牌。兩人通過石頭剪刀布確定道具分配。勝者可以拿起錘子敲打對方1次,對方可用盾牌抵擋。最先敲打到對方身體3次的人獲勝。

3、摸石頭過河

玩法:N名參賽者站在指定起點線前,給每人派發3塊板磚(泡沫板)。比賽開始后,參賽者需利用手中的板磚移動至終點線,期間手腳不能接觸地面。最先到達終點的人獲勝。

4、超級保齡球

玩法:將10個礦泉水瓶擺放在指定位置,參賽者手持藍球站在起點線前。比賽開始后,參賽者需要用手將藍球擲出,將礦泉水瓶擊倒,以擊倒礦泉水瓶的個數來計分。每個人有3次機會,按最高分為最終成績。

5、扔飛鏢

玩法:每個人有3次機會,在起點線前,向靶子擲飛鏢,3次環數相加為總分。如果未擲中,按0分計算。

有趣的牙齒教案

有趣的牙齒

活動一:老鼠的牙齒

設計意圖:在“牙齒”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對人類的牙齒有了較多了解。隨后對動物的牙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搜集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動物牙齒圖片。還有一些孩子帶來各種魚牙齒,他們發現不同的魚牙齒也長得不一樣。他們最喜歡討論什么動物的牙齒最厲害……在老師的配合指導下,孩子和家長們對“老鼠干過哪些壞事”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記錄。特設計此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討論交流的機會,讓孩子了解老鼠的牙齒在一生中是不斷生長的,所以為了磨牙,老鼠會常??心绢^等東西,知道動物牙齒和人類牙齒有所不同。

活動目標:

1、有探索動物牙齒的興趣,體驗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2、了解老鼠牙齒的特點,知道有些動物牙齒與人類牙齒有所不同。

3、能積極借鑒成人的生活經驗來幫助自己,敢于當眾發表自己的意見。

準備:知識經驗的準備:

教師:了解多種動物牙齒的特點(老鼠、鱷魚、大象等)。

幼兒:對人類牙齒有一定認識。

材料的準備:

1、文章“我發現了老鼠為什么愛啃木頭”。

2、幼兒完成關于“老鼠干過哪些壞事”的主題活動調查問卷。預設過程:

一、幼兒交流問卷調查結果,說一說老鼠常干哪些壞事?

二、幼兒小組討論,分析:老鼠為什么愛啃東西?

三、分享小學生姐姐的觀察實驗結果——“我發現了老鼠為什么愛啃木頭”。

四、找出老鼠牙齒與人類牙齒的不同。在我們小的時候也有磨牙期,可以回家問問媽媽,小時侯是咬什么東西來磨牙的。五、我們知道了老鼠啃木頭是為了磨牙,可是動物園的叔叔發現了鱷魚喜歡吃石頭,那是為什么呢?難道也是為了磨牙嗎?小朋友們可以去查查資料找到答案。

活動二:健康——我的牙齒健康嗎?

設計意圖:

孩子們知道了防止蛀牙的各種方法,其中有一條是:定期檢查牙齒,但是很多孩子平時都沒做到。為了給孩子創造檢查牙齒的條件,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來醫生家長給孩子們進行牙齒健康檢查。針對每一位孩子的牙齒健康情況,給予具體的護齒措施指導。我班有一些孩子有齲齒,他們對自己“不漂亮”的牙齒感到自卑,不愿讓別人知道,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還有少數孩子正處于乳牙換恒牙的時期,常常會有不適感。為了解決孩子的種種問題,消除孩子對齲齒和換牙的緊張恐懼的心理,我們專業的醫生家長也會對孩子進行科學的解釋。

活動目標:

1、樂意與醫生配合進行口腔檢查,有擁有健康牙齒的愿望。

2、能記錄自己牙齒情況和醫生推薦的護齒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準備:知識經驗的準備:

教師:了解防蛀、護齒等知識。

幼兒:了解齲齒是如何形成的,有正確刷牙的經驗。

材料準備:幼兒牙齒健康檔案記錄表每組一張。

預設過程:

1、詢問幼兒平時是否定期檢查牙齒,認識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重要性。

2、了解牙齒健康情況記錄表的填寫方法。

3、請醫生奶奶和醫生媽媽為小朋友進行口腔檢查。要求幼兒排隊,遵守次序,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

4、幼兒填寫記錄表。

5、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組擁有健康牙齒的小朋友最多?鼓勵幼兒堅持用醫生建議的方法保護自己的牙齒。

6、請醫生奶奶告訴小朋友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齲齒,不用害怕,要注意及時治療。

7、制作“大二班小朋友牙齒健康檔案”。

戶外活動:蛀牙大王

發展目標:

1、能靈活躲閃,保護自己不被摸到。

2、能有意識的四散跑,保護自己不被抓到。

準備:蛀牙大王的頭飾。

預設過程:

1、熱身活動,重點活動腳腕部位。

2、蛀牙大王蒙眼摸健康牙齒,健康牙齒的小朋友躲閃。

3、蛀牙大王睡醒后抓健康牙齒,健康牙齒的小朋友四散跑。

4、放松活動。自選活動

幼兒園中班大耳象教學目的與要求教案

教學目標:認識大象,接觸大自然 1.大象的特征:喜歡群居的動物.象是目前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曲。鼻長幾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6個頰齒,自前向后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睪丸隱于腹腔內;雌象前腿后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耳大,體型較大,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