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4-10 13:44: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體育游戲:快樂向前沖
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練習各種爬法,并設置障礙物增加難度,老師巡回作指導。
1)雙手、雙腳爬。要求腿和胳膊要伸直,蜘蛛爬。
2)螃蟹爬。要求手、膝同一方向往前爬。
3)匍匐爬。要求身體一定要貼著地面。
教師小結:很勇敢、進步很大,爬得非???
三、游戲活動:
游戲一:我是小小解放軍、技能考核階段,設置情境:解放軍要去打仗,途中會遇到山坡,草地,池塘,鼓勵幼兒探索如何渡過,大膽頑強的完成任務。
規則:幼兒分兩組,比比那組爬得快。
1、設置障礙物紙盒,幼兒練習爬行。
2、匍匐爬過平衡木。
3、爬過障礙物輪胎。
教師小結:教師小結:小朋友爬的真快,很勇敢,熟練地完成每一項技能,都可以成為小小解放軍。
中班體能大循環教案的目標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和提高身體素質。具體來說,體能大循環教案可以幫助幼兒增強心肺功能,加強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感和協調能力。同時,教案中融入了游戲和趣味元素,可以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和團體精神。另外,通過體能大循環教案,幼兒還可以學到一些基本的運動技巧和運動規則,對幼兒日后的體育鍛煉奠定了基礎。同時,教案中也涉及一些健康知識和安全常識的宣傳,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和安全意識??傊?,中班體能大循環教案的目標是全面促進幼兒身體素質和發展,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和規范意識,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幼兒的團隊合作和安全意識。
1、教研員負責引領和指導教師將課程教學目標貫徹到每一節課;
2、教研員負責研究課程標準中各個模塊的內容標準,研究由課程標準撰寫出來的各個模塊的教科書,研究教科書之外的其他教材;
3、教研員還要組織和帶領任課教師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課程標準的精神和理念,研究和學習課程標準中各個模塊內容標準,研究教科書的知識整體結構和二次開發教科書的教學內容,研究和學習關于落實課程目標的所有教學資料,研究和制定每個學期的學科教研工作計劃,研究和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教學方式,方法等;
4、教研員要在每個學期的教研工作中深入課堂教學的第一線,認真地聽課,評課,查看和批改教師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知道改變形狀可以使橋的承受能力發生變化。
2、鼓勵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感知,同樣的紙折成山形最牢固,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活動,萌發幼兒對物體呈種現象的興趣。
活動過程
1、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2、幼兒制作橋。
3、游戲:比比誰的橋最牢固
4、擴展:日常生活當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利用彎曲后來使它便牢固的
關于這個問題,教學目標:
1.了解中班語言小工具的作用和用途。
2.學會如何使用中班語言小工具。
3.通過使用語言小工具,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中班語言小工具、幼兒故事書、圖片卡片、音樂CD、幼兒手工材料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教師拿出一個中班語言小工具,讓幼兒們猜猜它是什么,然后介紹它的作用和用途,告訴幼兒們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
2.講解如何使用語言小工具
教師示范如何使用語言小工具,比如如何選取合適的話題,如何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等。
3.練習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可以以幼兒喜歡的故事為主題,讓幼兒使用語言小工具表達自己對故事的感受和理解。也可以使用圖片卡片或音樂CD等輔助工具,讓幼兒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圖片或音樂所表達的意思。
4.互動討論
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小組互動討論,讓幼兒們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互相給予意見和建議。
5.鞏固練習
教師可以利用手工材料讓幼兒制作一些簡單的工藝品,然后讓他們用語言小工具來描述自己的作品,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6.結束語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重點,讓幼兒們記住語言小工具的作用和用途,幫助他們更好地表達自己。同時也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語言小工具,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引入新課、講解使用方法、練習口語表達能力、互動討論和鞏固練習等環節,幫助幼兒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班語言小工具的作用和用途,并提高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在使用語言小工具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引導幼兒使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讓他們感到輕松和自在。
謝邀。??我淺顯的認為:1、教學的核心應該是讓人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2、無論從懵懂的少年、努力發奮的青年、壯心不已的老年,都在學習的路上。3、從書本到工作及社會和世界觀,都需要學習,隨著社會的進步,通過學習,逐漸端正我們自身對世界的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4、教學還應包括,不只是知識,也應該教導受教者的思想品德、與人為善、積極向上、胸懷祖國的愛國精神。5、現在的教學方式、方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出現不少對社會進步、對祖國抹黑的人和事,這要求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請各位大神指正。
1、職業道德素養
(1)愛國守法: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守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2、知識素養
(1)政治理論素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2)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學科體系;了解該學科的發展脈絡;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
(3)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不進要“?!?,而且要“博”。
(4)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學生身心發展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學生成績評價的知識。
(5)豐富的實踐知識:基于教師個人的經驗積累。
3、能力素養
(1)語言表達能力:準確、簡練,具有科學性;清晰、流暢,具有邏輯性;生動、形象,具有啟發性;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巧妙結合。
(2)組織管理能力:要有確定合理目標和計劃的能力;要有引導學生的能力。
(3)組織教育和教學能力:要善于制定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材,以加強教學工作的預見性、有序性;善于組織課堂教學,以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善于組織學校、家庭及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各方面相互配合,進行教育資源的整合。
(4)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設計、課堂的組織和管理、學生活動的促進、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評價學習行為、教學后省思等。主要表現在對自身的教育教學表現進行自我監督、自我反饋、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能力;根據新情況、新問題調整自己的預定計劃以適應變化的能力。
4、職業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師德: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團結協作等內容。
(2)愉悅的情感:是塑造青少年靈魂的強大精神力量。
(3)良好的人際關系:認知方面表現為互相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情感方面表現為彼此融洽的各種狀態,如喜愛或不喜愛、好感或厭惡、妒忌或同情,這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的紐帶;行為方面表現在各種共同活動中是否協調一致,這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結果。
(4)健康的人格:是在培養人、教育人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成熟的、積極的心里素質。
除了上文提到的職業素養外,教師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要求,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歡迎大家積極討論,看看在自己心中教師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要求。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