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教案 幼兒園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教案

admin時間:2024-04-17 14:23:4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作文入門教學教案

入門篇,第一課,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觀察事物的主要特征

課時安排:45分鐘左右,根據孩子實際可靈活調整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方式:媽媽先列出特征項目(如形狀、顏色等),再讓孩子舉出詞語,看看他(她)能說出幾個詞來,媽媽也可一旁提示。

(1)視覺形象(眼能看到的):

整體輪廓:高、矮、胖、瘦、厚、薄、大、小

形狀:平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邊形、圓形、扇形、五角星形等等

立體——長方體、正方體、圓錐體、棱椎體、圓柱體、臺體、球體、球冠等等

顏色:黑、赤、橙、黃、綠、青、藍、紫、白、褐、灰、紅

光澤:明亮——黑暗、鮮艷——灰暗、燦爛——陰暗、枯燥——滋潤、干燥——濕潤、粗糙——細膩等等

狀態:老(蒼老)、嫩(嬌嫩、鮮嫩)、新(嶄新、全新、七成新)、舊(陳舊、半新舊)

速度:快(迅速)——慢(緩慢)

(2)觸覺形象(手能摸到的)

質地:軟——硬、韌——脆、堅硬——柔軟、結實——松弛、濃稠——稀薄、粗糙——光滑、粘稠——干爽

溫度:冷——熱、溫暖——寒冷、熱——涼、燙——冰

(3)嗅覺形象(鼻子能聞到的)

氣味:香——臭

(4)味覺形象(嘴能嘗到的)

味道:酸、甜、苦、辣

(5)聽覺形象(耳朵能聽到的)

聲音:嘈雜——悅耳、大聲——小聲、尖叫、哭聲、笑聲、還有其他象聲詞如哈哈、嘎嘎等

二、事物特征的最基本描寫方法

教學方法:拿出一個具體的事物,如動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讓孩子按照前面的特征順序逐個進行描寫訓練,媽媽可以先舉例子

1、用形容詞

前面闡述事物特征的例詞基本說都是形容詞

2、用比喻句

例如:瘦得象根火柴棒;圓圓的象個皮球;紅紅的象火一樣;鮮嫩鮮嫩的,就象剛出芽的樹葉;跑得象箭一樣快;等等

3、作比較

例如: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但卻要瘦很多;西瓜圓圓的,有點象皮球,可是它還穿這綠色的花衣服;等等

三、作業布置:

拿出兩種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讓孩子調動五官,按照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的順序全面觀察、摸捏、品嘗,一邊觀察,一邊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然后通過形容詞、比喻句、作比較的方式對剛才記錄的內容進行潤色,最后整理成一篇觀察日記.

第二課人物描寫#外貌描寫

入門篇第二課人物描寫#外貌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外貌描寫的基本方法,知道有物可寫

教學重點:對人物外貌內容按順序細分

課時:4

幼兒園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教案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