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4-17 15:05:3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以及安全標志。
2、能初步分析、判斷食品是否安全。
3、有初步的食品安全意識,克制自己,少吃零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一些帶包裝的食品、PPT、圖片
經驗準備:知道有的食品不能多吃,有的食品能吃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小豬生病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幼兒回答)
小結:小豬吃了不安全的食物就生病了。
二、不安全的食品
師:小朋友們知道哪些食品是不安全的嗎?(幼兒討論回答)
我們來看一看黑板上不安全的食品和自己手中的食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能發現有什么奧秘嗎?(幼兒回答)
小結:有包裝完好的食品比較安全,沒有包裝的食品不太安全,很可能有小細菌小病毒小蟲子在上面。
師:除了包裝上,還有什么奧秘呢?仔細看一看,這張圖片里的食品也有包裝的,為什么會被包包大人認為是不安全的食品呢?(幼兒舉手回答)
小結:原來,有一些包裝好的食品也不夠安全,他們被生產出來的時候沒有殺死上面的小病菌,我們吃了還是會生病的。安全的食品在包裝上會有一個這樣的標志。
三、分類游戲
幼兒分組進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將不同食品的圖片分類為安全食品和不安全食品??纯茨膫€組的小盆友們完成得又快又準確。
四、知識拓展
師:除了這些不安全的食品,有些安全食品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一起看一看吧。(觀看PPT視頻)
小結:我們不能做貪吃的小豬,不吃不干凈不安全的食品,要做健康的好寶寶。
延伸:
角色區游戲《安全食品小賣部》
答:經過分析得出,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1.首先,路邊攤是否能吃完全取決于攤主的衛生、食品安全和質量。
并不能因為是路邊攤就一定不安全。
2.其次,大班安全教案和路邊攤吃的食品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不能以此來否定道德、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取得。
3.綜合起來看,我們不能因為某些偏見或者流言就給所有事物下定義。
我們需要遵循科學嚴謹的原則去了解、分析和判斷事實,得出客觀公正的。
不同的食品有所不同。 所謂的保質期其實只是一個建議儲存條件下的最佳賞味期限,并不是絕對的。所以趕在12點前吃完即將過期的泡面是個笑話,12點能吃,凌晨1點當然也能吃啦! 對于牛奶等保質期短的食物,盡量在保質期內食用,且越新鮮越好。我們學校食堂有一個窗口就經常賣臨近保質期的袋裝牛奶,周圍好幾個同學都拉肚子了。因為雖然沒到保質期,但是由于窗口每天把牛奶泡在熱水里,儲存條件溫度過高,會縮短保質期。 對于保質期較長、不容易腐壞的食物,一般情況下只要儲存得當,超過保質期不長的時間也是可以食用的。比如米面油、干麥片等等。 對于有酒精度的飲料,超過保質期較短時間并不影響質量,比如啤酒(3度左右)。同時,有一定酒精度的飲料保質期不重要,比如葡萄酒一般會標注保質期10年,但并不是必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蒸餾酒及其配制酒》(GB2757-2012)第四條第四款規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飲料酒可免于標示保質期。”只要儲存得當,10年后依然可以飲用。當然啦,葡萄酒并不是越陳越好,還是在發展到最適飲的時候喝掉吧。 總結一下:1、任何忽略儲藏條件談保質期都是耍流氓;2、不同食品具體對待;3、盡量不吃過期食品。
1、生的和熟的食物食材水果要合理安排,避免放在一起產生交叉污染,做飯時要等食物熟透。
2、注意貯存遠離細菌,易難易腐的食物放冷凍層,儲存時間不能過久。
3、不吃不干凈和腐敗變質的食物,保證自身健康。
4、保持清潔,天天堅持,吃飯之前要洗手。
教案,預防傳染病,根據幼兒易感染手足口病,幼兒園必須加強幼兒對傳染病的認識,做好自我防護,注意飲食衛生,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服,克服愛咬手指甲的壞習慣,教育幼兒病從口入,發現有病例立即采取措施,將患者隔離防止交叉感染,教室,寑室都要消毒處理,為了你我他的身體健康大家行動起來。
安全教案:文明分餐新時尚
分餐制是文明進步的表現,列數中外各國非分餐制,幾乎唯中國獨有,在世界餐飲中實屬異類,細究發現竟然還是個相當于古時對婦女纏足、男子留辮般的陋習。君不見十幾雙竹筷攪在有限的幾個飯菜盆里,食品被粘上唾液,粘上唾液的食品,再被同桌的人吃進去,對極易交叉傳染各類疾病之舉熟視無睹,包括極易傳染的各類甲、乙、丙型肝病、幽門羅圈桿菌引起胃病相互傳染,尤其是在病毒性感冒流行季節,同桌就餐極易傳染疾病,甚至導致流行病暴發,也是引起師生生病重要因素之一。這種“同生共死式”的就餐方式,隨著改革開放,尤其在當今人口流動性很大,一有傳染性疾病就更容易傳播,眼下學校外來學生越來越多,改變原有陋習已勢在必行。這種不科學飲食習慣早已被人唾棄。
追究歷史文化淵源,就是在強漢、大唐期間中國還是分餐制。日本至今還保留我國唐朝分餐制飲食習慣。后來我們被游牧民族入侵,長期統治而同化漢族人民飲食習慣,像元朝、清朝北方游牧民族統一中國,逐步改變了中國原有的科學飲食習慣,以至于后來漢族積貧積弱至今,始終一蹶不振,不可排除這是重要因素之一。分餐制下,剩余食品安全衛生,在保質期內及時處理剩余食品,回收價值相對較高,社會綜合效益整體提高,尤其是當今倡導節約糧食,光盤行動,意義重大。就像火鍋店自助餐、快餐店剩余食品,顧客的筷子不直接接觸食物,不允許粘上唾液,一個長方體盒熟菜,在店員手中分給顧客食用,這種方式已經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
不由得聯想到,無獨有偶,非典、禽流感唯獨在中國發作得強烈,為什么其他國家沒有我們傳得快,暴發得強烈?跟我們的衛生習慣是分不開的,必將耗費大量金錢財富時間用于醫藥費、就醫,并導致個體體弱,勢必影響到小至家庭衰敗,大至一個民族國家的衰敗。上述這些已經引起有識之士強烈呼吁,希望顧全大局,站在個人與集體的共同利益上說句公道話,試問有誰不想健康長壽?
教案設計得當且反思深刻。因為生命與健康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內容,而愛護我們的牙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教案中,設計了多種教學活動,如觀察牙齒、制作口香糖、演示牙齦按摩等,不僅照顧了孩子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的需求,還達到了讓孩子們切身體驗、感受牙齒健康的目的。反思方面,在教學結束后,學生們能夠輕松理解惡習會導致齲齒、烤鴨肉等高能食物會影響口腔健康等概念,充分認識到了保護牙齒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影響。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