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4-18 19:52:3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學習運用三個圓的方法畫出小螞蟻不同的動態。
2.培養幼兒充分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以及各種線條的組合能力。
小班:
1.知道保護五官的方法。如:不要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塞到嘴巴里、耳朵里等。
2.不要隨便要陌生人的東西和亂吃陌生人的東西。
3.不隨便跟陌生人走,不要讓陌生人觸摸自己的身體。
4.上下樓梯不推擠,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上下,不滑扶手。
5.知道自己的姓名及父母的姓名、電話。
6.不做爬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7.不要玩插座、電器。
8.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刀、牙簽等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9.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10.在運動、游戲、游樂場玩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
11.外出活動聽從大人或者老師的安排,不隨便離開集體。
12.遠離變壓器、建筑工地等危險的地方。
13.懂得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不玩火、玩電、玩煤氣以防止意外事故。
14.別拿電話當玩具玩,不要亂撥電話。
15.自己受到傷害時要及時告訴大人。
16.不到馬路上玩耍,走路靠右邊,沒成人帶領不自己過馬路。
17.不要隨便逗貓、兔、狗等小動物玩,以免發生意外。
18.不要在電梯上玩耍。
19.不喝生水,不吃腐爛、變質、有異味的東西。
20.不玩開水、藥品,不亂吃藥。中班:1.幼兒要記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工作單位,知道在遇到危險時,怎樣撥打緊急呼救電話。2.一個人留在家里時,如有陌生人來訪,不要私自開門。3.不要用濕手去摸電器的開關、插頭,更不可將手指、別針、回形針等放進插座,以免觸電。4.在家中不要攀爬登高,更不要在陽臺、窗邊及樓梯口嬉戲,避免發生墜樓和滾下樓梯的事情。5.清潔用品或殺蟲劑不可拿來玩,捉迷藏時不要躲在柜子、箱子里。6.大人不在家時,不要獨自進浴室玩水,更不要在浴室里推、拉、打、跳,隨意開啟熱水龍頭。7.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頭,不要用繩子繞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鈕扣、彈珠等小東西放進鼻孔或嘴里,以免不小心吸入氣管。8.不可開啟煤氣開關,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教會孩子一旦發生火災如何自救,如何迅速逃離或等待大人施救。9.告訴孩子吃任何東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東西不可隨便撿來吃。還要注意吃東西時不要邊吃邊跑,否則食物易吸到氣管里。10.讓孩子學會愛惜玩具和如何同小朋友分享彼此的玩具,以免因搶奪玩具受傷或受到破損玩具的傷害。11.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12.知道報警電話:110、120、119,懂得如何打電話報警。13.下午放學后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14.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15.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藥品等危險物品。16.沒成人帶領不能自己獨自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17.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要想辦法對付,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18.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19.初步了解雷電的危害,下雨天和閃電不到大樹和屋
目標上小學有什么困難要求孩子們列出自己在小學階段有哪些困難,并且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要求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寫課堂分析老師可以把所有學生的上小學困難想法一一列出來,并把他們分類加以分析講解,給孩子們解釋這些困難,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孩子們遇到這些困難該怎么做?等等,最后,完成教學目標課堂反饋,老師,把本節課的內容對孩子們進行提問或者分組進行評比,調整好的進行表揚
我個人認為大班駐村叔叔來我家教案設計符合幼兒園大班身心認知規律、通過具體的駐村叔叔來我家、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
活動目標1、感受家的溫馨,體驗家人間相互關懷的快樂。2、對家有初步的認識,3、了解“找家”的順序并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對家有初步的認識,感受家的溫馨。難點:了解“找家”的順序并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活動準備活動準備:音樂、照片、錄像、部分幼兒去過老師的家、包裝好的禮物、剪刀等活動過程一、激發興趣1、出示字“家”或背景音樂我的家,討論:什么是家?小結:家是有門有窗的房子,是我們住的地方。2、家里都有些什么?這些東西都放在哪里?家里有誰?二、經驗交流1、在你家里,你覺得誰最能干?2、你家里,發生過什么高興的事?3、你覺得你的家還有什么不滿意或不夠好的地方?(點評:從對家的整體感受到對細節的關注,讓孩子在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回憶、感受家的舒適,溫馨,體驗親人在一起的快樂。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了解家庭,參與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發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這是這本書里沒涉及的。把他們聯系起來進行能促使幼兒現有經驗與新的經驗的整合,引導他們自然的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4、(觀看照片回憶整個尋找的過程)誰記得我家是住在哪里的?(出示地址)要去我家先要找到什么?我們是從哪里出發的?乘哪一輛呢?乘了幾站?我們要下車了,看看我們到了什么地方?找到路后接著該找什么?弄堂找到了,再找什么?5、(觀看錄像發現房間里的秘密)這是我家的什么地方?根據幼兒觀察的情況,和他們討論房間的一些設施和物品6、觀察猜測不同的房間,引出禮物想想禮物盒里裝的是什么?(點評:找家的過程中,既包含了對距離、數字等數概念的知識,也包含了乘車、做客等現實生活中的常識,還要和情感的體驗,親情的交流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獲得。)三、操作延伸1、幼兒分組拆禮物,想想為什么要送這個?對收禮物者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結并引出大家的家。
答:首先要做的是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要有一個人在門外和寶寶說話,和她玩,吸引注意力,使孩子情緒平穩下來,然后想辦法開門鎖,打求助電話或者找開鎖公司!
掃地、拖地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掃地其實是幫助家里人減輕家務的表現。對智障學生來說掃地、拖地就不那么容易了。但為了能讓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家長的負擔。老師要求學生幫助家里人掃地、拖地,體會勞動的辛苦。
我對他們的要求是A組學生先把地掃一遍再拖,等地干后再掃一遍,達到干凈。B組學生把地拖干凈,最后再掃一遍。C組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拖地。學生個個表現的都很不錯,大部分學生都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先掃地再拖地,都是全方位的、面面俱到的掃地,掃得很仔細、很認真也非常干凈。拖地拖得也很到位很熟練,有個別學生要是在以后拖完地時等地干了以后再掃一遍會更干凈。但還有學生在掃地時拿掃把的姿勢不太正確,掃地也不是很干凈,還有學生拖地沒按順序拖,這個地方沒拖干凈又拐到別的地方拖,以后還是讓他們多練。只有多練才會掃、拖得干凈。
通過這次掃地、拖地勞動的學習教育,讓學生明白了原來掃地拖地是這么辛苦,想著家長每天都要干那么多的活,可想他們是多么的辛苦,多么不容易,以后要多幫家長分擔一些家務,來減輕他們的負擔。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