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心理健康怎么教育呢

admin時間:2024-04-29 17:48:3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心理健康課評課標準

一、確定適合的主題

1、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

要有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對學生所處年齡段、學段常見的基本的心理規律和心理特點有所了解和把握。

2、符合學生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

心理課的開展必須因地制宜,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才能使學生獲得最直接的心理經驗。

3、要解決學生中真實存在的具體問題。

心理課的主題選擇要敢于和善于用心理學的態度和方法去探討,解決學生真實存在的具體問題。

4、要了解學生已具備的基礎。

同一個內容,同一個活動,如果在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幾次重復,實在浪費而乏味。了解學生其他學科,特別是人文學科的學習情況。

5、要避免主題范圍太大。

6、要避免雙主題或多主題。

二、明確教學目標

1、教學設計和實施要服務于教學目標。

在進行活動設計時,教師頭腦中始終要以主題思想和教學目標為主線,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活動的選擇和設計,都要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務。

2、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避免太大/高/多/?。ǖ妄g化)。

一節課的時間有限,目標越小、越具體清晰、越有針對性就越容易達成;反之,如果目標定的過高或者過多,教師在實踐中不好把握,就只能是空中樓閣,不能真正指導教學。

3、目標要體現認知、情感、行為三維綜合。

4、目標要有層次性。

心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課程總目標主題或單元課程目標、課堂教學目標三個層次。

目標的層次性還體現在目標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遞進。

三、輔導思路清晰

輔導思路是整個輔導進程的作戰地圖,教師教師應當把輔導的基本步驟仔細想清楚,并且要多考慮幾種可能出現的學生反饋的角度以及自己應對的策略。

1、教案的編寫。

①教案題目

②授課教師單位與姓名

③授課年級

④設計思想(理論依據)

⑤活動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⑥活動準備(教學用具、材料,如空白A4紙若干張,彩筆、眼罩、錄像資料等。)

⑦活動過程

⑧活動反思

2、活動(教學)過程的結構

引入話題前提

創設情境依據

展開討論基礎

樹立樣板手段

聯系自我重點

反饋矯正目的

總結升華核心

從邏輯層次上來講,圍繞核心理念,由淺入深,由部分到全體,由人際表層互動到分享互動,由行為層次到情感層次再到認知層次,逐步深化主題,前后連貫一致,過渡自然,首尾呼應。

四、時間進度適當

1、有利于學生感受和體驗。

2、有利于教學任務完成。

3、可以探索上大課。

五、游戲活動有針對性

1、游戲活動是為教學內容與目標服務的。(不提倡但可以純熱身)

2、活動的指導語要清晰(規則明確)

3、活動的秩序管理(活而不亂)

4、活動之后要有分享和總結(熱身活動不一定要分享)

5、活動不要太多。

6、活動要難易適度、動靜相宜。

7、活動要有合適的場地和設施

六、關于教室的布置

專用教室,少用傳統型,多用圍圈而坐式,平地,桌椅能移動

七、課件與內容匹配

圖片、音頻、視頻的表達一定要和內容相匹配,烘托內容,突出內容,和內容保持一致,要繁簡得當。

八、教師要準備自己

1、心理教師的心理、精神狀態

2、心理教師的衣著裝扮

評價篇

一、輔導理念的積極正確

1、理念第一,技巧第二;理念會生發出技巧。

2、對相近概念交叉概念的厘清和辨析例如氣質與性格、幸福與快樂、興趣與志趣、鼓勵與贊揚。

3、對歷史與現實生活中一些事件和問題的看法和解讀

4、對傳統文化和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些正確觀點的反思

二、語言的感染力

講課的語言不是書面化的、比較呆板僵化的語言,而應當是靈動活潑的、生動親和的、有感染力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語言。

三、課堂的有序管理。

1、要充分預設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事先做好應對準備。

2、制定團體契約,運用團體動力來牽引和制約學生的課堂行為。

3、選出小組長或設立心理委員,協助教師管理課堂紀律。

4、活動指導語和活動的要求清晰明確,以保證活動“活而不亂”。

5、真誠表揚鼓勵,有效運用考評手段。

6、善用截斷技術,及時制止不良行為。

7、擒“賊”擒王,爭取“刺頭份子”的支持和配合。

8、對另類學生要接納包容,巧妙引導。

9、通過布置課堂作業來調控課堂秩序。

心理健康教師編制好考不

不是很難。

考心理健康教師編制不是很難,要經過筆試,面試,體檢,政審幾關。

筆試只要多看書,多刷題,基本上沒有多大問題,面試還是要多練習。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怎樣正確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環節,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場景,是提供給讀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資料,如所在學校的情況、個人的工作背景、事件發生的起因等。

2.主題

每篇案例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即這個案例要說明的某個問題,是反映對某個新理念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還是說明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怎樣變化,或是介紹對新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等等。

3.細節

有了主題,就要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的內容,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要特別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為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景,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么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學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么?執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這些,能讓讀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這個環節中,要講明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問題是什么,問題可以和事實材料交織在一起。這是整個案例的主體,要詳盡地描述,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步驟以及問題解決中出現的反復挫折,也可以涉及問題初步解決成效的描述。

4.結果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心理健康怎么教育呢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受到家庭和社會環境的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的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孩子從小就有了孝順父母尊重長輩有禮貌的教育,上了小學一年級更會和別的小朋友相比變得懂事,所以老師只需要繼續教孩子做人的道德底線不打架不罵人,和做事基本原則就好。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