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ng
時間:2025-04-08 03:59:5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很多的大人不理解小孩子的思維,在幼兒的眼里對這個世界是好奇的,因此大人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和事情的因果,幼兒總是會糾結其中的緣由,讓人哭笑不得。很多的家長不理解寶寶的思維,覺得孩子很煩人,沒有耐心,那么對待孩子的特殊的思維的方式家長應該給予什么樣的回應呢?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享當孩子的思維脫線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家長如何理解寶寶的思維。
在某綜藝花絮中出現了這么一段對話——四歲的小姑娘阿拉蕾與撒貝寧就“花怕什么”引發了一段對話。
阿拉蕾:我問你一個問題:花怕什么?
撒貝寧:怕蜜蜂?怕蝴蝶?
阿拉蕾:no~
撒貝寧:那怕什么?
阿拉蕾:怕人摘。人摘了就枯萎了。
撒貝寧:那人怕什么?
阿拉蕾:人怕怪獸和火。
撒貝寧:那怪獸怕什么?
阿拉蕾:怕火
撒貝寧:那火是最終極的咯?那火怕什么?
阿拉蕾:怕水
撒貝寧:水怕什么?
阿拉蕾:……(思考)
撒貝寧:怕花。花把水喝掉了
阿拉蕾:人沒多久就能把水喝完了。
撒貝寧:那水也怕人。那人怕什么?
阿拉蕾:人怕花。
撒貝寧:那不是花怕人嗎?你之前說的呀。
阿拉蕾:不是,有些花有毒啊
撒貝寧:跟她們談話好累,她腦子里都是些什么呀?
阿拉蕾:因為我腦子里都是一些提問。
撒貝寧:對,你是中華題庫。
像類似上面的對話,在逗親戚朋友的小孩時時常出現。小朋友腦袋里的問題和回答總讓我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于是我們經常發出像撒貝寧在視頻里的提問——“他們的腦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其實這是一種直覺思維,是3-7歲兒童典型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是指學齡前兒童利用簡單的推理以及他們的渴望來獲取世界的知識。
從4歲到7歲,兒童的好奇心非常強。他們總是對廣泛范圍內的各種問題問個不停,幾乎每件事情都要問“為什么”。就像阿拉蕾回應撒貝寧的疑問所說的那樣:“我的腦子里都是一些提問?!?/p>
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相比較小孩子離奇的回答而言,更加可愛又可笑的是他們對自己回答篤定的態度。就像阿拉蕾篤定“花怕人”,并且她有著她篤定的解釋,但是在整個對話的最終部分我們又能看到,她又落腳到了“人怕花”,她的邏輯是不能自恰的。
這是兒童的直覺思維,他們表現的好像他們是某個話題的權威,覺得自己對問題有正確的(并最終的)解釋。如果進一步詢問,他們不能解釋他們如何知道這些知識。換句話說,他們的直覺思維使得他們認為自己知道各種各樣問題的答案,但是他們對于世界運轉方式了解所持有的信心幾乎沒有邏輯基礎。這可能會使一個學齡前兒童頗為專業地說飛機能飛是因為它像鳥一樣上下揮動翅膀,即使他們從沒看到過一架飛機以那種方式飛翔。
正因為幼兒的直覺性思維,幼兒們能夠靠物體的各個部分來形成整體形象,利用直覺來判斷或解決面臨的問題。
有利于幼兒解決問題
雖然幼兒的思維(以直覺思維為主)與成人的思維相比較,顯得有點幼稚可笑,而且直覺思維的過程不可操控,但是不可否認,幼兒理解世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直覺思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即使是成人,解決問題也需要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相互輔助。 布魯納指出,直覺思維可以用于解決一些“如果借助分析思維將無法解決,或者充其量也只能慢慢解決”的問題。
成人一向感嘆自己的創造力缺失,也歸因為兒童時期想象力的扼殺。雖然直覺思維體現出了兒童認知能力上的不足,但是正因為這樣的思維能力,這樣的發展階段,使成熟的大人羨慕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據研究,直覺思維具有猜測和想象的成分。 布魯納認為直覺思維的產生與豐富的想象、大膽的預測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幼兒來講,直覺思維的使用,會拓寬他們的思路,保持他們好奇好問好探索的天性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有研究認為幼兒直覺思維的出現早于分析思維,但直覺思維在前運算階段后期能為更復雜的推理形式做好準備??赡馨⒗僭陔S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積累后,會慢慢知道“花真正怕的東西”是它營養輸送道路的阻絕,而不是她看到的“人摘花使花枯萎”,所以“花怕人”。
我們一直覺得這段時期的孩子的問題非??蓯塾址浅I禋猓鋵嵾@就是兒童發展的必經之路,他們的認知水平雖然低但是在飛快發展。了解到了這一點,也許我們就不會再抱怨“跟他們對話好累”,“他們的腦子里都有些什么?”這樣的問題,反而能從他們的問題與回答中看到人們初始認識世界的模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