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0 20:13: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有樣學樣的,自己訓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最好講道理,不要強迫他接受你的任何想法,即使不聽也不要訓是最好的方法,不要太在意,越在意他越引起注意力,越說。所以我建議大人平時說話收斂一點,不要在孩子面前講一些過激的話,盡量平和一點,溫柔一點。
缺少關愛。20歲的孩子,才剛剛進入社會,對社會的波濤洶涌并不懂,更沒有什么經驗,他們身邊的事物都是新奇的,也是美好的。
如果孩子在缺少愛的家庭中長大,他們更早地步入社會,更早接觸社會,社會的殘酷他們體味過,和同齡人相比,他們的是自卑的,也是無助的,在這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關注,他們就會變得很難融入社會。
沒啥心態,就是愚蠢!
親人之間窩里斗,是以前的苦日子過怕了。有顆糖有個棗就找沒人的地方自己吃,慢慢就養成了在家人面前勾心斗角的自私性格。
等到長大成家遇上個同風貨色的伴侶,就更能折騰了!
還有一種是小時候一直到成家,親蜜無間。兄弟姐妹的能力不是等同的,有些混得好,有些很落魄,親情就拉開距離了,一開始相互抱怨,漸漸的就像仇人…混得好的巴不得混得差的飯都要不到,混得差的就咒混得好的家破人亡。
當然這不是多數親人團!
尖酸刻薄的人性格成因是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包括經常被刻薄的對待,身邊的親密關系成了榜樣。生活經歷中的挫折打擊,形成了不滿不平的心態。
說話尖酸刻薄是一個人素質,心理狀態與生活狀態的表現,和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家庭氛圍以及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對于這種人,我想只要相處日久理解到他們的性格,估計也是沒有什么人會去理會的。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話對人的傷害是無法在法律上去衡量和處置的,只能是說惹不起咋還躲不起嗎。
大概率原因是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說話尖酸,嘲笑別人,什么東西不給就不講理,想盡歪門都要得到,一不如意,受了委曲就大吵大鬧,摔東西,易怒,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另外,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給就買。這樣的孩子長大也是這樣。一代一代傳。需要社會和學校的培育,也許會好一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