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14:43:1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一,兒童期逐漸脫離嬰幼兒她的一個單純幼稚的心理特點,大腦發育接近于成熟。十二歲的兒童,大腦的質量已經基本達到了一個成人的水平。
六歲的時候,還沒有推理思維能力;八到十歲飛速發展;過了十歲,對任何事都可以用推理形式來思考問題。
二,認識事物,他的能力迅速發展,學習能力顯著提高。這個時期的兒童,絕大多數已進入了學校學習,就有力的促進了兒童認識能力的提高,兒童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的形式向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形式過度。
在這個基礎上,兒童行為的目的性和堅持性也就提高了。
三,個人性格逐步形成,因此也是養成良好個性的一個重要時期。由于孩子的活動范圍大了,接觸的人和事的機會多了,視野明顯的得到了開闊,兒童的心理發生著急劇的變化,比方情感豐富,懂得同情人、關心人,助人為樂,求知欲強,懂得尊敬師長和周圍同學,友好關心集體,這些都為他們形成一個良好的個性奠定了基礎。
三歲男寶寶體重11.26-19.08千克,身高88.1-106.6厘米,頭圍46.5-52.6厘米。
女寶寶體重0.84-18.52千克,身高87.1-105.4厘米,頭圍45.6-51.6厘米。三歲的寶寶左右腳都能單腳跳,雙腳可以從45cm左右的高度跳下,拿著有水的杯子走五米左右而不灑。
能垂直累積起十個積木,能從一數到五十,明白昨天、明天的意思,能完成大人的三個指令動作,可以獨立穿衣服、獨自吃飯,幾乎不發生散落現象。
能學會模仿操,動作能跟上節拍,還能像其他小孩表示嫉妒心理。
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和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知道淺顯的安全與危險,能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并能分辨數量的多少
3-6歲的兒童,在醫學上稱為學齡前期,孩子與外界的接觸機會日益增多,因此,孩子處于很活躍的階段,但生長較緩慢,速度平穩。在3-6歲學齡前兒童的體格發育方面,出現了下列一些特點:體重每年增加不足2千克,身高的增長也比較穩定,每年大約5-7.5厘米。從外表上來看,孩子顯得細長了些,因此在這時期兒童的活動量在加大,體力的消耗也增加了,所以家長覺得孩子消瘦了。在體重和身高的測量中,家長會發現兩者的增加都比1歲以前慢了許多。
除了身高、體重外,牙齒也有變化。一般來說,小兒在2歲半左右,20個乳牙全部長齊,到6歲左右,在最后1只乳牙的后面、上、下、左、右共長出4個大牙,叫做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齡齒,這是最先長出的恒齒。與此同時,前面上下4只乳牙開始搖起來,按出牙的順序,逐一脫落并長出恒牙,故兒童在學齡前階段(3-6歲),家長就可以教他學會刷牙了,要告訴他為什么要刷牙,并讓他喜愛刷牙,保持口腔衛生,否則容易發生齲齒。
為了使學齡前兒童健康地生長,家長應給兒童質量較好的食品,保證其營養的需求。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環境的教養的問題,3-6歲的孩子容易養成挑食、偏食、吃零食的習慣,使得孩子不好好吃飯。于是,孩子的消瘦更為明顯,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各種疾病,應引起家長的注意。
3-6歲兒童身高增長的規律
作為兒童體格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身高。3-6歲兒童身高的增長規律與體重的增長一樣,是一個相對穩速增長的階段,每年約增長6-7厘米。但是在學齡前階段,身高的增長速度相對大于體重的增加速度(體重每年僅增加約2千克),所以從外表看來,小兒似乎不象過去那樣胖乎乎的,而顯得比較瘦長了些。
大約估計2-10歲兒童的身高,可以從下面的簡單公式推算:2-10歲小兒身高(厘米)=(實際年齡*7+70)
因此,家長如要知道3-6歲學齡前小兒的身高,不妨用以上的公式粗略地推算一下。4歲小兒的身高比剛出生的嬰兒增加了2倍,比1歲時增加約30%。身高有男女差別,3-6歲兒童,男孩比女孩高出約1厘米。此外,身高也有個體差異,同一年齡的小兒,身高具有一定的正常范圍。
身高除受營養、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外,更受遺傳的影響。近年來兒童身高也有著逐漸增高的趨勢。
3-6歲兒童體重增長的規律
兒童體格發育的另一重要指標為體重,在學齡前階段增長的速度與1歲以內相比顯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約增加2千克。無怪乎家長發現小兒的胃口似乎并不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有的家長甚至還會擔憂孩子是否有病而使體重的增長減慢,然而這卻是3-6歲兒童體重增長的正常規律。
家長如要粗略地知道怎樣衡量不同年齡的小兒體重,這里可介紹常用的體重計算公式如下:
1-10歲體重(千克)=實足年齡(歲)*2+7(或8)
按照這一公式,3-6歲學齡前兒童的正常體重大約在15-20千克左右。然而,同一年齡的小兒,體重的個體差異卻可以比較大,這往往與營養、疾病等各種因素有關。此外,體重的增長一年四季也不一樣,夏天因小兒消耗大,進食少,體重增加不多,而冬春季節則體重增加要多一些,根據實際測量結果,我國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有逐漸提高的趨勢。
這個時期正值孩子的青春期,此時由于身體和心理都在飛速成長,因此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青春期反應。
一般呢就是性格變化,由原來的不愛說話變得夸夸其談,或者由原來的開朗活潑變得沉默寡言,這時候的孩子比較敏感脆弱,多陪伴孩子,多交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Terribletwo——可怕的兩歲;
2歲不再是大頭孩子了,嬰兒肥也慢慢的消失了,看起來身材比較勻稱了;
2歲的話算人話,別人可以聽得懂了,也聽得懂人話了,媽媽的指令可以聽得懂了;
2歲對于孩子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生長發育標準:身長:男孩子81.6--95.8厘米都是正常的,最好是88厘米以上。女孩子:80.5--94.3厘米是正常的,最好在87厘米長上
體重:男孩子20斤---31斤都是正常的,但是最好在25斤左右會好一些。女孩子19斤到29斤都是正常的,建議在23斤左右會好一些。
而父母要記得的是孩子的體重增長的速度最好不要快于身長的增長速度,因為孩子小時候長得高一些,看起來苗條一些,更有利于孩子以后長得高,比如身長是中上水平,體重是中等水平看起來孩子就會瘦高型的,孩子長大后也容易瘦高型。
如果孩子的體重長得快,比如說體重上等,身長中等,看起來矮胖型的,孩子以后也是這樣的,矮胖型的身材并不是最好的。
飲食營養:牛奶大概能為孩子提供接近一半的熱量,大概提供5分之2的熱量,每天要喝500毫升的奶,其他每天吃三餐吃米面等,加餐可以吃一些水果,盡量少給孩子吃外面的點心。但是一些顆粒狀的食物盡量不要給孩子吃,主要怕嗆到孩子。
動作發展:跑跑跳跳運動非常的旺盛:
走路的姿勢已經相對比較穩當了,動作熟練的爬上爬下,雙腳交替上下樓梯,輕松的跑動,菁媽記得當于菁菁2歲已經可以自己蹬小的三輪車四處走了,而且彎腰不會摔倒。
精細動作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
可以用蠟筆畫一些橫線豎線或者圓圈,畫得不是太圓,但是已經有這樣的概念了。
要看書時一定要自己一頁頁的翻書,甚至很好奇的自己拿著筆寫字;
會擰上和打開一些不太緊的瓶蓋,而且特別喜歡開門,家里來人一定要他開門。
語言發育方面:理解不太復雜的指令:準備睡覺刷牙,能記得不同物體的名字。
比如菁媽當時認識一個2歲小朋友就能認同不同的品牌車的標志:東風,本田,豐田,凌志等。
理解空間物理上的關系:里面,外面,下面。
別人問他吃什么名字,可以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
會用,你,你們,我,我們等詞。
認知能力:看到蘋果會和書本的蘋果對應起來,還會和自己的玩具玩角色扮演。會完成簡單的四塊以內的拼圖,能夠理解順序的關系。
社交能力:喜歡玩過家家,也開始想跟同伴一起玩啦,兩歲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突然就開啟發脾氣模式,家長要注意:不要體罰孩子,轉移注意力或者是冷處理。
話題:你們家2歲的孩子是怎么樣的?還記得嗎?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咨詢。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菁媽育兒,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