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23:26:5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人們經常說小孩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說的就是小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基本看清其長大后的心理、性格等。到孩子七歲了,就基本可以知道孩子一生的發展狀況。這句話雖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是其中也并不是毫無道理的。
?
因為,盡管孩子不會將三歲前的事物記得很清楚。但是,孩子三歲前所碰到的事物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性格及行為習慣等。當孩子已經有六歲了的時候,孩子一生的性格就已經基本定型了。父母如果再想要改也是很困難的,因為孩子之前所受到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它對孩子以后做事情總是會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影響,所以,父母還應該是早行動為好,盡量在孩子三歲前就注意孩子的性格培養。
?
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和自己三歲前的孩子相處呢?
作為父母一定要給足孩子的愛,三歲前的孩子是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的。甚至他們會做出許多的引人注意的動作來吸引父母的注意,想要父母參與到自己的世界中來。但是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沒有給孩子足夠多的愛和關心,孩子以后可能會和父母產生較多的摩擦,以后也會更加容易的缺乏安全感,性格上也會有缺陷,比如極度自卑、敏感,處理不好自己的人際關系等等。
?
所以,這時候不管父母有多么的忙,都應該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去陪伴好孩子,幫助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性格習慣。
前面說了要給孩子足夠多的愛,但是也要注意限度,不能夠溺愛孩子,否則只能是適得其反。現在一些家庭,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家人可能就會過度的寵愛孩子,整天圍著孩子轉,平時也會毫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在孩子犯錯誤后,還只會想著如何替孩子開脫,總是會說“孩子還小”就給偏袒過去了。
?
這樣的話,孩子以后對父母的依賴性會比較強,也容易變得刁鉆任性,對自己和別人沒有責任感。
另外,父母還應該要知道不能從小就縱容孩子的小毛病。不能就認為等孩子大了,也就會懂事了,這些不好的小毛病也會自己改正了。孩子的小毛病父母應該要從小就引導孩子慢慢的改正,孩子犯錯誤了,也應該要讓其改正,懂得和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
父母想要孩子以后有好的性格特點,有一個順利美好的人生,就一定要注意孩子三歲前的性格培養。父母應該要對自己有要求,要對孩子付出足夠多的愛,但是不能溺愛,對于孩子犯的小錯誤,不縱容能教孩子勇于承擔責任。父母還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三歲前會有一些不太好的性格特點,對于這個父母也一定要重視起來,找到孩子問題的根源,幫助孩子改正這些毛病,從而養成更加良好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在早期確實有很大程度上的定型,但是并不是完全定型。由于孩子的大腦和個人經驗都在不斷發展和成長,所以他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和對自己的情感體驗也在不斷變化。不過,8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個性基礎。
定性就是性格穩定,成熟的意思。人從懂事起對于身邊周圍的人和事不斷的認識不斷的了解,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對待世界的態度。
但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加,有些思想上的東西在不斷的被修正被更改,一步步趨于成熟,形成一個屬于你自己的獨特的思想觀念體系。在到達一定年齡段后性格就會在大的方向上穩定,不會輕易被改變,有了自己堅定的立場,主張。人也變得成熟起來。這時候也就有了那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也就“定性”了。
孩子大致3歲前性格定性,孩子以出生,是在無意識之中成長的,他會模仿周圍人的一切言行在不斷的變化,可是3歲后,孩子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同學的相互學習之中慢慢成長,周圍環境與孩子成長有很大關系。
14歲的孩子畢竟還還是個孩子,性格怎么會定型呢?他的未來之路上長的很,正如剛開采出的石塊一樣一鋒芒畢露。要說14歲的孩子沒有性格,那也是不可能的,怎樣讓他的性格穩定,那就要靠正確的引導和不斷的學習,知識和見識會讓他圓潤成熟,再讓他去選擇能在社會生存的性格,那才是他真正的性格!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