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3 03:57:2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不得不說環境真的很影響人。孩子在家表現活潑是因為你們都是她家人,亳無顧慮的。
到了學校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會不習慣,膽小,平時多帶她和相鄰的同學接觸,多鼓勵她。慢慢地,她感受到了同學們的友好,就會恢復活潑的性格了。
幼師也是普通人,對待孩子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慣孩子的幼師也肯定存在。
一般來說,園方不允許把孩子安排到老師自己的班級,也不允許老師把自己的孩子帶進自己班,但是現在即使園長看到,也基本都是睜只眼閉只眼就過去。
九十年代我們園剛建園的時候,管理相當苛刻。當時不僅不允許孩子進自己班,連和孩子見面也不允許,只要被抓到,不僅要被嚴厲批評,還要被罰款。
平時在班里還好,午休的時候,孩子知道媽媽就在自己隔壁,卻不能見面,那個傷心啊,至今都記得孩子瘋了一樣要找媽媽的樣子。
如果這種管理方式放到現在,估計幼師流失率更高。
后來換了領導,管理稍微松一點,也沒有老師把孩子安排自己班。我女兒大班的時候,為了讓她更加獨立,我直接把她送到其他幼兒園就讀。
現在依然不允許把孩子帶到自己班,但是似乎很少老師能做到。有的孩子長期不進自己班,老和母親待在一起……
其實這樣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幾年的幼兒園生活沒有養成任何良好習慣,進入小學會怎樣可想而知。
前幾年有位同事的做法特別讓人佩服。
她家中有兩寶,大寶小學,二寶小班,她帶大班。老公工作忙碌,家庭事務全靠她自己。
她從不遲到早退。每天送完大寶,再將二寶送進班。如果二寶教室門沒開,就讓他自己站在班級門口等老師。
放學也是班里事務忙完以后,才下樓接孩子。
從常理來說,這樣做是應該的,但事實上現在極少老師能做到這點。
也許正是她這種做事風格,她的孩子各方面都挺招人喜歡。
作為幼師,可以看到許多家庭養育方式帶來的問題,自己應該盡量避免成為問題父母。
我的觀點:不要把孩子放在自己班,甚至不要帶進自己班。你的工作態度有可能就是以后你孩子的學習態度。
這個問題有兩方面:幼兒園方面和孩子角度,這里給你分享下我的做法。
人是社會性的,所以引導方向也需要是社會性的,放在成人一樣也有,比如人內向一些,放在新環境中,交際必定要阻塞,孩子也是,所以從幼兒園和孩子自身角度,我更偏向于把孩子向勇于面對陌生和交際上引導。
自打孩子可以具備簡單的交流能力(兩歲到三歲吧),甚至還不能說完整的話,給他制造主動面對陌生和打破陌生的機會:帶孩子去商場和超市是不錯的方式之一,記得兒子很小的時候,薈聚商場有面包房,服務生端著盤子里面有免費品嘗的小點和面包,有意經過那里,有意的說,“呦?兒子!那是什么?”兒子發現后開始渴望,然后我帶著他繼續走(離開),但有意誘使他對食品產生興趣誘惑“哇,那面包什么味道的啊,一定很好吃”等等,在不遠處,坐下,兒子上套了,“巴巴,我~想~吃,就是就是……”話還不利索呢,我告訴他,你去找那個漂亮姐姐說,她會給你的,(兒子并不知道那是免費的哦),兒子比較遲疑猶豫,一般兩個點:他不敢去,他不知道人家給不給他等。
當然鼓勵他去了,兒子還是去了,在那貌似和面包姐姐交流了一陣,結果是他拿著面包回來了,心理蠻開心的,需要讓孩子嘗到交流的甜頭兒,為了制造交流,我會看著他吃完,然后告訴他,好吃嗎?呀,你都吃完了,巴巴也想吃,你能不能幫巴巴也去拿一塊呢?他這次毫不猶豫的奔向那個面包姐姐……類似這樣的方法還有很多,要讓孩子主動。
這樣的做法有一點是不太有利的:當你制造的快樂,超過幼兒園時,兒子反而不說話了,這點我確實發現了,并和園方做過溝通,但基本不會得到有效解決,比如,兒子是兒子,就要有爺們兒得勁兒!在他喜歡車的時候甚至帶他看速度與激情,聽搖滾樂,可到了幼兒園,老師在上面引操,跳小白兔,小花貓……兒子就會站那不動,老師告訴我,你家孩子不合群……我哩個去……我家孩子是爺們兒好么?我問過他,然后告訴老師,這“舞”太娘了,他不喜歡。呵呵呵……
上面這個例子也剛好說到了幼兒園在一些方面的做法,引導,方式方法上不能造成與孩子的共鳴,進而孩子并不太愿意參與的原因。
每個孩子從出生都是有個性的獨立個體,在引導方面不能拿著一個方式去套,硬套,那是生產線。
希望對你有幫助!
長期寄人籬下,被管教未必隨人愿??赡軙o孩子帶來一種無所謂的感受,而在不受拘束之下,坦然面對。盡管孩子還在萌芽之中,不完全懂得和正確理解自身的安全感的前提下,他可能會感到比在自己家里自由、放肆!甚至不想爹媽,盡情玩耍,何事不懼?
有時候,男孩就是這么想,他有獨立玩耍的能力,他有調皮搗蛋的技能,他有獨立思考的自己。
如果這家親戚家庭條件非常有約的話,很有可能放任他、嬌慣他,恐怕有一天孩子會說他們的不好。
綜上所述,孩子還是放在自己身邊最好。能夠隨時觀察孩子的思想動態,掌握他的心里變化,無論打罵都是在自己的的控制下把握火候,不易出現太極端??傊€是自己帶孩子心里有數。
性格外向會討人喜歡,性怡內向就一定怎么怎么不好。人的性格特征沒有好壞之分,外向型性格有外向型性格的優點:活潑開朗,不拘小節,善于言談;內向型性格有內向型性格的優點:做事沉穩,善于思考,內心做事。
性格有遺傳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某種環境和因素的影響,外向型性格的人也會變得沉穩和內斂;而內向型性格的人也會變得善于主動與人交往。孩子的性格只要不是十分的內向。不必刻意要做什么?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建立自信。自信是內向型性格的人必須具備的特點要素。少批評,多鼓勵,性格轉型才會變得有可能。
2.培養膽量。缺乏自信就會缺乏膽量。能在人多的情況下也能正常的發言講話,表現自己,從容不迫,這樣的膽量也是鍛煉和培養出來的。比如在家里可以讓孩子背一首他會背的詩,然后鼓掌表揚給予肯定。再以后可以給孩子更大場合的表現機會。孩子的自信有了孩子的膽量跟著就有了。3.開拓視野。要經常帶孩子到外面走動,接觸大場面,接觸更多的人,如:商場、游樂場、浴室、旅游、逛燈會、廟會等。有了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性格自然就會熱情奔放。積極參加幼兒園舉辦的各類親子活動和夏令營活動。
4.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多聽聽音樂,孩子的性格也會開朗活潑一點。
5.擴展孩子的朋友圈??梢詭Ш⒆拥酵瑢W家串串門兒,多接觸性格開朗的孩子,或許對孩子的性格改變有幫助。
還有家長的榜樣也很重要,在與人接觸交流的時候,有孩子在場,不要一言不發,像個悶罐子。要知道,父母傳遞給孩子怎樣的信息?能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個開朗性格還是沉默寡言,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影響很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