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2 01:55:3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不請自來。性格的內向,外向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無所謂好與不好。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外向的孩子。外向的孩子,有啥說啥,不拘謹,見人就叫,開朗活潑,交際能力極強。內向的孩子給人的感覺就是,認生,膽小,不自信,不合群。我家倆個孩子,一個太內向,一個太外向。外向的想讓她把多余的勻給哥哥一點。呵呵,也想努力去幫孩子改變。老輩說,無所謂,內向,外向都有各自的優點,缺點。不要刻意的去改變孩子。外向的孩子因為會說愛說,常常會通過說話來滿足自己的私欲。外向的孩子不說,不去尋求幫助,他就會自己琢磨,自己獨立思考,直到想到解決方法。'想想也是這么個理。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這位樓主你好,我是老岳,很高興對此話題講一講個人觀點供參考。
人們在平時生活中,經??梢园l現性格明顯懦弱的人,性格懦弱的人有很多缺點,比如在面臨困難的時候不夠勇敢,這會嚴重影響個人的事業發展,還會影響個人感情,另外還有諸多方面的危害,所以不管任何人,都要及時通過一些方法改變自己的懦弱性格,那么造成人出現懦弱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造成軟弱的性格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何一種性格的形成,基本上都是來自遺傳和教養,遺傳是先天的,是父母性格的傳承,屬于不可逆的部分。而教養屬于后天養成,從嬰幼兒起所處的養育環境和父母的態度,對一個人的性格形成至關重要。
根據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人的性格形成主要在1-3歲,這期間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著性格形成,3-6歲是性格擴展期,這一時期的教養為性格修整提供了時機。所以,懦弱的性格除了部分先天遺傳以外,大部分都起因為童年養育造成的。懦弱源自于不被接納的養育環境。倘若一個孩子從小不被父母接納,經常被斥責而不是鼓勵,被否定而不是被認可,被忽視而不是被關注...那么,這個孩子就會膽怯,他對于外界的反應是收縮的,害怕的,自懷疑的,而膽怯是怯懦的基礎。
一個膽怯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是強勢的,暴躁易怒的,或者控制型的,那么孩子就會從膽怯的反應發展成為怯懦的性格,性格一旦形成,就相當穩定,不容易改變。
所以,怯懦的性格一般源自于小部分遺傳,而決定性的因素在于后天的教養,當一個孩子長期處于不被鼓勵不被認可的環境時,他對外探索的勇氣就會喪失,每時每刻都在察言觀色,小心提防被責罰,這導致他害怕被關注,自封閉、自否定。
軟弱的性格最大的問題在于“投射性認同”,即他們自己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愛和被尊重的,這導致他們極其自卑,對于外界的壓力不敢反抗,常常處于自壓抑的痛苦之中。那么總的來說,懦弱的性格是怎么產生的呢?
1、什么事都要求孩子要按大人的標準和想法來做,過于強勢。其實,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在半歲左右的時候,就有認識世界的能力,特別是在接觸新鮮事物的時候,很容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個時候家長,主要就是起到引導陪同的作用,具體的體會歷程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經歷領悟,如果只按照大人的標準,而不讓他自己去做,不用他自己去想小孩,就很容易導致自己,變得懦弱,沒有主見。
2、經常性的得到否定的孩子。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否定,那么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差,非常容易自卑,自卑的人有多旺,容易變得懦弱。如果孩子有什么做得令不滿意的,可以換一種方式跟他說。對小孩子來說,身邊人的肯定很重要,即使他真的錯了,也要希望,陪她,走向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否定和指責,拉開彼此之間的差距。
3、孩子沒有自己的隱私,覺得養他就有權利知道干涉他的一切。其實當生下他以后,對孩子就有撫養的義務,注意這是義務,和權利不一樣,而且,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權,特別是小孩子,他們對這個世界還不熟悉,相對于大眼,他們還過于羞澀,過于稚嫩,如果強行窺探他們的隱私,會讓他們覺得難堪,進而變得內向、軟弱。
4、經常對小孩子咆哮吼怒,甚至是大打出手,把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小孩子的好奇心很重,有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他們知道的東西太少,所以他們總是在不停的,這里弄那里弄,他們不像大人那么安靜,而家長在心情好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他調皮,很可愛。但是在心情比較差的時候,那就是不懂事的行為,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遭殃了,成為家長的出氣筒,聽著咆哮重則大打出手。
好了,以上說了這么多,總之,造成一個人的性格軟弱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先天性因素不好改變,那么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可以完善,給孩子一個好良好的生存環境,也可以能夠改變軟弱性格的。接來下把話題交給朋友們,大家共同來討論,留言分享您的觀點。謝謝閱讀!2019.11.16.
這個很正常的,很多男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男孩和女孩最大的區別就是,女孩子活潑開朗,嘰嘰喳喳的。男孩子相對要內向沉穩一些。如果實在擔心,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鼓勵孩子多與人交流勾通,慢慢孩子就會變得自信大方,開朗起來。
那就是太多慮了,孩子小時候個性上的這個小缺點不算毛病,其實有很多地小孩都有一點,因為還是一個成長過程,只要是有一個健康的心里就算是一個正常的孩子,比如說,有的孩子,外表看起來寡言少語,可他內心的想法并不少,什么也想得到,就是不象有的小孩那樣愛說愛鬧,孩子在成長期內對外界都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并不是象成年人那樣思維敏捷,想想,我們自己的童年也是如此,長大后,才知道自己的童年是多么幼智,一切都等到長大后才懂得跟別人去交往,去面對,去靈活運用,不然!我們現在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遺撼!但是,我們現在的成熟,比孩時覺得聰明,也不傻,就是多了一些時不時的煩腦,總之,有一個體驗那就是還多么想回到我們永遠失去的童年!
唯一的辦法就是改革教育模式。
現在的教育模式就是把小孩子用廄養的方式固定在學教室里,從3-4歲開始到23-24歲,差不多就是20年,這20年,一個人就基本定型了。將來要改變都很難。
我們不得不承認,男孩子與女孩子是有性別區別的。女孩子的優勢是在靜中學習,而男孩子的天性是愛運動,在運動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和技能是男性的天性。但是,現在的教育方式,男孩子基本上發揮不了優勢,想運動,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整天座在教室里一動不動聽老師講課,有很多學校,連少得可憐的體育課也被主科占用了。
男孩子在壓抑中成長,時間一長就變態了,男孩子就女性化了。
我們處于和平年代時間太長了,沒有戰爭,似乎就不需要有血性,不需要有陽剛之氣的男人了。為了祖國的長治久安,還是建議改革一些教育模式,增加一些體育課,勞動課,軍事訓練課,技術操作課,讓男孩子有機會成長為一個男子漢,而不是長大之后,成為一個小白臉,小奶狗,扛不起責任,勇敢不起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