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0 00:03:2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滿3歲了,我們照顧孩子的日子又減少了一年,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孩子又成長了一年??粗⒆咏】党砷L,是為人父母最開心的事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單單孩子在學習進步,做家長的也在進步。
3歲孩子這個階段的特征
孩子的發育會逐漸成熟,開始會思考問題
在這個階段,孩子很多能力都會逐步成熟,可以控制好自己動作,動作的方向感也更加準確,孩子可以自己上洗手間,可以單腳跳,自己上下樓梯。3歲的孩子會思考問題,每天都會不停的問“為什么”,如“我的小白兔為什么不跟我說話?”此類的問題。
能感受別人的行為,想法
孩子在3歲這個年齡段,還有令人欣喜的特點。那就是隨著對他人的感受和行為更加了解、更加敏感,會學著和別人交朋友。比如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時,不再像以前那樣自私,會相互忍讓配合。當然,這只是有這個現象,有時候也會恢復以前自私的做法,畢竟孩子才3歲。
3歲的孩子發脾氣,我們應該怎么處理好呢?
給孩子冷靜的時間、空間,當然,我們也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恰當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抱抱。在孩子發脾氣的第一時間,我們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孩子為了看電視而不肯去睡覺發脾氣,我們可以拿他最喜歡的玩具,說要陪他一起回房間玩,或者給他講他最喜歡的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家里人攪合進來。比如孩子的奶奶,看到孩子發脾氣、哭鬧,都會心痛得第一時間去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您的性情比較暴躁,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發作。否則,他以后也會像您一樣遇到不順心、挫折就會大發雷霆。在孩子平靜后,我們可以啟發他站在其他人的角度,讓他想想他剛剛的做法有什么感覺,讓他明白他剛剛的做法是錯了。雖然孩子無法立刻理解,但是孩子會慢慢消化、理解。無論怎么樣,孩子現在是在成長過程,也是性格養成中,我們要多一些耐心給孩子,言傳身教給孩子做好榜樣,一起陪著孩子成長。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小書蟲媽媽,每天為您分享安全實用育兒孕產知識,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感謝這位家長的提問,這個問題也是比較有共性的,我能感受到家長對孩子情緒的關注。從問題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情緒比較急躁,容易發脾氣,大人給他講道理也不聽。我來分析一下原因,先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首先,孩子的身高可能已經跟大人差不多高了,不需要像小時候那樣仰望父母,孩子的獨立意識會變得比較強,自己也可以獨立的處理一些問題了,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具備完全的獨立性,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家長幫忙的。
第二,他處于青春期的前期,孩子的生理發生了變化,他的情緒也會莫名其妙的煩躁,有時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莫名的心情不好,但是自己也說不上來原因。這個就是青春期孩子的一個心理特征,家長知道了這個心理特征后,就要理解并且接納孩子的變化,有了信任之后,當他遇到了問題的時候,會愿意的給家長講出來,同時家長要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比如對孩子少一些嘮叨,多一些認真的傾聽,過程中可以點頭示意或者復合,要認真的傾聽他的想法,給予孩子支持,這樣他才會更加的信任家長。
另外,家長跟孩子說話時不要帶有個人的觀點和想法,當交流的過程中他有問題問“怎么辦”的時候,再給他一些建議,如果沒有,那就聽著就好。問題中說到孩子不聽道理,建議家長可以嘗試給孩子寫一個小紙條,放在他能看到的地方,或者給孩子發微信語音,用這樣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這是因為要讓孩子了解父母是關心他、愛他的。
總之,家長要做到的就是理解并接納孩子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心態,嘗試改變跟孩子的溝通方式,然后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互動。還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間,鼓勵孩子多出去運動,比如打球、跑步等等,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我相信通過家長的努力,孩子肯定會有所變化的,謝謝。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咨詢師
這和家庭教育有一定關系。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小要教育他不要撒謊。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承諾,也一定要辦到。比如星期日你答應孩子去游樂場。孩子高高興興的等到那天。你有別的事去不了了,下個星期你還是沒帶孩子去,小孩子到了學校聽小朋友說,他的爸爸媽媽帶他到游樂場去玩了。我的爸爸媽媽也帶我去游樂場玩了。無意中小孩子就說了謊話?;丶液笮『⒆泳蜁挚抻拄[,小孩心里在想大人竟騙我。就會發脾氣生悶氣,小孩兒時間久了內向不愛說話。大人答應的事從來沒辦到。大人都沒給孩子做榜樣,這樣時間久了孩子慢慢就會學會撒謊了,時間久了孩子不愛說話,因為說的話大人從來沒實現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希望每個家庭都有好老師,別讓孩子孤單、內向、不表達中度過童年
謝謝邀請
跟自己不懂事的孩子生氣,控制不住他發火,那就采取必要的好措施。
第一,告御狀,找孩子的爺爺奶奶告狀,讓孩子的爺爺奶奶教育他。
第二,在家里利用手中的權利,采取行政制裁措施,對他進行各種制裁。
第三,只要你能夠堅持經常的反復的說理斗爭,做過細的思想工作,他就肯定會慢慢的習慣的,他就會不發火的。
熊孩子吵鬧很正常,每一個孩子家長也都會有從不習慣到習慣的一個過程。
我是張旭語文,很愿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我是一名老教師,年輕的時候給自己的孩子輔導學習,指導做作業時,也很容易發火,總是覺得孩子沒有認真聽,沒有按我的要求做。但是,在學校教學生的時候,卻很有耐心,幾乎不發火。這是為什么呢?
我認為是心態在作祟。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控制自己愛發火的情緒呢?
第一,放下私心。
我們有這樣的體驗:朋友兩口子吵架了,你去給他們勸說,不管在什么情形下,你都能說的頭頭是道,客觀公正。但是如果自己和妻子(丈夫)吵架了,你之前給朋友說的話,在你這里就無影無蹤了。
為什么呢?
因為你給朋友勸說時,是局外人,什么好說,就說什么。這時候你心平氣和,沒有私心。因此,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去判斷事情。
教自己的孩子學習也好,指導做作業也好,是同樣的情形。你不能保持心平氣和,你滿懷私心,總是想著立馬讓孩子學會、做好,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孩子,是個局中人。所以,就容易發火。
我們明自了這個道理,就要力爭在給孩子指導學習和作業時,不要把自己當成家長。這樣才能讓自己拋開私心,才能客觀地評價孩子,才能心平氣和。第二,要有耐心。
為什么給自己的孩子指導學習和作業時會著急上火呢?
除了私心之外,就是沒有耐心。
為什么呢?
一個原因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包括智力、能力,以及對知識體系的掌握情況??傉J為孩子能夠馬上聽明白,一旦孩子有遲疑,或者重復做錯題了,就打破了自己對孩子的認知,火氣也就上來了。
另一個原因是,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總是想要急于求成。似乎孩子不能馬上聽懂,或者學的少了、慢了,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這是把自己的主觀認知,強加在孩子身上的行為,所以就很容易引起情緒波動,進而給孩子發火。
給孩子發火是沒有耐心的最直接表現。
我們應該明白,越給孩子發火,孩子越聽不明白,越學不好。即便你給孩子講兩三遍,效果是很低微的。因為你發火后,孩子的情緒也跟著發生了變化,他(她)害怕了,心思就收不到聽講上。所以,家長們,給孩子指導學習和作業時,一定要有定力,一定要把耐心放在心頭,別把孩子惹毛了。
第三,不要糾結。
很多情況下,家長愿意拿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一比較,發現自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強,這倒罷了。如果比別人家的孩子差,心里就開始糾結了。
只要心里有了糾結,教孩子學習,指導孩子做作業時,就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情緒,或者一個星期就要趕超別人家孩子的強烈愿望。
不管是那種情況,都容易不淡定,容易激起火氣。
如果產生了糾結情緒,請千萬淡定,一定要了解自家孩子的智力、能力和學習行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給孩子做出客觀的評價,才能找到合適、合理的教育之道。這么說吧,如果自己的孩子智力很一般,又缺乏良好的學習行為,家長不管多著急,不管怎么發火,都是不切實際的,只會拔苗助長,給孩子帶來身心上的傷害,是劃不來的。
所以,放下你的糾結,去了解你的孩子,給予孩子健康的身心需求。
總之,為了孩子的未來,要學會放下私心,放棄糾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關愛!【原創文章,引用需說明】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