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4 03:38:5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心里會對別人產生芥蒂,變得消極墮落如果由于膽小不敢反抗,那他會憎恨打罵他的人、性格肯定會負面方慢慢向發展。如果繼續在這種壓抑環境中生活,結果就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去
八歲的小孩總挨打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
十歲以前的小孩子啥都不懂,正是對一切都好奇的時候,難免會犯錯誤,如果老師或者家長動不動就打,那么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會造成孩子長大后偏激和暴力的處事方式,覺得不合心意就可以動手打人。所以教育孩子不能用打罵的方式,要說服教育。
凡事無絕對,我就是在暴力中長大,初中畢業中考全校第六名,但父母仍然認為我智力低下,不再供讀書。我自十五歲開始,一邊掙錢吃飯,一邊掙錢讀書,一直讀完博士。當然,我那時的師范,碩士都是免費,而且發生活費。博士讀在職,拿教授工資讀書。我的體會:我們這種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孩子,早早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一切都要靠自己。
謝邀!你的提問是:從小挨揍的孩子長大了會不會更懂事一些?
不是的,主要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有的教育和指導方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犯錯了或者是做錯事了,做為孩子的監護人就該好好指正和教導,有時候該罵就得罵,該打還得打,不能慣著孩子。
孩子挨打后,心理上會出現“恐懼,壓抑”,思想上產生“排他”傾向。常常表現為“不說話,做自己的事情”等。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和不體諒自己而感到孤獨和委屈,并且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所謂“做錯事情”的理由來否定家長對自己的教育,以發泄心理受到的委屈感。
有的家長不了解孩子這時候的心理狀態,在打了孩子以后,還硬要孩子承認“錯誤及早提出承諾”,或者在這一段時間內不理睬孩子,以顯示父母的權威性。豈不知,這樣做更加促使孩子“排他”思想的傾向進一步發展。這時孩子雖然表面上看依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了,但實際上孩子的思想上抵觸很大,同時內心對“錯誤”的糾正不知所措,揣揣不安,甚至有抱怨等。家長這樣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不僅達不到有效教育的目的,反而使孩子的“怪癖性格”產生。
解決與孩子行為沖突后的最好的方法是向孩子“道歉”,剛才打孩子的行為是不對的。同時,結合孩子做錯的事,真心誠意地把自己“操之過激”的思想告訴孩子,讓孩子體會到您的用心,從而彌合您自己一手造成的和孩子的思想距離。這是一個和孩子思想交流的過程,而不是放縱遷就孩子。讓孩子體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護、關懷和信任,是促使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最好催化劑。
教育孩子,就是要想法設法了解和啟發孩子的思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凌厲的態度是孩子所不愿意接受的,即使您是父母,也絕不會例外。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