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11:09:5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很多的家庭的孩子或者大人耳朵都有一個小孔,看起來就像是打的耳洞,但是位置卻不對,不過這種東西究竟是什么呢,耳朵長這個好不好呢,八寶網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人在出生前的幾個月,樣子長得和魚有點相像,因為這時候的胚胎頭部兩側有像魚鰓一樣的結構,叫鰓裂。隨著人胚在娘肚子里逐漸地長大,這些魚鰓樣的結構就漸漸地閉合起來直至消失,以至于出生以后不會看出痕跡。但總有一部分人的鰓裂會不完全閉合,所以出生后就遺留下來一些皮膚孔道。先天性耳前瘺管是第一鰓裂的遺跡,多只有一個管道,是單出口的盲管。由于這些小孔管道呈樹枝樣彎延迂曲,可能有分枝并伸入肉中,管的深度可從數毫米到數厘米,有的可伸到外耳道深部或耳后乳突部。而且管腔內皮膚具有人體別處皮膚的一切特征,有上皮,毛囊、汗腺和皮脂腺,所以,管腔內經常會積聚一些脫落上皮和其他一些角化物。這些脫落上皮會阻塞管口導致引流不暢,一旦遇水潮濕就容易引起發炎腫脹。如果管腔此時仍然引流不暢,膿液無法排出,就會聚集皮下膨脹形成囊腫或膿腫。
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周圍有些人耳朵上方會自帶一個小孔,這個小孔俗稱“耳倉”。老人們常說,“前耳倉有米,后耳倉有糠,耳朵棱上藏衣裳 ”,如果誰耳朵上有這個小孔,意味著他是“富貴命”,也有地方會認為是“聰明孔”。
“富貴孔”在醫學上稱之為耳前瘺管。在胚胎發育期,發育成耳廓的第一、二鰓弓的耳廓原基在發育過程中閉合不完全所致,是一種先天畸形。說簡單點,就是胚胎時期耳朵上應該閉合的地方沒有閉合好,留下了小孔。而這個小孔,正通向你未知的顱內。耳前瘺管,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而且 男女發病比例約4:1。一部分有耳前瘺管的人,平時沒有任何不適感。但一旦發生感染一次,今后就會反復發作。在急性發炎時,要用抗生素控制炎癥,局部熱敷。如已形成膿腫,需到醫院手術切開引流。待感染控制后,進行瘺管切除術,避免反復感染。如果不切除瘺管,很可能造成瘢痕粘連,最終形成膿瘺和瘢痕,嚴重的還可造成耳廓畸形。
所以,醫生提醒大家:耳前瘺管的人一定不要揉,不要用手去擠壓;要保持局部清潔。洗臉的時候,記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保持耳部干燥。如果耳朵周圍有水,用棉簽擦拭就可以;發癢了及時看醫生。
1、對于沒有癥狀的耳前瘺管無需處理;
2、局部瘙癢,有分泌物溢出或繼發感染時,應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療;
3、如果耳前瘺管繼發膿腫形成,則需要行膿腫切開引流,局部換藥等治療;
4、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再行瘺管切除術。
大多數患者在感染痊愈后,因無痛苦或缺乏衛生常識,往往忽視復診而延誤手術時機,導致多次反復感染,形成膿瘺、潰瘍和較大范圍的炎癥性瘢痕,影響面部美觀。耳前瘺管手術方式主要是行切除手術,這種手術雖然不大,但必須完全切除瘺管周圍的上皮組織,將瘺管及其連接的囊一并手術切除,否則容易復發。
沒有癥狀的病人也切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個“小眼兒”隨時都有可能發炎,為此應注重生活細節來預防。做到:(1) 飲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鮮蛋或瘦肉為主,忌海鮮。(2) 平時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在身體抵抗力差的時候,炎癥容易侵犯。(3) 沒有感染過的瘺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擠壓,保護局部清潔,防止發生感染。
耳癢的時候不要揉,這樣容易把細菌揉了進去,導致發炎。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