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06:54:5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不少家長因為喂食不當或者其他的原因造成了寶寶積食,那么在發現寶寶積食后應該怎么做呢,寶寶積食的癥狀是什么,怎么對付寶寶積食的情況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寶寶積食的癥狀及處理方法介紹。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證多發生于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2、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欲明顯不振。
3、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肚子疼。
4、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寶寶有上述癥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癥狀。
1、飲食療法
(1)吃點山楂當零食。與牛肉干、薯片和各式食品相比,山楂酸甜可口,能開胃助消化,更適合作為孩子們偶爾消遣的零食。因此,適當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進胃液分泌,有消油膩,化內積,斂陰開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幫助消化。但山楂片含有較多的糖分,不能長期和過量食用。
(2)常喝谷芽麥芽水。谷芽麥芽水作為日常飲料是個不錯的辦法。以谷芽、麥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鐘即可。谷芽、麥芽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藥,有生發胃氣,消食導滯的功效,且谷、麥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氣味清淡宜人。
(3)揉臍摩腹助消化。寶寶平躺在床上,家長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臍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孩子的腹部,動作輕柔地做圓周運動,以促進腸蠕動,幫助孩子消化。
(4)山藥、蓮子多入粥。山藥能健脾補肺,蓮子味甘甜,有補益脾胃,養心安神的作用。取山藥、蓮肉各10克,先行浸泡,100克粳米洗凈后用油、鹽腌好,上述三味用慢火熬成粥后調味食用。
(5)調味作料巧用陳皮。陳皮對治療脾胃氣滯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脹滿有較好的療效,家長在烹飪時巧用陳皮不但除腥提味,而且能理氣調中,健脾導滯,可起到很好的食療作用。譬如,陳皮燜鴨、陳皮蒸魚、陳皮香雞、紅燒陳皮骨等都加入了陳皮作為制作原料。
2、按捏療法
(1)捏脊。讓患兒面孔朝下平臥。家長以兩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從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父母以拇指壓按涌泉穴,旋轉按摩登30-50下,每日兩次。
3、運動療法
(1)戶外活動。堅持讓孩子做戶外活動。天氣冷的話,可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2)帶寶寶飯后散步。吃完飯后,帶著寶寶溫和地散步半小時到一小時。
媽咪們在日程飲食中注意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給孩子安排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總怕寶寶營養不夠而盲目添加營養飲食。并且飲食不宜過飽,營養再豐富的食物也不能吃太多,否則非但不利于強身,弄不好反而會形成食積、腹瀉等狀況。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