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ng
時間:2025-04-08 11:44: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寶寶到幼兒園總是狀況百出,一下哭鬧,一下緊抓著大人的衣服,就是不要離開爸爸媽媽,搞得家長身心疲憊,看了也非常不忍心,而且也搞不懂為什么孩子一上學就會變這樣。家長們該如何讓寶寶開心上學呢?下面八寶網的小編通過對實際情況中寶寶不愿意上幼兒園哭鬧的原因的分析,為大家分析寶寶不愿意上幼兒園哭鬧的原因,通過有效的方法去改善寶寶的情況,同時還有對寶寶這種情緒的預防的方法。
1、陌生相處環境
當幼兒初次踏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無論是桌椅還是裝潢等都跟家里的設備不同,雖然會使小孩有好奇心和新鮮感,但同時也會引起他的不安和恐慌。
2、生活規律改變
幼兒園有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表,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睡午覺等等的,和在家中的生活規律不一定相符,這都會讓孩子趕到不調節。
小孩怕上學
如何減緩孩子抗拒上學的焦慮?
3、要求的相對高
在幼兒園里,老師會要求小孩具備一定的獨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飯、自己上床睡覺、自己要能控制大小便等等的,這些要求都會使孩子感到有一種壓力。
1、幼兒園吸引力
家長來接孩子時,不要接了小孩馬上回家,幼兒園一般允許家長跟孩子,一同在戶外活動場地的游樂設施上玩耍,這樣可以讓小朋友有懷念玩游戲的情景,更有到幼兒園的動力。
2、提前熟悉環境
入園前1~2個月,多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參觀玩耍,同時給小孩講解幼兒園的樂趣,如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游戲等,使寶寶對幼兒園環境熟悉,向往上幼兒園。
3、新的依賴關系
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調節父母不在場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賴關系,父母親也盡可能在小孩面前多稱贊老師,搭起寶寶跟老師之間的橋梁。
1、增加生活環境
從小要讓孩子習慣多人的養育,不要讓孩子依賴一個養育者,讓孩子盡量多接觸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培養孩子與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克服孩子怕生、怕人多。
2、培養生活自理
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自己大小便等等的,媽媽不要事事包辦、處處代勞,不要讓孩子養成對母親的過份依賴,否則孩子進入幼兒園,很難調節。
3、培養合群能力
當小朋友來家里玩的時候,家長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來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養孩子合群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這樣進入幼兒園時,就能和大家相處融洽。
其實,寶寶之所以哭鬧,源于他們的不適應。而孩子適應的如何,主要取決于我們在之前的這三年里的教養方式。
比如你是否與寶寶形成了安全的依戀關系,讓他不對此次的分離產生過多的焦慮;你是否有注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讓他能夠在幼兒園很好地照顧好自己;你是否經常給孩子機會,讓他接觸不同的家人和小朋友,使之入園后能夠很快地融入集體。
如果有,那你的孩子基本不會存在太大的分離焦慮問題。
大多數小孩子周一至周五都睡不醒,周末卻早早起床。寶寶睡不醒的時候,我們一般很難叫起來,本身這個時候把娃叫醒她自己心里就不太樂意。然后因為怕遲到,我們還會不停地催促他,甚至對娃發火。那孩子去幼兒園肯定就沒那么高興了。
所以不妨第一天晚上讓孩子早點入睡,第二天早一點叫醒,這樣會更好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