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嬰幼兒腹瀉?
嬰幼兒腹瀉是指嬰兒和幼兒排便次數增加或腹瀉,糞便量增多,糞便性質水樣或稀糊狀,質地松軟。其病因復雜,可以是感染性的、過敏性的、消化系統的結構或功能性異常,也可以是某些急性或慢性疾病的表現。它可能是嬰幼兒生長發育中影響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對健康的影響頗為明顯。因此,可能會嚴重地干擾嬰幼兒正常的食欲和睡眠,甚至會導致脫水和失重等情況。
預防嬰幼兒腹瀉的措施
1. 母乳喂養。母乳富含營養和抗體,可幫助嬰兒增強身體機能,保護嬰幼兒不被感染。如果以母乳喂養為主,則可以盡量減少某些營養不良的情況,這有助于嬰兒抵抗疾病。
2. 注意衛生。保持良好的家居衛生要求,尤其是嬰兒經常觸碰的物品要特別注意,避免傳染病病毒或菌群在家庭中傳播。
3. 適當引導嬰幼兒飲食。應該根據嬰幼兒不同階段生長發育特點安排飲食,適當增加各類營養元素的比例。如增加蔬菜水果、奶制品和雞蛋等,有利于嬰幼兒增強身體免疫力。
治療嬰幼兒腹瀉的方法
1. 排除有毒有害的食物及飲用的水:要清除腸道內的有毒有害物質,首先可以排除嬰幼兒可能攝入的不健康食物,并確保嬰幼兒飲用干凈的水。
2. 補充水分和鹽分:腹瀉流失的水分和鹽分對嬰幼兒健康不利。可以給嬰幼兒喂一些補鹽液或者口服水合作用的需要;靜脈輸液不是常規方法,除非非常危險。
3. 應用口服食物:應用多種食物,如米湯、土豆、胡蘿卜等,以補充營養,幫助腹瀉后的消化功能的恢復。 最重要的是要堅持飲食調理,防止再次腹瀉,并使體內細菌逐漸趨于穩定狀態。
何時應該求助醫生?
嬰幼兒腹瀉并不總是需要就醫。但是,一些重要的情況需要立即診斷和治療,尤其是:
1. 腹瀉頻次很高,嬰幼兒同時出現脫水癥狀的情況;
2. 腹瀉出現膿血癥狀;
3. 伴發感染或發熱,或其他明顯疾病癥狀;
4. 公共疾病的流行形成了集體感染的趨勢。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保證嬰幼兒的健康穩定。
結論
嬰幼兒腹瀉需得到妥善的處理和預防,母乳喂養是保守治療方法之一,不過,衛生環境的注意和營養食物的合理選擇同樣重要。一旦腹瀉發生,不宜煩躁,需要緩和嬰幼兒的情緒,補充水分和鹽分并適當口服食物。當然,如果出現危險情況不可忽視,一定要及時求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