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腹瀉的常見原因
嬰幼兒腹瀉是指每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量增多、稀薄、呈水樣或米泔水狀,伴有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常見的腹瀉類型有病毒性腹瀉、細菌性腹瀉、寄生蟲性腹瀉、營養不良性腹瀉。由于嬰幼兒消化系統未發育完善,易于感染外界病原菌,平時孩子的飲食衛生也會影響腹瀉的發生。
正確處理嬰幼兒腹瀉
1. 及時補充水分。腹瀉時孩子失水較快,家長要及時補充開水、葡萄糖鹽水、橙汁水等幫助孩子補充水分,同時避免孩子飲用含糖量高的飲料。
2. 控制飲食。腹瀉時孩子的消化系統比較脆弱,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控制飲食,避免吃太油膩的食物,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啡等。
3. 常規消毒。腹瀉多由細菌、病毒引起,家長需要加強環境衛生消毒,及時處理廢棄物。在孩子身體一恢復,消毒工作要持續進行。
嬰幼兒腹瀉的禁忌行為
1. 禁止濫用抗生素:抗生素會破壞正常腸道菌群,抑制腸道免疫力,增加腸道寄生蟲和病菌的感染和繁殖,從而加重腹瀉。
2. 禁止用銀翹解毒丸等OTC藥品:某些OTC藥品所含藥物成分不適用于嬰幼兒,其中銀翹解毒丸中的金銀花和連翹對孩子肝臟有一定的損傷,長期使用后會引起貧血、乏力等不良反應。
3. 禁止進行胃腸道灌注:灌腸或洗腸可能會引起各種并發癥。
預防嬰幼兒腹瀉的措施
1. 飲食健康衛生:嬰幼兒飲食衛生做到無菌、無毒,勿食生食生肉,飲食量要適量,忌太冷或太熱。
2. 常規注射疫苗:疫苗可以幫助孩子增強免疫力,有效預防病毒性腹瀉。
3.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家長要帶著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環境整潔,避免污染物。這些習慣能幫助兒童遠離腹瀉病。
總結:嬰幼兒腹瀉是常見的疾病,家長要認真對待處理,及時補充水分、控制飲食、加強消毒等方面的措施都是必須注意的。同時,家長也要了解禁忌行為,避免濫用抗生素,用藥要謹慎。在預防方面,飲食健康衛生、常規注射疫苗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希望家長們重視,及時發現并治療腹瀉,保護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