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膝臥位法的正確姿勢和注意事項
胸膝臥位法是一種常見的體位,對人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幫助。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胸膝臥位法的正確姿勢和注意事項。
正確姿勢
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將篩子床上的大腿固定,膝關節彎曲約 100 度,膝關節與盆骨垂直。讓患者趴在病床上,全身放松,頭保持側頭或中立位。醫護人員可用枕頭支撐患者的背部,使其不能稍微傾斜或滑動。
注意事項
1.胸膝臥位法前后應給予患者充分的解釋與讓他們保持放松,如不能耐受建議取消措施。
2.在胸膝臥位過程中,操作人員應該注意安全,防止患者出現身體滑動或其他不良反應。
3.有心肺功能不全或危急病情者,應仔細判斷是否適宜使用胸膝臥位。
4.胸膝臥位過程中應保證患者舒適,不應過分放大或壓縮。
胸膝臥位法的作用和適用范圍
胸膝臥位法對人體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
循環系統
通過胸膝臥位使全身血液產生重力靜水壓,可以增加心臟前負荷,降低后負荷,促進肝、脾、腸道等臟器血池的回流,改變血流狀態,增加心輸出量,提高動脈猛收指數和床頭側的肺動脈嵌頓壓,改善微循環,促進交感神經系統的強化,從而增加全身血泵效率。
呼吸系統
胸膝臥位使患者的胸部和腹部分別向左右兩側分離,能夠使肺部的胸膜、膈肌和胸廓等自然下降,增加肺部容積,利于膜肺彈性力通暢,改善通氣,使機械通氣,多予氧和吸氧治療起到更好的效果。
神經系統
由于胸膝臥位后重力靜水壓升高,變異與補償性反應增強,刺激交感神經系統抑制迷走神經系統,增加心率前負荷,而促進神經遞質、激素的釋放,全身血進出量增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兒茶酚類物質能夠起到調節神經功能,增強交感神經的效果。
適用范圍
1.呼吸衰竭
2.肺部感染
3.不穩定的心肌梗塞
4.心力衰竭
5.吸毒等藥物中毒
6.骨盆腔、前列腺、輸卵管的疾患
使用胸膝臥位法需謹慎的注意事項
雖然胸膝臥位法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是其使用時還是有不少注意事項的。
胸膝臥位的時間
時間不可過長,以避免患者發生血流動力學變化導致身體狀況惡化。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來掌握臥位時間。
臥位的角度
臥位角度的改變會影響臥位的效果。尤其對于身體脆弱的患者,需要仔細控制角度。
呼吸狀況的監測
適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需要密切監測他們的呼吸狀況。如果出現困難或異常,應立即停止胸膝臥位。
總結
胸膝臥位法是一種常見的體位方法,在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肝、脾、腸道等臟器血池的回流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臨床上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使用次數和長度來掌握臥位方法的使用。但在使用時也需要注意臥位時間,臥位角度以及患者的呼吸狀況等因素。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使用胸膝臥位法的安全、準確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