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兒飛飛
1歲寶寶的行為探索常伴隨“錯誤”表現,需通過溫和引導而非強制糾正,建立安全感與認知聯結是關鍵。
常見場景 | 處理方式 | 底層邏輯 |
---|---|---|
扔食物、撕書 | 轉移注意力至替代活動(如拍手游戲) | 避免強化負面行為,滿足探索需求 |
拍打他人 | 握住小手示范“輕輕摸”并微笑鼓勵 | 通過動作模仿學習社交規則 |
哭鬧抗拒 | 保持平靜語調,用擁抱穩定情緒 | 情緒腦發育優先于邏輯腦 |
1.建立行為邊界
2.發展認知能力
錯誤做法 | 改善方案 |
---|---|
高聲訓斥或體罰 | 蹲下平視并用簡短詞匯說明(如“燙,不行”) |
頻繁使用“不準”“不對” | 提供具體指令(如“我們用勺子吃飯”) |
過度關注錯誤行為 | 強化正面行為(如專注玩耍時給予肯定) |
12-14個月 | 15-18個月 |
---|---|
用實物示范簡單指令 | 引入選擇式引導(如“先穿襪子還是鞋子”) |
通過重復動作鞏固記憶 | 增加角色扮演游戲深化理解 |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